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072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贾环忙道:“诸葛,你千万不要曲解,我从没说过咱们可以仗着有力量就能随便杀人。

  顾千秋是个特例,他不是死在我手里,他是死在自己手里。我不过是借大势而行。”

  诸葛道有些糊涂了,奇道:“那是为何,你不说他就是一书生吗?”

  贾环扯了扯嘴角,道:“我们的力量,不是用来破坏规则的,而是用来维护规则的。

  我杀顾千秋,便是在维护规则。

  这个规则,就是王法,是能让朝廷千秋万载传承下去的根基。

  别说是我们,就是皇帝,都要遵循这个规则。

  否则,天下必然大乱,我们也迟早会玩儿完。

  而我杀顾千秋,不是因为我强他弱,是因为他犯了谋逆大罪。

  这样的人,我杀了,也占着大义,所以没人能奈我何。

  民意,也站在我们这边。”

  “行了,到此为止吧,听不懂的下去再多想想。”

  牛继宗喝止了秦风等人的继续追问,不过还是补充了句,道:“环哥儿的意思是,只要你们占着大义,那么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都不用畏惧。”

  说罢,不再理会他们,看向贾环道:“环哥儿,轮调一事,我与你温世叔应下了。

  但是,调往长城军团的将领,我和你温叔叔,要八成!”

  贾环闻言,抽了抽嘴角,有些无语的看着牛继宗。

  牛继宗毫不动摇道:“西域数次大战,油水都被黄沙军团一方占尽了,世上不可能让所有的好处都归黄沙军团一家。

  你就这样跟秦梁说,他会明白的。”

  贾环点点头,道:“那义父若是想往天府军团调人呢?”

  牛继宗冷笑一声,道:“他不会!若他真糊涂了,你直白跟他说,就说我好心劝诫他一句,不要再想着往外伸手了,黄沙军团的盘子已经够大了。

  否则,就不是我们顾忌他,而是有些人不放心了。

  到那时,我看他如何自处。”

  贾环闻言忙道:“我就这么一说,义父想来会明白伯父的好心的。”

  牛继宗闻言,点点头,看着贾环忽然叹息了声,道:“等这件事定了,再往后,你就不要轻易接触军务了。

  那位或许看在今日的情面上,能宽容你一两回。

  可他终究是个帝王,不能看你在军中地位超然,一呼百应。”

  其他人闻言眼神纷纷一变,贾环则无所谓的笑了声,道:“如今也算是富贵已极,往后一心受用就是。”

  牛继宗想了想,又道:“族中可有什么上进的子弟?有的话告诉我们一声,总能保他一个好前程。”

  贾环呵呵笑道:“伯父,我家里什么情况您还不知道?

  废物的废物,老幼的老幼。

  不过没关系,有奔哥他们在,和自家兄弟一样。”

  牛继宗闻言,不再多言,拍了拍贾环的肩头,道:“你下月初六成亲,可都准备妥当了?

  真不准备大办?

  有了今日之事,想来那位也不会再相逼太甚。”

  贾环笑道:“不是怕他,只是不想多事。到时候,就咱们几家人乐呵乐呵就是。

  何苦再折腾。”

  牛继宗笑着对温严正道:“一转眼好些年了,当初环哥儿被他家里那些不成器的给撵到庄子上时,才多大一点。

  如今,却已经长大成人,就要成亲了。”

  温严正道:“是个好孩子。论起来,奔哥儿他们比他还大些。”

  牛继宗瞥了眼牛奔,冷笑了声,道:“空活一百岁也没用。环哥儿从武之时,你都已经三品了。现在环哥儿都突破武宗了,你连七品的边儿还没够着。

  我明白的告诉你,不到七品,想都别想成亲。”

  牛奔闻言,生无可恋,只用一双绿豆眼看着贾环,想用目光干掉他……

  “好了,咱们也都回去吧,已经夜了。

  今天这一出,唱正戏的毕竟不是我们武勋,忙的是文官那边。

  张廷玉现在还跪在上书房外,呵呵,顾千秋可将他害苦了。”

  在贾环陪同下,牛继宗一边往外走,一边笑道。

  温严正摇头道:“不知这位御前红人,这次能不能过关。”

  牛继宗道:“难,太难。他得罪了太多人,宗室勋贵文臣,一网打尽。

  瞧着吧,明日一早,弹劾他的折子能堆满上书房。

  不过,这并不关我们的事。

  老温,回去再思量思量,长城兵团的事。

  我以为,这件事大有可为……”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张府蒙难

  夜幕已深。

  贾环站在宁国正门前,目送牛继宗、温严正等人离去。

  面色,如天际残留的云雾般,有些淡淡的复杂。

  牛伯伯,不止宫里那位,不愿看到我再接触军务。

  怕是连你们,也不希望一个太过强势的军中核心出现吧……

  不过,贾环并不怪他们。

  谁也不希望出现一个强势人物,将自己的利益集团吞并,这是人之常情。

  尽管,贾环从不曾这样想过……

  “环郎……”

  董明月悄然现身。

  贾环微微颔首,道:“月儿,外面如何了?”

  董明月道:“今日你离去后,祭天大典勉强举行完毕。

  不过除却桐城四老和孔孟家主外,都中士子们并未大肆拿问。

  但他们都被黑冰台的番子给盯上了。

  如今张廷玉一直跪在紫宸书房前,倒不是那位责罚他,他是在给顾千秋家族求情,当然没被理会。

  对了,咱家周围的番子,大都撤走了。”

  贾环并不意外,对于张廷玉的下场,也并不关心,他问道:“市井中,有什么风声没有?”

  今日之事,周围的百姓虽然也能听到些,但肯定听不真切。

  他们距离太远,或许知道出了乱子,不过未必就知道出了什么乱子。

  当然,流言蜚语一定会不少。

  果不其然,董明月道:“说什么的都有。

  不过,咱们的人发现,有黑冰台的密线们,在四处散播谣言。

  说那些读书人在祭天大典上闹腾,并不是在攻击皇帝,而是在骂你。

  皇帝只是被牵连的,因为皇帝太过宠信你,所以才出此下策,他们是在清君侧!

  环郎啊,你说他们可气不可气?”

  “那老百姓信吗?”

  贾环饶有趣的问道。

  董明月埋怨道:“怎地不信?还有叫好的呢……

  今日你自己就是这般大声宣扬的,还一剑杀了顾千秋,由不得他们不信。

  环郎,外面人都说你飞扬跋扈呢。

  还有些书生,骂你奸佞祸国,喊打喊杀的。

  我真想让人出手,给他们两剑!”

  贾环哈哈笑道:“和他们一般见识做什么?放心吧,百姓只是看个乐子,至于那些书生……

  呵呵,他们的好日子就在后面,不远了。

  到时候,哪里还有心思骂我。”

  董明月见贾环笑的那样畅快,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道:“没见过你这般,自找着让人骂的。不过……”

  说着,她又轻轻松了口气,道:“这招还真好用,黑冰台那些番子,不再像疯狗一样缠着咱们不放了。

  前些日子我真真是心惊胆战,唯恐之前那群人再留下什么把柄。

  李先李锐那爷孙俩,可不是善茬。

  尤其是那李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而且,黑冰台里,甚至还有人想接触李万机的家人。

  再这样下去,我怕迟早会出事。

  如今倒好了……”

  贾环面色淡淡,道:“还是大意不得,赵师道不是庸手。

  告诉索兄,安排李万机一家第一批转往西北。

  到了武威后,也不停留,直接去西域。

  西域一切草创,正是需要大量砖石的时候,有他用武之地。”

  董明月闻言,心里微微一叹,点点头应下。

  李万机……

  可惜了。

  这个忠心耿耿之人,日后怕也只能在火窑里度过余生。

  忠心是好的,可自作主张,却是大忌!

  “什么人?”

  韩大低沉的声音响起,贾环和董明月转头看去。

  却见一婆子急匆匆从西面荣国府那边走来,两府相隔不过一箭之地。

  贾环和董明月在这里说话,周围自然有亲兵警戒。

  暗中,还有青隼之人暗藏。

  有人前来,便可早早发现。

  “见过韩大爷,老奴是西府前院的婆子,专在二门前候着传话的。

  里面传话,老太太正寻三爷呢。”

  一个荣国府的嬷嬷陪着笑脸,对韩大道。

  韩大转头看过来,贾环点点头。

  韩大再对那嬷嬷道:“知道了。”

  那嬷嬷闻言,大气不敢多喘一口,忙陪着笑脸退下。

  心里暗道:都说三爷规矩大,往日里还不知道,今儿可真见识到了。

  站在路口说话都有亲兵家将警戒,老天爷……

  “你先去忙吧,我去西府看看。八成是大嫂看到兰哥儿脸上的伤,闹将起来了。”

  贾环挠挠头,笑道。

  董明月无奈道:“那些人也真真是下作,把主意打到孩子头上。环郎,你为何不让我们去查,是谁在背后作妖?”

  贾环呵呵一笑,道:“还用查吗?其实真往下查,也查不到根儿上去。

  牛伯父说的对,这事还需要证据吗?”

  董明月闻言,也反应过来,冷下脸,道:“咸福宫那位还真敢作死!环郎,如果今日你不出面,会不会闹到不可收拾,真随了那位的愿?”

  贾环笑道:“怎么可能……”

  董明月奇道:“天子难道还有什么后招?我见没一个人肯出头的。”

  贾环摇头道:“没人主动出头,不代表当那位下旨后,他们还不动。

  咸福宫那位,怕也只是想败坏陛下的名声,让他在士林中愈发举步维艰,并且打击他的威望。

  他并不曾真想靠这些书生来成大事。

  所以,即使我不出头,陛下只要一道旨意,就能解决问题。

  只是,颜面尽失,成为笑柄罢了。”

  董明月叹息了声,道:“这些朝堂上的事,还真真是复杂。

  罢了,我还是做好我的事。

  环郎你去吧,我去给索先生传信儿。”

  贾环应了声,又抱了抱董明月后,在她抿而一笑的目光中,往西府走去……

  ……

  荣国府,荣庆堂。

  过了垂花门,上了抄手游廊,就可见游廊下,挂着那一长排玻璃风灯。

  已入深秋,庭院内的芭蕉树渐显萧瑟。

  但墙角处的那一株金桂,却开的正盛。

  桂花香气浸人。

  “咦?”

  月光和烛火之光一起晕染的游廊夜色下,一道身影俏生生的站在尽头。

  贾环轻疑了声,往前走数步,方看清候着的人,正是鸳鸯。

  “你怎么在这?大嫂闹的这般凶?”

  贾环看着身着一件藕荷色坎肩并薄裙裳的鸳鸯,笑道。

  鸳鸯眼睛倒映着烛火,亮晶晶的看着贾环,抿嘴轻笑道:“不是,是我听传话的嬷嬷说,你就要来了,便在这等着。”

  目光温婉柔顺,丝丝情意绵绵。

  贾环方想起,已有好些日子,没有和鸳鸯单独相会过。

  他有些惭愧的上前,将她绵软如玉的身子拥入怀中,在她耳边道:“是我不好,没有多陪陪你,你怨不怨?”

  鸳鸯将脸贴在贾环胸口,轻声笑道:“爷这是哪里话?

  爷是大英雄嘛,在外面有那样多的大事要做,连皇帝老子都要爷去勤王保驾。

  我虽只是个奴婢,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