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982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三姑娘即将成为亲王世子妃,日后四姑娘,也嫁宗室,岂不是一番美谈?

  这番论调,贾母只是笑呵呵的点头,却没接话。

  孝简亲王妃也是精明人,没有直接说破,因为她知道,万一说不拢,这事就黄了,得从长计议。

  便又说起了聘礼和嫁妆的事。

  古人重男轻女思想极为严重,不仅是因为男丁可以传宗接代,而且还能从媳妇娘家赚嫁妆……

  女方为了不使女儿在婆家受苦受欺负,或是为了颜面,破家攒嫁妆的不在少数。

  不过双方若都是门当户对的体面人家,也有定例。

  嫁妆通常是聘礼的两倍。

  当然,男方出的彩礼,十有八九会再被一起送往男丁家里……

  但也因此,女方家里时常希望对方能少出点聘礼,否则女方家里负担太重,赔的太多……

  今日,就是商议这个问题的……

  孝康亲王妃笑眯眯将一份彩礼单子送给贾母,贾母接过看了一遍后,有些愣神,道:“王妃,这个礼单,太单薄了些吧?”

  孝康亲王妃笑道:“太夫人莫要多怪,荆王再三叮嘱,非是王府贫瘠,或是小瞧府上。荆王一脉世袭罔替,三代帝王都多有封赏,论豪富,宗室诸王里,荆王府怕是头一份。

  只是,世俗多以嫁妆为彩礼两倍。

  府上自然也不会差这点,但荆王却说,不好受你家恩惠太重。

  王府只图府上的姑娘礼数好,大气,未来会是个好王妃。

  却不是贪图贾家的豪富。”

  贾母闻言,这才明白,笑道:“王爷果然厚道……我也知王府天家贵胄,富贵非凡,不是我们这样人家能比的。

  不过,这事老身说的也不算。

  我有个霸道的孙子,三丫头有个霸道的弟弟,早早就给她预备好了嫁妆。

  多了也没有,就是他捣鼓出来的玻璃生意,皇家内务府占九分,他占一分。

  这一分,就是我们家三丫头的嫁妆。”

  “嘶!”

  孝康亲王妃闻言,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面色动容。

  孝简亲王妃则一双眼睛冒光……

  天爷啊!

  那可是一座花不完吃不尽的金山啊!

  若是……

  若是……

  一时间,孝简亲王妃的呼吸都急促了……

  ……

  第一千零九章 二十四桥明月夜

  其实贵为亲王府,只亲王俸禄,一年就有一万两银子。

  在这个二十两银子足够普通百姓过一年的年代,一万两银子,毫无疑问是一个天文数字。

  除了亲王俸禄外,还有王庄和商铺,可以收租纳粮。

  一座亲王府,再怎样寒酸,一年到头,三万两银子的进项还是有的。

  只是,进的多,开销的更多。

  为了维护体面,王府的下人奴才加起来都有数百近千人,都指着王府生活。

  再加上王府支脉旁系,多也靠王府生存。

  以及王府自身的奢华生活,各种人情往来。

  每年别说三万两,五万两都不够用。

  一年一年的亏空造下来,宗室诸王的日子,好过的不多,难熬的多数。

  之前还有一个户部可以借贷,如今却再没有这样的好事了。

  非但没有这样的好事,为了偿还亏空,几大王府卖王庄田地的,不是一家两家。

  整个神京城附近的地价,都至少降低了两成。

  所以,孝简亲王妃有些失态的模样,知道内情的人,并不意外。

  只是,孝康亲王妃却有些坐蜡了。

  一成的玻璃生意份子做嫁妆,听起来虽然不多,可但凡知道这门生意到底有多生财的人,都不会安稳。

  那可是真正淌海一般的银子啊!

  若非里面是内务府拿大头,贾家自身跟脚又硬的让人啃不动,换个人家把持着这样的生意,也早就让人生吞活剥,连骨头都不剩了。

  内务府靠着这门生意,一年下来,生生敛了近千万两银子的家当。

  何等的富贵?

  国库一年才能收成几千万两?

  这一成的份子,一年下来,岂不是有百万之巨?

  且不说这么大的数目,到底合适不合适,单说眼前的事,就让孝康亲王妃拿不定主意。

  这么多的嫁妆,那聘礼该出多少?

  荆王给出的单子,礼品加起来也不过三万两银子。

  让贾家出个六万两银子的嫁妆,两家都算体面的了。

  谁知道,贾家竟然……

  许是见孝康亲王妃有些作难,贾母宽和笑道:“王妃勿怪,老身之前也曾劝过我那孙儿,说嫁妆太厚,未必是件喜事。只是我那孙儿说,世道女子不易,出嫁从夫,多些嫁妆傍身,总会容易些。

  我家三丫头是他的胞姊,所以也劝不住他。

  我又说,嫁妆如此,那王府的彩礼如何方便?

  他回道,咱们这样的人家,既不会像寻常门户那般,靠卖女儿敛财,也没人想着,靠媳妇的嫁妆贴补家用。

  荆王府世代王爵,豪富非常,也不会将这点银子看在眼里。

  既然如此,彩礼不过是个面子活,就按寻常的来置办就好。

  等他西征归来,会去王府,亲自和荆王赔礼……”

  孝康亲王妃闻言,面色这才好看了许多,感慨道:“宁侯真真是体贴人意,待姊至亲,仁孝之极啊……”

  孝简亲王妃眼睛转了转,笑道:“谁说不是呢,这世上的兄弟,谁还能想到这些又能做到这些?太夫人,府上的姑娘都是有福气的。”

  贾母呵呵笑道:“王妃过奖了,不过是兄弟姊妹间的本分,合该如此。”

  孝简亲王妃笑的愈发和煦,身上一点亲王妃的架子都没了,她笑道:“太夫人,府上还有几个姑娘没出阁啊?你家的教养德行,在都中数一数二,谁能同府上做亲家,娶了府上的姑娘,才是福气哩!”

  贾母笑道:“王妃哪里话,太过赞誉了,我家也不过是本分些罢了……”

  听闻此言,孝康亲王妃和孝简亲王妃齐齐抽了抽嘴角。

  这大概是她们今年听到最好笑的笑话……

  贾家那位三魔王,别说都中权贵圈里,就是宗室里,都成了让人忌惮的刺头。

  搞风搞雨的让人头痛,还本分?

  不过,贾家正当红,她们也不好说什么。

  就听贾母继续道:“家里还有两个姑娘,一个……由我那三孙子做主,另一个……还得由我那三孙子做主。

  都疼的跟眼珠子似得,唯恐受半点委屈。

  老身年纪大了,他又有皇上疼爱着,我的话其他的他都听,就他这一双姊妹跟前,他主意正的很。

  他说,凡是世间女儿家出阁后受的那些委屈,他这几个姊妹,一个都不能受。

  贾家的女儿比哥儿还要尊贵……

  哎,也是无法。”

  孝简亲王妃闻言,面色变了变。

  谁家的媳妇不受委屈?

  老话说的好,多年媳妇熬成婆!

  一个“熬”字,就将媳妇的艰辛体现的淋漓尽致。

  普通百姓家的媳妇尚且如此,更何况王侯门第?

  除非像荆王府那样,王府在荆州,而世子留守都中,另开世子府。

  尊长不在,不用在公婆前立规矩。

  如此这般,女儿才不用受苦,进门就当家主事。

  可其他人家却不会这样。

  其他王府,都在京城十王街里驻着。

  也只有忠怡亲王府上,人丁稀薄的让人寒碜,还是续弦,十三母妃早丧,没了尊长,才有这个可能。

  其他宗室诸王,哪家王府上下,不是长辈无数?需要陪笑脸的更是不知多少。

  不说其他,单只在婆婆跟前站规矩,就有数不尽的委屈。

  在孝简亲王妃看来,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她都是这样熬过来的,怎地就不成了?

  一时间,孝简亲王妃的脸色有些难看……

  贾母看在眼里,冷笑在心里。

  若是搁在十年前,你孝简亲王府有此事,不拘是相中了哪一个,贾家自然十万个愿意。

  能有一个王府做姻亲,也算是体面事。

  可是如今,你分明贪图贾家嫁妆,只这种心思,如何能娶得我贾家女?

  ……

  在前厅赢杏儿陪同贾政贾琏待外客,而内宅中妇人们心思百般各异时,大观园里,姊妹们却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祝福。

  林黛玉带着一只毛茸茸的小猫熊,与今日的主角贾探春平分秋色。

  也得亏林黛玉带了只可爱之极的熊猫儿与大家同乐,替贾探春分担了好些火力,不然她的脸是真的能蒸螃蟹了。

  饶是如此,她也不感谢林黛玉,因为是她带头打趣她的。

  “三丫头,以后再见面,我们是不是要给你行礼请安,称你一声王妃了?嘻嘻!”

  看着小熊猫不停的在秋爽斋地面的地毯上翻滚,林黛玉稀罕的眼睛眯起,只是看着与往日截然不同的闺阁,她还是选择调笑两声。

  自打说亲起,秋爽斋的陈设就开始变化了。

  许多添妆的陪嫁之物,现在就要用了。

  往日里地面上洁净的水磨砖上,如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绣着鲜花的大红波斯绒毯。

  这是贾环从西域让人送回来的……

  屋内的瓷器,则是清一色最新出窑的白瓷,精美之极。

  国朝除了宫里和李光地、张伯行及几位大佬府上,独秋爽斋内的白瓷最为齐全气派。

  如今,白瓷已经隐隐成为家俬界的新风向。

  其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品质,以及只出现在宫里和最顶级文臣武勋门第的地位,让它还未上市,便已经大热成潮,千金难求。

  而秋爽斋内,所有的瓷器,皆为白瓷。

  这些,都是贾探春的陪嫁……

  这般气派,外人若见了,定然眼睛发红。

  不过贾家姊妹们,却都视若无睹,只是拿这些打趣贾探春。

  贾探春听到林黛玉又笑她,没好气道:“三儿才走没一个月,你就又开始笑话人,怎地他在的时候,你就那般贤惠温良?”

  “哈哈哈!”

  众人闻言大笑,史湘云更是笑的前仰后合,见林黛玉眼神不善的瞪来,她连连摆手道:“我……我不是笑你,我是笑,三儿……”

  “噗嗤!”

  林黛玉一听,也忍不住笑出声,随即又不依的对贾探春道:“亏环儿在外面出兵放马,还想着给你往回捎嫁妆,你却这般说他,什么三儿不三儿的,难听死了!”

  贾惜春咯咯笑了一阵后,看着闺阁大变的秋爽斋,羡慕道:“三姐姐,你好多嫁妆噢!”

  贾探春脸又烧了起来,白了贾惜春一眼,道:“别急,你的更多……”

  贾惜春闻言,小脸也红了起来,低下头忸怩道:“真……真的吗?”语气希冀。

  “噗!”

  “哈哈哈!”

  见她这幅模样,连薛宝钗和贾迎春都忍不住笑出声。

  薛宝钗是知道内情的人,她笑道:“这些不值当什么,环哥儿给三丫头准备的大头,是与内务府合作的玻璃生意那一成份子。

  每年的出息,比荆王府一年的盈利还多。

  他说,家里的姊妹们出阁,手里一定要有丰厚的嫁妆傍身,这般到了婆家才有底气。

  不是每个都有三丫头这样的好运,王府在荆州,却可在都中分守做主的。

  所以,四妹妹你放心就是,以后你也有。”

  贾探春闻言沉默了,贾惜春却羞涩的躺倒在地毯上,抱住翻滚的小熊猫,好似没听到一般。

  贾迎春一如既往的温柔可亲,她看着秋爽斋内到处都是大红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