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84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贾环适可而止,顺坡下驴的赔笑道:“老祖宗息怒,孙儿这也不是觉得冤枉吗?”

  “你冤枉什么?就算冤枉了你,这话也是你能说的?传了出去,我贾家还要不要做人了?而且,你让姨妈怎么看你?”

  贾母依旧“气势汹汹”道。

  贾环“嗨”了声,懊恼道:“我这不是冤屈坏了,口不择言浑说了嘛!老祖宗,姨妈,您二位想想,要说调王仁去西北,我勉力还能做到。可是将一个京营节度使调到黑辽军团,就凭我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就能办到?

  是,我是比较混,打了这个打那个,还都是挺了不得的大人物……

  可这些事毕竟不干涉朝政国事,那些朝堂上的大人物也只当是一个纨绔子弟在混闹。

  真要是涉及到政事,您二位若不信去打听打听,谁还能真拿我当一回事?

  别的不说,就我牛伯伯、温叔叔他们,我要去给他们下命令,指点他们怎么怎么行军打仗,他们还不直接把我给踹出去?

  更何况涉及到三品大员的调动!

  姨妈,您说说,我刚还准备答应你们,去帮王仁活动活动,别调西北了,就留在京营里好了。

  这一事还没了结呢,太太就怀疑指责我这个孽障,坑害王家人了,我也是气糊涂了,说了些错话,姨妈您大人大量,别跟我一孩子一般见识。”

  贾母、薛姨妈等人虽然也算心思了得之辈,包括薛宝钗。

  可是她们精通内宅一切宅斗技能,却对朝堂大事陌生的紧。

  只知道朝堂上的事都是了不得的大事,所以听贾环这么一解释,好像还真有理。

  尤其是,贾环还说了,要帮王仁活动一下,留在都中。

  尽管又出了王子腾一事,可王熙凤还是暗喜不已,心中竟对贾环隐隐心生感激……

  只有王夫人,只有王夫人对贾环的话一个字都不信。

  要说这一切不是贾环搞的鬼,她宁愿去做鬼……

  世上会有这般巧合的事?

  王仁早不被打发,晚不被打发,非这个时候被打发去西北?

  现下已经到了年关,哪家衙门还会折腾官员的升调?

  王子腾更是位列京营节度使要职,身上干系那么重,若真是因为政事考虑才调动职位,早早就会有风声传出,何来如此仓促?

  可是,明白归明白,王夫人又能怎样呢?

  贾环死不承认,还哄的老太太和她那个傻妹妹一愣一愣的,她能做什么呢?

  她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死死的盯着贾环,像是想用眼神杀了他一般……

  “环哥儿,姨妈再厚着面皮求你一遭儿。

  我那兄长毕竟也有了春秋了,年近花甲。这么大的岁数,再往黑辽去,怕是走到一半人就没了。

  你人路广,有太上皇宠着,陛下也疼爱于你,如今连皇太孙都和你交好,与皇家这般大的情意……

  你看能不能帮着求个情,能不能就……就让我那兄长,乞骸骨,致仕吧。他也不在京城滞留,直接去江南老家养老。

  若能成,一切打点皆由我王家出,王家上下也定然承你的情,对你感激不尽。”

  薛姨妈脸上挂着非常柔和的请求之意,说的话也非常中听,得体。

  让贾环心中对她的评价再次高了许多。

  如今看来,贾宝钗的冷静,很大一部分应该都得自薛姨妈的教导。

  这个妇人,有润物细无声的本领。

  贾环闻言后,还真就动心了。

  其实他本打算,是彻底打掉王家这一支的。

  因为王家于他没有丝毫用处不说,还会成为贾家的累赘。

  不过,贾母的话也提醒了他。

  如果他真的这么做,王夫人在贾家必然再无容身之处,薛姨妈一家更是无法在贾家停留。

  这些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贾家的名声,可真要臭大街了,尤其是在文人中……

  贾环倒无所谓,反正他的名声在文人中不比茅坑的石头好闻多少。

  但贾家却不能沾染上这种名声。

  这个时代,对姻亲之义非常看重。

  所以大多豪门世家才会以结亲的手段,拉近关系进而形成共同的利益网。

  也就是所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如果贾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贾家的姻亲给灭了……

  那日后谁还敢和贾家结亲?

  而且,明白的人,都会看出,贾家摆脱王家,是因为王家的没用。

  这就太功利了。

  谁家还没个潮涨潮落的时候?

  真等到低谷,通常也就指望姻亲这些关系了。

  要是都像贾环这么来,那……

  太不像!

  这也是贾环在贾母的眼神暗示下,“幡然醒悟”的原因。

  做人不能太功利。

  当然,贾环的本意并非如此,他原本虽然也准备将王子腾换下,但也给他预备了一个肥缺儿,金陵都督府副督察之位,下辖江淮两地的军备力量,乃是富的流油的职位。

  可是贾迎春一事发生后,贾环恨不得将这些涉及的人全都砍了脑袋。

  还肥缺,肥他娘的缺!

  实际上,王子腾在这件事上只是受了牵连,受王夫人及王仁的牵连。

  但对贾环而言,是一样的,因为他们是一体的。

  所以,才有了这般大的动静。

  军机阁的调令,其严肃性要远高于吏部的调令。

  吏部选官不顺,还能告个病假,赖着不上任,再大不了就辞官,总能有条活路。

  可是军机阁的命令,乃是军令,军令如山!

  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要高于圣旨。

  因为官员有时还能抗一下旨,但没听说过谁敢违背军令的……

  抗旨顶多下大狱,违抗军令,可就地斩首!

  若无转机,王子腾必须要上任!

  而若无意外,年近花甲的王子腾,怕是要埋骨于白山黑水间了……

  所以,薛姨妈作为王子腾的亲妹,不得不拉下颜面,再次开口相求。

  只是,这个请求当真让贾环感到为难。

  军令如山,不是说着玩儿的。

  哪里能朝令夕改?

  真当贾环是无所不能的赛亚人了……

  贾环苦笑道:“姨妈,我实话实说,我刚才的话真不是在糊弄老祖宗和姨妈您。您想想,涉及军机阁的调令,我一个身上一官半职都没有的少年,哪里能管的着?

  军机阁里是有我的长辈熟人在,可军机阁首席大臣,当朝太尉,是义武侯方南天。

  他和我贾家并无太深的交情,甚至,他还和忠顺王府亲近……

  姨妈您说,我哪有那么大的颜面,去命令一个当朝太尉,还说调就调,说收回就收回?

  这军令不是儿戏啊!”

  其实这倒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贾环憷牛继宗和温严正捶他,还少不了一顿臭骂。

  斩草不除根,留待后患吗?

  妇人之仁!

  尽管王家八成是没什么后患了,因为除了王子腾外,王家族中着实没什么人才了。

  但这代没有,下代呢?下下代呢?

  谁敢保证王家不会出一个惊艳的人物,而贾家的后人就一定能代代昌盛?

  ……

  第三百三十五章 以心交

  “……”

  “……”

  定军伯府,沉武堂。

  韩家父子相坐无言。

  倒不是他们闹了什么别扭,而是韩家家风就是如此。

  少言。

  即使性子活跃的多的韩三,在韩德功面前,也低眉顺目的,老老实实的坐着。

  反而是韩让,此刻有些坐不住的样子,频频以目视韩大,然韩大并不睬他。

  “什么事?”

  韩德功看到韩让坐不住屁股,原本就是一张黑面,变得更黑了,眉头皱起,眼神凌厉的看着他这个亲子。

  对于韩让,他要严厉的多,或者说,狠的多。

  反而是对韩大和韩三,尤其是韩三,宠的紧。

  当然,最宠的其实是韩二妹……

  别看韩让在外面也沉稳的可以,但在韩德功面前,还是一只小鸡儿似得,被老子一吼,冷不丁的打了个激灵。

  哪里还说的出话。

  韩大见状叹息了声,起身言简意赅的道:“爹,这次和环哥儿一起下扬州,让弟相中了一位女子,想娶她……纳她回家。”

  韩让心里泪都快流出来了,早知道这样,他还不如求环哥儿来家一次。

  让韩大这么一说,那火山还不爆发了?

  果不其然,韩大话刚落地,韩让就觉得头皮快要炸开了,因为韩德功一双眼睛都快鼓出来,粗糙的前额处,青筋毕露。

  虽然现在动真格的过招,韩德功肯定不是韩让的对手,可韩让又不想让雷劈,怎敢还手?

  别说还手了,连躲都不能躲……

  惨叹了声,做好卧床三月的准备,韩让闭上了眼睛。

  用环哥儿的话说:来吧,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不过,韩德功没有打过来,因为韩大拦住了:“爹,让弟日后毕竟是要承爵的,总不能只守着二妹一个。

  咱们老韩家子嗣不昌,日后我与三弟的后人都是要给贾家做家臣的,韩家以后也只能指望着让弟了。”

  韩大确实有大将风范,一缓不急地说道,气息沉稳,气度不燥。

  面对这样的韩大,韩德功打心里感到喜欢,也给了这个长子一个颜面。

  他重新坐回椅子上,怒视着韩让,喝道:“还不给我跪下,孽障东西。”

  不用让老子捶,韩让打心底里松了口气。

  老老实实的走到正堂中间跪下,垂着个脑袋,跟犯人一样。

  或许父子是天敌,尤其是父亲与嫡子之间,贾政对贾宝玉如此,牛继宗对牛奔如此,温严正对温博如此,韩德功对韩让亦是如此。

  看着韩让垂头丧气的模样,向来沉稳的韩德功直觉得压制不住心里的火气,拳头攥的紧紧,看模样像是恨不得一拳砸过去砸扁算了的样子……

  “抬起头来,老子还没死呢,不用你在那里跪灵!”

  韩德功怒喝道。

  韩让面色一白,这才抬起头来,却还是不敢直视韩德功。

  韩德功怒其不争道:“你看你这幅怂样……说,是去画舫上游乐了,还是去青楼里潇洒了?看上哪个风尘女子了?”

  这当然只是试探,也是最坏的打算。

  韩让终于忍不住反抗了,皱眉道:“爹,您说什么呢?”

  “你敢做还不敢承认?”

  韩德功怒斥道。

  韩让冤屈道:“金凤儿是扬州八大盐之一,金三斤的嫡女。金三斤犯事落在环哥儿的手里,她……”

  “什么?还是奸商犯人之后?”

  韩德功更怒了。

  韩让气得说不出话来,嘴唇哆哆嗦嗦的,脸色发白,不过还好,知道用眼神看韩大……

  韩大咳了声,道:“爹,金三斤无事,环哥儿又将他给放了,他现在是环哥儿的人。环哥儿留了三个六品家将给他,在扬州帮助他,让他和其他几个大盐商斗。那几个盐商大多是那边儿的钱袋子……”

  那边儿,自然是指忠顺王府。

  和长子说到正事,韩德功怒火瞬间消失了,他对韩大道:“坐下说,你们去了扬州后,到底发生了何事……”

  若说韩大心里对韩让爱上金凤一点芥蒂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他毕竟又不是圣人。

  所以,听了韩德功的话后,他便无视了韩让傻眼儿的眼神,顺势坐下,和韩德功细细分说了起来。

  将下扬州后的一点一滴都讲解清楚。

  韩三是亲身经历者,自然没兴趣再听一遍,而是趁着父亲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