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85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将下扬州后的一点一滴都讲解清楚。

  韩三是亲身经历者,自然没兴趣再听一遍,而是趁着父亲和大兄说话的机会,开始对韩让各种挤眉弄眼,直到他发现,不远处的侧门后,一个少女正泪流满面的看着韩让……

  ……

  “回来了?”

  龙首宫,暖心阁。

  赢玄依旧在写字,不是笔走龙蛇的狂草,而是小楷,工工整整、一笔一划的书写。

  对到了他这个地位和高度的人来说,通常而言,多喜爱用狂放不羁、无拘无束、笔势天马行空的狂草。

  因为自由,且大自在。

  能像赢玄这般,坚持一笔一划书写正体小楷者,写的已经不再是字,而是心境修为。

  他头也没抬,继续落笔,淡淡的道。

  赢历面色平静的站在一侧,道:“是。”

  “雪玉膏,是让杏儿丫头转交的吧?”

  “是。”

  “呵呵,你能有这个信心也好。”

  “因为孙儿比他强。”

  “……”

  专注的写完最后一笔后,太上皇收笔,放笔,负手而立,浅浅的呼出了口气,似有些疲劳。

  “赢历啊……”

  赢玄淡淡的道。

  “孙儿在。”

  赢历微微躬身。

  “你的资质之佳,是朕生平仅见。论心性、论智谋、论眼光、论手腕,都远非你的同辈人可比。

  甚至是朕,在你这个年纪,都未必如你。”

  赢玄目光温和的看着赢历,赞道。

  “孙儿不敢,皇祖在孙儿这个年纪,已经马踏天下,纵横四海了。”

  赢历谦恭道。

  赢玄呵呵一笑,摇头道:“那时朕虽然亦是难得,但远没有传说中的那样英勇,说起来,那都是贾源和贾演的功绩。不过,两位先公高风亮节,节制军中,让人大肆宣扬那是朕的功劳。

  唉,荣宁二公、荣宁二公啊!”

  赢历闻言,顿时动容,细眼睁的微微有些大,看向赢玄的目光有些……难以置信。

  赢玄见状,笑容有些加深,道:“你可知他们为何如此?”

  赢历自然不会说什么荣宁二公是被太上皇的雄伟英资折服,才会心甘情愿的将本可轻易易主的江山拱手相让。

  在太上皇跟前说这些话,太蠢。

  赢历摇了摇头,道:“孙儿着实不解。以荣宁二公的功业来看,他们显然不是愚忠之人。却不懂他们为何不……”

  “为何不取而代之?”

  赢玄的目光幽深了起来,似是陷入了回忆:“当时,太祖猝然驾崩,山河几为变色。都中的局势也在一瞬间复杂到了极点,几位叔王还有兄王,几乎不吝代价的拉拢贾家。

  他们甚至许下了,只要支持他们登基继位,就将整个江北之地全部划分给贾家作分地,而二公皆王的誓言……

  呵呵,狂风大作!”

  赢历闻言,面色陡变,惊呼道:“这不是石敬瑭吗?”

  “嗯?不对不对,这个比喻不对。纵然他们是石敬瑭,但贾源贾演却不是契丹贼子。”

  赢玄微微皱眉道。

  赢历面色一滞,躬身请罪道:“孙儿口舌无状了,请皇祖治罪。”

  赢玄摆了摆手,转过身,看着宫墙上挂着的那副大秦寰宇周天图,轻声道:“当时朕怕极了,夜里若无嬷嬷守着,连觉都睡不着。

  贾家,一直都没有动静,所有人都以为他们在待价而沽。

  唯有嬷嬷劝朕,让朕相信贾源和贾演,相信父皇的眼光。

  可朕又如何能安心?

  然而,让朕没想到的是,当局势几乎到了无法挽回的时候,所有的野心家,各路牛鬼蛇神全部跳出来后,荣宁二公以泰山压顶之势,一夜之间,血洗了整个神京大都。

  那一夜,血染苍穹。

  第二天,血迹未干时,荣宁二公带兵入宫,拜倒于朕的脚下,拥护朕为国君。

  并请求朕随其御驾亲征。

  呵呵,其实那个时候,朕心里还是害怕的,怕他们谋害于朕。

  但嬷嬷说,让朕相信贾源贾演,相信先皇的眼力和胸襟。

  那一次,嬷嬷也陪着朕,一起出征了。

  后来,朕发现,嬷嬷说的果然不错,贾源贾演乃真正的忠臣也。

  他们将一切功绩全都堆到了朕的头上,什么百骑破万敌,什么身先士卒,万军之中取敌首级,等等!

  朕的威望,也渐渐在大秦如日中天,尤其是军中。

  赢历啊,你说说看,他们为何会这样做?”

  赢历听的目瞪口呆,咽了口口水,摇摇头,道:“孙儿,着实不知。”

  “那你羡慕朕吗,羡慕朕能有两个这般忠心耿耿的肱骨大将?”

  赢玄再问。

  赢历又咽了口口水,狠狠点头,道:“皇祖,孙儿羡慕之极。这不就……不就和常山赵子龙一般忠勇吗?”

  赢玄呵呵一笑,回过身,正视着赢历,沉声道:“那你知道他们为何会如此忠勇?竟无视这唾手可得的大好河山?”

  赢历摇了摇头,道:“孙儿还是不知。”

  赢玄沉声道:“朕告诉你,那是因为他们誓死效忠于高祖皇帝。

  是高祖皇帝有容乃大的宏伟胸襟,为朕留下了一片无际的汪洋,朕方能龙归大海,翱翔九天。

  以心交,高祖敬二公以兄,二公便护高祖如亲弟。

  所以,即使高祖驾崩了,他们也依旧视朕若亲生子侄。

  为了朕的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高祖是这样做的,朕也是这样做的。

  你这样做了吗?”

  ……

  第三百三十六章 贾母的警告!

  听了贾环的话后,薛姨妈也无奈了。

  贾母叹息了声,道:“姨太太,想来环哥儿没有说谎,军机阁乃是国朝第一等威严之地。他一个孩子,哪里能做的了主?

  纵然靠着祖宗的余荫,有些子影响,怕也是难令那里收回调令。

  戏里不总说,军令如山,岂能朝令夕改吗?

  我想着,许是就这么个理儿。

  我以前听环哥儿说,军机阁的首席大臣是义武侯方南天,他是倾向忠顺王的?”

  贾环点点头,道:“是,方家虽然没有完全倒向那边,但确实可以算是那边的人。”

  贾母推测道:“莫不是,这事是义武侯的手尾?”

  贾环摇摇头,道:“这孙儿就不知了,军机阁乃是国朝第一等机要之地,不像别处,消息还没定下就谣言漫天飞了。军机阁内的密议,旁人谁都不知内中情况究竟如何,谁也不敢乱问,否则便是窥伺军机之罪,以间论。”

  薛姨妈闻言,愈发相信这事不会贾环所为了,可是……

  “那我那兄长可怎么办呢?”

  薛姨妈有些焦急道。

  贾环笑着安慰道:“姨妈,王大人做官数十载,什么样的风浪没见过?他心里当有主意。况且,九边之地,也未必就如姨妈想的那般可怖。

  奋武侯温严正是我贾家世交,他便是从黑辽之地归来的。还有奋武侯世子温博,乃是我的至交兄弟,至今时常想念黑辽的白山黑水,人参和鹿肉。

  而且,就算王大人去了黑辽,那里是奋武侯的起家之地,也会有人照应的。”

  听贾环这般说,薛姨妈顿时松了口气,颇为感激的看了贾环一眼,然后对对面铁青着一张脸,依旧死死盯着贾环看,一副恨不得吃了贾环一般的王夫人道:“姐姐,那咱们先去兄长那里看看吧。”

  对王夫人使了个眼色,见她不动后,又对薛宝钗道:“宝丫头,却扶你姨母。”

  薛宝钗闻言,连忙上前,作势要搀扶王夫人。

  王夫人像是这才回过神,从贾环的脸上收回了目光,不过没让薛宝钗扶,挡开她的手后,自己站了起来,木然的往外走。

  不过,走了没几步,就听到身后贾母的声音传来:

  “淑清啊,去王家之前,先去后面庵里一趟吧,替我看看刑氏……”

  王夫人闻言,如遭雷击。

  ……

  “老祖宗,不要费神,您这一把年纪了,还操这些心做甚?您瞧奉圣夫人,府里事一概不管,只管受用就是。等孙儿将园子建起来,您也不许再操心了,那么费神,对身子骨不好。”

  待薛姨妈和薛宝钗搀着连路都快不能走的王夫人离去后,贾环对面容疲惫的贾母道,还小意的替她捶腿……

  “这会子倒来讨乖卖巧了!”

  贾母恨恨的白了贾环一眼,道:“你啊,怎么就这般得理不饶人。若是二丫头真出个事,你这般折腾也就罢了,谁也说不着你什么。

  可二丫头又没出甚大事,也值得你这般翻天覆地的给她出气?

  日后等她出嫁了,去了婆婆家受气,难不成你也去闹成这样?”

  贾环哼了声,咬牙道:“以后二姐姐的婆家敢给她气受,孙儿恁不死他们!”

  “啪!”

  贾母又好气又好笑的拍了贾环一巴掌,嗔恼道:“别说二丫头,就是公主郡主下嫁,有时都要受些气和委屈。老太婆我当年在你贾家受的气还少了?偏你二姐姐就宝贵?”

  贾环嘿嘿一笑,也不辩解,但那副熊样儿还是那般,谁敢动我二姐试试,恁死他!

  “噗嗤!”

  紧张了大半条的鸳鸯终于忍不住,喷笑出声,看着贾环的眼神中少了几分敬畏,多了些亲切。

  贾母又道:“话虽如此,但这种事,可一不可再,否则真要凉薄了人心。”

  贾环心知贾母是在担心他哪天再一恼,把史家那哥俩也发配到黑辽去,那贾母怕是真要拿出如意来镇压这个忤逆的孙贼了!

  干笑了两声,贾环道:“老祖宗,真不干孙儿的事。”

  贾母横了贾环一眼,道:“再耍赖,老婆子我就真恼了。你以为我和姨妈一般,只是在内宅打混的妇人?当年荣国出征,你当我就没想着替他留意朝事?”

  贾环闻言一怔,随即抓着脑袋看向贾母,道:“老祖宗,那你后来为何……”

  未尽之言,那你后来为何如此放纵贾赦等人?

  贾母自然听得出贾环的意思,她深叹息了声,道:“这都是命啊,他们自己不争气,我一个妇道人家,又能如何?子不教,父之过。你祖父没有功夫教导他们,我虽知道些事情,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如何教他们?”

  贾环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贾母看着他道:“你二嫂的兄长,你想怎么办?”

  贾环笑道:“兵部不同于军机阁,兵部武选司的人从来都是咱们自己的人,随便再开个条子也就是了。又不是九边重将,不过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小校尉,玩笑一样。”

  “那就算了吧,放他一马,只看凤丫头今天这般可怜的份儿上。偏你心狠,一点不动心。”

  贾母嗔道,想起今天王熙凤哭成那般,她心里也不好受。

  贾环呵呵一笑,没有拿贾迎春的事说事,在贾母心里,这个庶出的孙女的分量,怕是远不如惯会讨好她,将她伺候的舒舒服服的王熙凤重要。

  贾环点点头,道:“那就扔到京营里去练吧,不磨掉那身贱骨头,就不放出来便是。”

  连一旁的鸳鸯都听出了话里的冷意,不禁打了个寒颤,却也笑道:“日后怕是再没人敢打二姑娘的主意了。”

  贾环乐得逗她:“打谁的都不行,打你的也不行。”

  “呸!”

  鸳鸯登时羞红了脸,嗔视着贾环,啐道:“哪有当爷的这般说话的?”

  贾环闻言哈哈大笑起来,上下打量了番鸳鸯,只见她穿着半新的藕色绫袄,青缎掐牙坎肩儿下面是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