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073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鸳鸯将脸贴在贾环胸口,轻声笑道:“爷这是哪里话?

  爷是大英雄嘛,在外面有那样多的大事要做,连皇帝老子都要爷去勤王保驾。

  我虽只是个奴婢,却也知晓道理和大义,怎敢怨爷?

  不过,爷能这样说,我心里还是极欢喜。”

  贾环捧起她的脸,双手拇指轻轻刮着鸳鸯脸颊软腻的肌肤,看着她羞涩的眼神,柔声道:“在我心里,你从不是什么奴婢丫鬟,而是我的女人。”

  说罢,吻上了鸳鸯的红唇……

  直到鸳鸯似快要窒息,贾环才松开了她。

  鸳鸯双手用力,紧紧反抱着贾环,伏在他怀里大口喘息着。

  贾环则轻抚着她的背,又缓缓滑下,置于某处隆起处,在她耳边诱惑道:“鸳鸯姐姐,要不……咱们去我那边?”

  鸳鸯眼神迷离,俏脸通红,正要点头,一阵夜风吹过,带来一丝清明,她才想起这是哪里,忙挣扎起身,一张脸如同火烧云似得,也顾不得,整理好身上的衣襟后,嗔怨的看了贾环一眼,低声道:“爷啊,老太太还等着呢!哪里就能……”

  贾环嘿嘿笑道:“现在不成,那等明天夜里,你去找我?”

  鸳鸯脸红如滴血,眸中满是水意,声音都有些颤抖,道:“夜里我如何离得开?老太太身边断不能少了人的……”

  “那就白天嘛!”

  贾环哄道。

  鸳鸯犹豫了会儿,方点点头,可再一看贾环调笑的眼神,顿时羞恼,一跺脚,转身跑了去。

  贾环哈哈大笑,跟在后面,往荣庆堂走去。

  ……

  “三爷来啦!”

  虽然已经夜了,但既然贾母还未歇下,在荣庆堂当值的婆子丫鬟们自然也不能去休息。

  廊下一排穿着桃红坎肩的丫鬟们,看到贾环到来后,纷纷行礼。

  也有人故意大些声,往里面通传。

  门帘从里掀起,入了秋,荣庆堂门口的珠帘就换成了厚纱帘。

  再过两个月,等进了冬,则还要换成大猩红色的毡帘。

  “咦?”

  看到门帘从内挑起,挑门帘儿的人竟是鸳鸯。

  贾环嘿嘿一笑。

  鸳鸯本已平息的俏脸,又是一红,然后眼睛往里比划了下,给贾环使了个眼色。

  贾环见之,再听到里面隐隐传出的啜泣声,知道李纨还在告状,摸了摸鼻梁……

  “老祖宗安!”

  贾环面带微笑的入内,给贾母行礼问安。

  晨昏定省的规矩,总还是要做的。

  古礼也未必都是糟粕。

  出乎贾环的预料,贾母并未呵斥他欺负了贾兰,而是温声唤他起来,道:“环哥儿今儿在外面可累着了?”

  贾环干笑了两声,道:“不曾累,孙儿又不曾做什么大事,哪里会累着。”

  贾母摆手道:“这叫什么话,勤王救驾若不是大事,还有什么是大事的?”

  贾环笑道:“老祖宗都知道了?”

  贾母道:“你爹和链儿今日也都去看了,他们回来后,与我说明白了。”

  贾环看了眼犹自哭泣的李纨,和垂头丧气跪在地上,耷拉着脑袋的贾兰,道:“那这是……”

  贾母叹息了声,道:“你大嫂虽然心疼兰哥儿,却没有找你算账的道理。你爹和链儿都说的很明白,你是为了将兰哥儿摘出来,才下的重手。

  只是……

  罢了,兰哥儿,你既然要求你三叔,就自己同他说吧。”

  贾环纳闷的看向贾兰,不过没等贾兰开口,就见李纨哭的眼睛都红肿了,尖声斥道:“不许说,也不能求!

  给你三叔惹下多大的祸,连你自己都差点坏了事,还没得到教训,还敢往里掺和?

  你非要把我逼死不成?”

  贾兰刚抬起的头,又垂了下去,连素来笔挺的腰身,都隐隐弯了些。

  贾环见之,看了眼李纨,可李纨只是哭,贾环无法,只好看向贾母,道:“到底什么事啊?家里发生什么大事了吗?我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得到。”

  贾母却是叹息一声,并不作答。

  贾环愈发好奇,李纨、贾母都不答,他也不好逼贾兰,便看向一旁的王熙凤,道:“二嫂,到底怎么了?”

  王熙凤抽了抽嘴角,道:“这事不怨大嫂子,要我说也是兰哥儿多事……

  之前兰哥儿刚回来,他先生家里人就送来了一封信,好像是他师母写的。

  央兰哥儿想法救他先生一救,另外,他家里好像还出了些事……

  兰哥儿得信后,急得不得了,就想去找你。

  可大嫂子不准,今儿的事已经将她唬的不得了,哪里还敢兰哥儿往里面掺和。

  再说,这不是难为你吗!

  兰哥儿也是不晓事!”

  贾环闻言,眉尖一挑,看向贾兰,道:“兰哥儿,是这样吗?”

  贾兰闻言,抬起头,露出一脸泪痕,看着贾环,道:“三叔,师母若非被逼到绝境,她那样好的人,再不会写信求到侄儿跟前。”

  “她好?她好这会儿子就不该写信来难为你?那可是谋逆大罪啊,你一个孩子家,又能怎么办?”

  李纨气急,厉声斥道。

  她也是出身官宦世家,虽不显贵,但对世事总要知道的多些。

  今日,她只听说了贾兰身陷谋逆案中,就差点没生生吓晕过去。

  又怎肯再让贾兰沾染这些事?

  贾兰哭道:“娘,若非师母实在无法子,她绝不会寻儿子帮助的。”

  李纨还要再说什么,贾环却摆手拦住了她,然后问道:“兰哥儿,你师母是怎么说的……眼泪擦掉!”

  贾兰正哭的伤心,被贾环一喝,登时打了个激灵,李纨也下意识的拦在贾兰身前,小心的看着贾环。

  贾环哭笑不得的看着李纨,李纨不好意思道:“环兄弟,你侄儿还小,你别打他……”

  贾环呵呵一笑,没同她说什么,而是皱眉看向贾兰,道:“张廷玉就是这样教你,遇到事情便哭哭啼啼?

  哭能解决问题?”

  贾兰闻言,登时满脸愧然,用袖子连忙擦掉脸上的泪后,道:“三叔,是侄儿没用。”

  贾环还想再说两句,却见李纨一脸哀求的看着他,到底没再说出口,见她哭花了脸,便对一旁的鸳鸯道:“打发人取点水来,让大嫂去洗把脸。”

  鸳鸯闻言,抽了抽嘴角,眼神有些怪异的看了眼贾环后,去吩咐人取脸盆帕子。

  王熙凤没顾忌,在一旁笑道:“怪道家里姊妹们最喜欢和环兄弟在一起顽,却是体贴的紧!”语气有些泛酸,也说的李纨面红耳赤。

  贾母笑骂道:“你个猴儿就会混说,仔细我撕了你的油嘴!

  俗话说,长嫂如母,小叔子是儿。

  环哥儿体贴他长嫂,有什么不好?”

  王熙凤讪讪一笑,道:“哪里有什么不好,我就想着,多咱三弟也体贴二嫂一回,哈哈!”

  贾母闻言也不在意,还大笑她没面皮。

  经这样一打岔,气氛好歹转圜过来许多。

  没一会儿,两个小丫头子随鸳鸯进来,一个端着铜盆,装了半盆热水。

  一个捧着一个帕子。

  鸳鸯手里则提着一个奁盒,笑道:“大奶奶洗脸,先将就着用我的脂粉吧。现在去园子里取,怕是来不及了。”

  李纨忙道:“哪里还用什么粉,我寻日里都不涂抹的。”

  贾环插口道:“你们去里面捣拭吧,这里不大合适。”

  鸳鸯也知道贾环要问话,担心李纨太激动,便扶着李纨到了东暖阁去。

  “呼……”

  轻呼一口气后,贾环寻了个椅子坐下,接过王熙凤斟的茶,啜饮了口,道:“兰哥儿也起来吧,说说看,到底怎么回事。

  你师母怎么会找上你?

  张廷玉跪在上书房殿前,是因为他想替顾千秋家族求条活路。

  陛下目前还没有发作他的意思,他为陛下头号心腹重臣,多半也不会真把他怎么样。

  哪里就难到这个地步,竟找到你头上了。”

  贾兰忙道:“三叔,师母信上说,家里已经被番子堵上门了。送信的陈伯也说,他是从厨子进出的后门偷偷逃出来的。

  先生这些日子得罪了太多人,之前他那些同年故交向他求情时,先生没有应,那些人就同他断了往来。

  如今先生落难,他们自没有出手相救的道理。

  师母说,我是唯一一个她能想到的人了。

  三叔……”

  贾环摆手,道:“纵然有番子上门,也定是得了宫里的旨意,不会乱来的。

  这种事你师娘别说求你,就是求到忠怡亲王头上都没用。”

  赢祥都没用,自然,贾环也不可能跑到宫里去救张廷玉。

  他只要没坏了脑子,就没有一丝可能。

  贾兰急道:“三叔,那些狗番子自然不敢乱来,可他们在先生的书房里乱翻东西,还撕坏了好些孤本。那些书,都是先生的命根子。

  师娘急了想护着书房,他们还敢推搡师娘!”

  贾环闻言,想了想,道:“这样是不大好……只是我不好出面,张廷玉同我没什么交情。

  不过,你若真想帮忙,也不用我出面。

  一会儿你同你韩二叔,带上十个亲兵去张府。

  什么都别干,保护好你师娘就是。

  如此,总行了吧?”

  贾兰闻言大喜,连连点头,道:“行,太行了!谢谢三叔!”

  说罢,起身就想往外跑。

  “站住!”

  还没等贾兰跑掉,就听东暖阁方向传来一声厉喝。

  贾兰脸上的笑容登时凝住,身子也僵硬下来。

  到底慢了一步……

  “哪也不准去!”

  李纨大声道。

  “母亲!!”

  贾兰转过身,大声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先生落难,师母现在正是最困苦无助的时候,她既然舍下颜面来求到我这里,我若袖手旁观,岂不是不当人子?

  若坐视先生和师母落难而不理,儿子这一辈子,都没脸抬头见人!!”

  李纨闻言,如遭雷击,看着贾兰那张愤怒坚持的脸,不知该说什么……

  她是不想让贾兰有任何危难,但更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一生抬不起头做人。

  “去去去!该干嘛干嘛去。”

  见这娘俩又闹僵了,贾环冲贾兰笑骂道:“豆大点儿人,还提什么一辈子。

  好生跟你娘说话不会?我看今儿是打的轻了!”

  见贾环“发火”,李纨反而又心疼了,忙道:“环兄弟,兰哥儿还小……”

  贾环抽了抽嘴角,喝道:“还站在这干什么?不想去就别去!”说罢,还隐晦的对贾兰递了个眼神……

  贾兰这才恍然,嘿嘿一笑,一溜烟儿的跑没了。

  李纨还在劝贾环消气……

  ……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公公只管来伤我

  “环哥儿,兰哥儿现在去张府,真的不当紧吗?”

  一直未出声的贾母,待贾兰离去后,才开口问道,语气担忧。

  她是极传统的老一辈人,家里当家人在谈正事时,从不干预。

  贾代善当家主时如此,贾赦贾政当家时也是如此。

  如今贾环做主,她也不会打搅,只是到底不大放心。

  毕竟,张廷玉惹下如此大祸,抄家灭族都是等闲。

  这个时候,只有远远避开的道理,没有迎上去的道理。

  贾环笑着解释道:“今日之事,和张廷玉关系不大,他顶多也就是识人不明之罪。

  而且,张廷玉最得宫里陛下的赏识和信重,为御前第一得用之人。

  虽然这次少不得被敲打一番,但断不会因此而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