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974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至于军队的问题,就要看你的能为了。

  况且,这支人马最大的用处,就是要守住我们的地盘,不让其他马贼给抢了……”

  宁泽辰闻言,点点头,道:“好吧,这件事,我可以做,我会替你看好西域的,那现在……”

  贾环道:“现在你不用回去了,回去也难和十三将和睦相处,我不会强迫你去和他们相处的。

  一会儿,你同韩让他们一起回去。

  等到了哈密卫大营,我找时间带你和武威侯见一面,他会安排你见几个部将,以后你们打交道的机会很多……”

  宁泽辰又点了点头后,站起身,看着贾环道:“环哥儿,我不怪你,也不恨你了。

  其实我本就怀疑这件事不是你所为,如果真的是你所为,那你就太可怕了……”

  贾环点点头,道:“我做不了那样的人,心狠手辣的是枭雄,我不是。

  如果十三将提前跟我说,我一定会阻止他们。”

  宁泽辰道:“我相信你……环哥儿,不要太相信那些人,尤其是李家那对爷孙。

  我虽然不知道他们心里想的什么,但他们谈起你时,眼中却没有一点尊重。

  他们或许忠于先荣国,但他们并不忠于你。”

  贾环呵呵笑道:“我虽然没你想的那么可怕,但也不会太蠢。

  你放心吧……

  我不动他们,是因为他们心向贾家。

  当他们心不再向着贾家时,我也不会束手束脚,妇人之仁……

  于贾家有功,我可以回报他们,让他们过好日子。

  但这并不代表我会纵容他们,给他们反噬贾家的机会。”

  宁泽辰闻言,不再多说什么,对贾环抱拳一礼,大步走向后方的黑暗中,去与韩大等人汇合……

  目送宁泽辰走远后,贾环轻轻呼出口气,心中有些愧然。

  他没有告诉宁泽辰,其实发展西域,也只是明面上的动作。

  到了关键时候,西域也是可以交出的……

  只是这些话,却不好对任何人说……

  待宁泽辰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后,贾环也转过身,走向不远处的上游。

  董明月和薛宝琴两人正背靠着背,坐在之前贾环坐着的那一块大青石上,仰望着星空,低语轻吟的聊着天。

  西域的天空,比关中更清澈,星光,也更清晰。

  月夜下,两个刚出浴的美人相互靠着,望着夜空清谈。

  这暖心的一幕,让贾环原本凝重的心情,渐渐放松了下来。

  ……

  第一千零三章 骄兵

  增广贤文言:不近僧道,便是好人。

  这句话可以深着理解,但就算只是望文生义,浅显理解,也是有道理的。

  僧道中不是没有好人,的确也有心怀慈悲的高僧大德。

  但僧道中的好人,就如同文官中的清官一样,屈指可数。

  前明两百多年,只出了一个海刚锋。

  大秦一百余年,也只出了一个张伯行。

  以此类推,这世上的僧道,亦多为腌臜货色……

  广良寺,位于神京城郊北,距离神京城只有十八里之遥。

  虽然位于城北,城内贵人们多不会来此,但北城贱籍众多。

  越是命贱,活的悲苦,也就越容易信神佛。

  和尚们往往都能口吐莲花,哄得本就在烂泥里煎熬的百姓,掏出最后一丝嚼用,施舍给寺庙里作佛前香油。

  期望来世莫要再出生于贫贱人家……

  再加上北城外的农户们,广良寺的香火也算鼎盛。

  然而,这些信众们永远都不知道,这座建自十八年前寺庙,从主持到前院的知客僧,都是手中染过无尽血的凶人所化。

  他们顶礼膜拜供养的,不是心怀慈悲的佛祖,而是一群凶人。

  其中有卖身求富贵的江湖悍匪,也有六扇门里身手高绝的朝廷公人。

  有身怀屠龙术想逆天谋富贵的草庐高人,也有……宫廷阉人。

  这些人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曾出自一个叫潜龙的暗卫组织。

  曾经的潜龙,要比隆正帝的中车府还要强大。

  只可惜,十八年前,被人雷霆一击,给打的粉身碎骨,支离破碎。

  残存下来的一部分游勇,终化成了方外僧人,才苟命活了下来,成了他们原本主子后人的得用人手。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成了佛爷,却未必要放下屠刀。

  广良寺在北城的影响力极大,除了哄骗普通百姓给他们捐献香油灯火银子,他们还大肆兼并北城外的田庄,收纳佃户。

  自然也少不了放印子钱。

  因为印子钱,逼的人家破人亡,卖身为奴者,数不胜数。

  许多事,用佛法不能解决,就用屠刀去解决。

  为落难少女开光者,更是每个僧人都做过的“善事”……

  藏污纳垢。

  广良寺也就在最初建寺的那几年,风声鹤唳时才安分些。

  等风头渐息,他们买通了当地的官员,稍稍放松些手脚,发现没有关系后,胆子就越来越大。

  随着买通官员的等级越来越高,他们也愈发肆无忌惮。

  无法无天的十几年,因为还算有头脑,从不叨扰贵人,倒也一直顺风顺水,没有吃过什么大亏。

  直到三天前的大雨夜,广良寺派出了三十名好手,去替他们背后的主子做事,然而,那三十名好手却一去不回,消失的无影无踪。

  真正的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广良寺这三天内,气氛大紧。

  他们不是没派人去那块牧场上查探,可查探的结果,却让他们很是摸不着头脑。

  那里并没有像他们想的那样,戒备森严。

  他们化为游方僧人,还去牧场上化过斋饭,却连个阻拦的都没有,就那样轻易的进了牧场,和牧民们见了面……

  老实的牧民对僧人都有一种敬畏感,管茶管饭不说,还知无不言。

  可是,这些牧民,竟告诉他们,过去的三天什么都没发生。

  广良寺的僧人“偶遇”了好几个牧民,套了好几次话,可结果都一样,牧场上一直都安详平静。

  夜晚的狗叫声都没几声……

  僧人能看得出,这些牧民们并没有说谎,他们也不会说谎。

  也就是说,三日前的那夜,牧场上并没发生骚动……

  这查探的结果,让广良寺内大吃一惊之余,也不由松了口气。

  只要不是被那家子打了埋伏,全军覆没就好。

  真要那样,怕早已经有大兵围了广良寺。

  既然不是那家,说明派出的人还没进那家人的牧场,就已经被人打杀殆尽。

  可是,到底是何人,盯上了他们广良寺?

  只是无意的杀一股,还是想将他们一网打尽?

  广良寺主持法印大和尚命人暗中高度戒备了三日,却一直都没有什么异常。

  派出去打探的人手,一路上不曾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也没有发现任何打斗厮杀流血的迹象。

  这种诡异的事,真真让他们感到心寒。

  不过,因为三日内连个生面孔都不见,也没什么不对的人来寺中打探。

  高度戒备的防守,到底还是渐渐松懈了下来。

  他们毕竟只是乌合之众,不是军队。

  就这样,直到第三天末,第四天,天将黎明时……

  无数道身着青衫的身影,从天而降,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向了广良寺。

  为首之人,一身道袍,道骨仙风。

  背插一古拙宝剑,一马当先的杀入了广良寺。

  剑出游龙,逢人必杀,连丝烟火气都无。

  一直杀到了大堂,最终才被几个好手撞破。

  所谓撞破,也只是在临死前,发出了声惨嚎。

  法印大和尚在主持房内听到动静后,心中就是一激灵,心道终于还是来了。

  只是等他出了房间,带人来到正堂,看到竟是一道人时,光头都气得又亮了三分。

  难道是佛道之争?

  他娘的!

  这算怎么回事?

  就在法印大和尚心里还在怀疑,到底是都中哪家道观的牛鼻子活腻味的时候,一身道袍的道成僧人,看到一个个光秃秃的秃子,心情也极不好。

  前些日子,他才见过武当前任掌门,就是闲云小道姑的爹。

  结果,他被那位已经看破世间红尘四处云游的无良老头给从头讥讽到脚。

  对于他差点将整个武当陷入谋逆大案一事,更是有尽粗糙的村言俚语骂了个狗血淋头……

  然后还说他这种没脑子的夯货最适合干这看家护院的差事,所以要干好了,干仔细了。

  正是由于这般,羞愤之下,他才不得不听从索蓝宇的指派,出来杀贼秃。

  好在他已经都打听清楚了,这贼秃们没一个好东西,所以杀起来没有一丝手软。

  眼见一大和尚眼神“暧昧”的盯着他看,道成心里腻歪之极,便一剑西来的飞了过去……

  有道成这样的绝世武宗出场,除非是少林那几个有数的牛鼻子出场,否则,这天下能挡得住他含怒一击的秃驴屈指可数。

  至少,这里的一群和尚里,一个都没有。

  一面倒的屠杀只持续了短短一炷香的功夫。

  等到青衣人又如潮水般退去后,半个时辰后,广良寺大火冲天……

  一日后,皇城东,十王街的某座广宇深院内,某个面色苍白身着金黄莽龙袍的中年男子,怔怔的坐在王座上,遍体生寒……

  狠辣决绝至斯!

  ……

  神京城西,公侯街,荣国府。

  荣禧堂侧耳房内。

  王夫人已经醒了过来。

  贾政……

  贾政说了两句话后,见王夫人没反应,叹息了声,摇了摇头,就走了。

  贾宝玉又哭了一场后,也被薛姨妈给劝走了。

  连在跟前端汤服侍的贾探春,也一并让薛姨妈给哄走了……

  看着眼神木然无神的王夫人,似还不知身在何地,薛姨妈红着眼睛,哽咽的唤了声:“姐姐……”

  王夫人没有丝毫反应。

  所谓哀莫大于心死,不外如是。

  王夫人一生中,最在意的人有三个,一个是贾政,因为出嫁从夫。

  第二个则是贾宝玉,这是她唯一的儿子了。

  第三个,便是她的娘家人,王家。

  贾政……夫妻相敬如冰多年,红颜已老恩亦断,不提也罢……

  可是她却没有想到,她的娘家人,竟会算计她唯一的儿子。

  要知道,她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还不是因为当日为了给王家张目?

  结果,她们就是这样回报她的……

  今日可以下那不要脸的下流药,明日,就能下要人命的毒药。

  如果是贾环或者赵姨娘这一起子奸人所为,王夫人急怒归急怒,却未必会有如此惊神。

  可是,让她一万个不能接受的是,下药的人,竟会是王家……

  “姐姐,那李氏,如今不过一大出妇,王家李家又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她心慌之下,作出了错事,固然可恨,却也可怜,不值当再同她计较什么。

  纵然你恨她,可又何必苦熬着自己?

  你也不想想,你府上老太太那么疼爱宝玉,又怎么会让李氏如愿?

  你尽放心就是,老太太为宝玉选好了成亲人家,是江南甄家奉圣夫人的嫡亲孙女,她的妹妹,是未来的太子妃。

  她家那样富贵,定不会委屈了宝玉的。

  老太太刚走没一会儿,她说,她的一应梯己家俬,全都是宝玉的。

  她还把你们府西侧那家宅子典了下来,送给宝玉。

  再加上你自己的嫁妆,日后也要给宝玉,他就是花费嚼用几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