阅读历史
换源:

第841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新朝初定,正是表忠心站队的时候。

  这个时候,就算再没银子,那些人家也要拿出万八千来意思意思,否则,嘿……

  朝廷欠这么多勋贵的银子,他们要敢赖账,孙儿才真服了他们。”

  贾母闻言,这才放下心来,又呵呵笑道:“你真真是了不得,这媳妇还没过门,就先挪用人家的嫁妆。”

  贾环看了娇羞无限的林黛玉,也呵呵笑道:“这怕什么,过不过门不都是孙儿的媳妇吗?”

  薛姨妈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听着这祖孙俩的对话,再看了眼面色淡漠垂头不语的薛宝钗,差点没把肠子悔青,忙补救道:“环哥儿,之前姨妈在算家里的账簿上到底有多少银子,一脑门子算盘声……

  如今算清楚了,三百二十万两,可能还差八万两……差不到八万两,你都先拿去用吧,姨妈家里这会儿又不用银子。

  至于不够的那八万两,你再从颦儿丫头那里补齐。”

  要不都说薛姨妈了得,这番话说的,至少大部分人都信了,而且对她之前的犹豫产生的隔阂感顿消……

  她若只补救说让贾环去她那里拿银子,就落了下乘,毕竟林黛玉那里都开过口了,她还在犹豫。

  可她说之前在计算账簿,还对出了一个差八万两的详细数字。

  如此一来,众人就不好再质疑什么了……

  薛宝钗跟着笑道:“也不用再挪了,前儿南边才送来十万两银子进来,还没来得及入账,加起来正好够。”

  薛姨妈闻言,忙点点头,心里给女儿点了二百个赞……

  林黛玉一双妙目,静静的看着贾环。

  贾环笑道:“姨妈,真不用了,之前是没想到手里还有林姐姐那一笔银子……”见薛姨妈还想再劝,他又道:“姨妈,这国债是五年期的,就是五年后才能反还。

  我江南商号也正在扩张中,能不中断就不中断。

  如今有了林姐姐这笔银子,我也不准备再从江南调银子上来了。

  所以这三百多万两银子,一时还不上。

  你手里就那么多银子,万一有个急用,我又还不上,你不就没法子了吗?”

  薛姨妈闻言,又犹豫了……

  贾环不再多言,起身对贾母笑道:“老祖宗,户部尚书张廷玉就在孙儿那边候着呢,孙儿就先过去了。

  晚上的话……如今孙儿身上兼着御林军大统领的差事,未必能出宫,若是不能出宫,就不能给您请安了……”

  贾母闻言,又惊又喜,道:“当真?”

  贾环嘿嘿笑道:“暂时的,先前……孙儿跟陛下讨的,胡闹一样,过几天就还回去,就是过把瘾。”

  贾母闻言气笑道:“真真是没法儿了,快去吧……”

  贾环闻言,嗯了声,下堂就要走人,却又听贾母在背后担忧道:“环哥儿,万一朝廷五年后还不上,怎么办?”

  贾环哈哈笑道:“那只能委屈林姐姐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败家子,孙儿吃糠,她也只能吃咸菜了,夫唱妇随嘛,哈哈哈!”

  说罢,对俏脸满是娇羞但抿起嘴角的笑容也满是得意色的林黛玉挤了挤眼后,大步出门而去。

  背后,薛姨妈又反应过来,肠子悔成黑色了……

  ……

  回到东府时,贾环还想着薛姨妈,忍不住笑出声。

  薛姨妈在内宅妇人中其实已经算是难得的精明人了,可是她一个人要维持着一个薛家,薛蟠又那么不靠谱,难免算计太过……

  能够补救出后面那一番话,已经算是了不得了……

  因此贾环不怪她,也不会因此产生什么恶感,这点胸襟他还是有的。

  只是,心中着实大爱林姐姐!

  ……

  从宁国府出来后,张廷玉脸上的微笑比贾环还荡漾……

  一只手还抚在胸前,轻轻的摸着的里面的银票,恶心的贾环不动声色的将马匹拉远了点。

  不过也可以理解,张廷玉刚接掌户部,国库里却空的能跑耗子。

  还有四面八方无数张嘴在问他要银子,而且还都是必须要给的银子。

  他没被逼疯,都算他心理素质极强了。

  如今有了救命的银子,他一时失态,也可以理解。

  从贾家出来,一行人并未直接回宫,而是去了待贤坊,镇国公府。

  贾环早就派人去镇国公府给郭氏打了招呼,贾环去了后,都没停留,只简单的说了下原因后,郭氏就将五十万两银票给了他。

  而后,贾环又带着张廷玉去了武威侯府和奋武侯府……

  再往诸葛道、苏叶、涂成几家挨个转了圈后,等张廷玉与贾环一起返回御书房的时候,怀里就已经装了七百万两银子的巨款了。

  当他面色隐隐激动的将这七百万两银子,放到御案上时,隆正帝忍不住倒吸了口冷气,细眸微眯,目光闪烁……

  一面为能解忧困而感到高兴,一面也忍不住心惊……

  武勋将门之家,竟豪富至此?

  半日内,轻易集齐七百万两银子之巨。

  真正的富可敌国啊,大秦一年的军费,也不比这个多多少了……

  看着隆正帝的面色,牛继宗悄然看了贾环一眼。

  贾环微微颔首,干咳了两声,将隆正帝猜疑色未散尽的眼神吸引过来,贾环正色道:“陛下,臣等武勋将门,世袭富贵,与国同戚。

  大秦传承万世,臣等富贵则亦可传承万世。

  虽说家里的富贵,都是先祖以命相搏,才得太祖皇帝相赐。

  但臣等还是决定,在朝廷艰难时,该出人出人,该出力出力,与朝廷共度难关……

  这些银子,都是臣等干干净净,不偷不抢不喝兵血,辛苦赚来的,每一文钱都经得起查证。

  也几乎是臣等几家的全部所有了……

  臣等将银子存于国库,即使到了五年后,还可以再存一回。

  那么多银子,臣等家里怎么花都花不完,利钱都足够用了。

  只是为了防备后世家中出了不肖子孙,多攒点,败家也能让他们多败几年……

  如此,既表了臣等的忠心,也可防备有些小心眼子,担心臣等富可敌国,会有不忠之念……”

  “咳咳咳……”

  上书房内,响起一阵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不管是真想咳嗽还是假装咳嗽,都不得不咳嗽,以掩盖住隆正帝真心尴尬的咳嗽……

  “混账东西!”

  隆正帝真心恨的咬牙,不过……

  这些勋贵家若能当真如此,还真让他放心了。

  他自然也知道,这其实是武勋将门,对昨夜之事,做出的让步之一。

  弑君谋逆之行,哪有这么轻易就放过……

  然而就听贾环继续道:“陛下,既然说到这了,臣还有个事想跟您商量一下……”

  隆正帝生生被这孙子给气笑了,虽然笑的有些难看,可上书房里的大臣平生还真没见他笑过几次。

  隆正帝也不在意这些人的目光,有能为你们也给朕凑一千万两银子来解忧,朕也对你们笑……

  他指着贾环,对两阁阁臣道:“你们都听听,他说他有事想跟朕商量一下……”

  别管这话好笑不好笑,隆正帝既然笑了,大臣们也不好不给面子,纷纷笑了起来。

  只是显然,隆正帝对他们没有哈哈大笑感到不大满意,哼了声,转眼看向贾环,道:“说吧,你有什么大事,要和朕商量。”

  贾环嘴角抽了抽,心里替隆正帝翻了二哈的牌,然后正色道:“陛下,臣打算和几位叔伯合伙开一家钱庄。

  没办法,商号赚了银子,再运往都中太麻烦,运下去也麻烦。

  所以干脆自家开个钱庄,发一些银票自用……”

  隆正帝闻言皱眉道:“大秦的钱庄还少吗?”不过又想了想,这件事,似乎没必要压住贾环,好歹人家刚才又解难又表忠心的,不好太不给情面,因此道:“这件事你自去做就是,和朕商量什么?”

  贾环呵呵笑道:“陛下,不是臣夸口,臣这个钱庄,可不是那些土财主们对上几万两银子就敢开的钱庄能比的。”

  隆正帝闻言,感觉动静不会太小,面色严肃下来,沉声道:“你准备怎么做?”

  贾环道:“臣准备,在五年之内,在大秦所有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内,都设立钱庄。

  发行一两、五两、十两、二十两、五十两、一百两、五百两、一千两及一万两,九种面额不等的银票。

  任何人,在钱庄营业间的任何时间,都可以随时票银兑换。

  任何与我们几家商号做生意的人,无论是买还是卖,都以银票为主。

  另外,百姓可存银获取利息,虽然不高,但胜在稳定。

  钱庄还可对外借贷,当然,不会是高利贷。

  如今市面上的地下钱庄,多是三分利,甚至是五分利的高利贷,让一时缺银子的百姓苦不堪言,灭门破家不在少数。

  但我们钱庄不会,我们钱庄的利息只有一分。

  绝非喝民血的黑心钱庄。”

  众人听了贾环所言的规模后,无不倒吸一口冷气。

  张廷玉主管户部,这种事不能不上心,哪怕因此得罪贾环,他正色道:“宁侯,这么大的规制,宁侯的利钱却定的这么低,您凭什么盈利?”

  贾环笑道:“无非是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罢了。只要推广开来,盈利绝不是问题。”

  隆正帝皱眉再问道:“那你跟朕商量什么?”

  贾环道:“臣想让陛下也入一股。”

  隆正帝闻言,面色一黑,道:“朕入股你的钱庄?”

  贾环点点头,道:“这有什么不可以,皇家若是圈地当皇庄,或者开皇店,会被御史指责与民争利,害民之行。

  陛下参股臣的钱庄,不逼谁不勒索谁也不害谁,赚清清白白的银子,有什么问题?

  当然,钱庄一开,肯定会得罪无数既得利益者。

  尤其是那些放印子钱敛财的高门们,他们一定会不遗余力的攻击臣,甚至直接攻击陛下……”

  隆正帝闻言皱眉道:“你知道了,还要这么做?你要那么多银子做什么?”

  贾环闻言,面上的笑容渐渐敛去,眼中闪过一抹悲色,他道:“陛下,臣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那些人……为什么会谋逆?”

  “贾环!”

  此言一出,原本还震惊于钱庄构想的诸多大佬,齐齐色变,牛继宗等人更是沉声一喝。

  宁至和谢琼不都说的很明白吗?

  一个是遵守太上皇旨意,另一个是……为了太上皇报仇。

  只是这种事,如何能放在台面上来说?

  隆正帝面色阴沉如水,细眸闪烁的看着贾环,他不相信,贾环敢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所以,他给他这个机会。

  隆正帝向牛继宗方向伸出手,阻止了他的阻止,道:“你让他说,朕其实也很想知道这个问题!

  贾环,你说!”

  ……

  第九百零二章 臣欲以利安人心

  贾环点点头,道:“陛下,外面那些措大们,整天叫嚷着君子不言利,以示清高。

  臣以为,他们纯属在放屁……”

  上书房内的几个老措大,皱眉怒视贾环,贾环赔笑道:“张相,小子自然不是在说您,您听小子说完。”

  老措大张伯行冷哼了声,眼神凌厉的看着贾环,若他给不出一个说法,这老头子一定要和贾环过过招,施以老拳……

  贾环继续道:“不是臣对那些书生有成见,他们中自然也有好人,比如说张相爷这种大清官,是真正表里如一的君子。

  可是更多的,更普遍的,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