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尽了武勋的颜面,也让他们自身死亡,家族败落。
只是,贾环现在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贾环又挑了挑篝火,道:“咱们是自己兄弟,这会儿又没事,所以有些话,我就不遮掩,直接同大伙儿说明白。”
这个时候,牛奔、温博、秦风几个不好接,所以诸葛道就接道:“宁侯,就像你说的,能坐在这里的都是自己人,你有话只管说,我们都听你的。”
贾环笑了笑,秦风等人看向他也笑了笑。
诸葛道这一伙儿,再加上曹雄赵虎,是仅次于贾环、牛奔、温博、秦风这一核心的,第二紧密梯次。
因为他们的靠近,原本渐行渐远的东方军团,又回到了荣国一脉的核心利益圈中……
贾环对着数十双看着他的眼睛,道:“这次和铁网山之时不同,那会儿陈贺他们虽然先跟着我,却只是他们自己想跟着我立点战功。
当然,这没什么,以我们这样父祖辈的交情,一起立功也算是一件美事。
至于他们后面离开,想自己去建功,我也没拦着,也没这个资格和权利。
但这次不同,这次是我同陛下打擂,才求来这次机会。
本想带几个兄弟,几个老兄弟,去西域见见大阵仗。
比如诸葛道、苏远,望向西边,道:“也不知情况怎么样了……罢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打仗的事,就交给军机阁去处理吧。”
这本就是大秦祖制,政事交由内阁总管,军事交由军机阁掌总。
政事上皇帝还能插的上话,可军事上,一般都不需要天子发言。
养在九重深宫中的天子,又能知道什么军事?
前明若非崇祯皇帝瞎指挥,战事未必就一定会崩坏到不可挽救的地步。
太祖高皇帝和圣祖太上皇帝有感于大明的前车之鉴,便定下了祖制。
非马背上成长起来的天子,只需要在军队打胜仗后,嘉奖赏赐军方就好,不要随意干涉军机阁。
当然,如果军队打了败仗,军机阁的人也需要承担责任,背黑锅。
胜者有大赏,不吝贵爵赏赐。但败者,同样也会被满门抄家……
不过尽管如此,隆正帝还是为之心忧。
赢祥闻言笑道:“皇上尽放心就是,厄罗斯狼子野心,虽不知他们为何忽然变了心,改助攻为侵占,可想来,也是临时起意。
仓促起国战,本就埋下了必败的根基。
再者,他们的军粮嚼用大都需要从厄罗斯老远的往西域运,路程遥远,花费颇多。
远比我大秦代价高的多,这绝不是长久之事。
因此臣以为,他们应该只是想借一场大战,勒索我大秦一二。
毕竟,当初贾环同那位厄罗斯的伯爵克列谢夫密谋时,仅仅许下了水泥和伏特加的方子为出兵代价……
呵呵,臣当时就觉得此事荒唐,也只有贾环能做得出。
不过还别说,居然真让他把人给哄来了。
那克列谢夫动用了十万铁骑,战死了三万多人,帮大秦打下了准格尔。
想来对方也回过神儿来了,觉察出上了贾环的大当,不愿就这般轻易的将西域交出去,不然,委实太荒唐了些!”
“哈哈哈!”
想起当初贾环贼头贼脑的来给他报喜时,他自己的表情,再看看赢祥的脸色,隆正帝说不出的快意,道:“这就叫荒唐人办荒唐事!
贾环那混账东西,和厄罗斯那位国公之子,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水的纨绔货色,像的紧!
他能将那纨绔膏粱子弟哄骗,不过是他这纨绔,技高一筹罢了!”
赢祥闻言一怔,想了想后,随即也陡然大笑出声。
他以为,隆正帝这话,形容的还真贴切。
将堂堂国事,用这种事来勾连,竟成了买卖,岂不是纨绔儿戏?
笑罢后,赢祥叹息了声,道:“也算是有福气的,纨绔都能纨绔出泼天的大功来……
只盼他这回在西域,不要再胡来了,不是每回都有好运的。”
赢祥说的是贾环跑到准格尔龙城,为秦梁取药引的事,在他看来,着实莽撞的紧。
稍有差池,就是必死的结局。
别说贾环,就是现在的他,以半步天象的身手,也不敢说能从敌国全身而退。
只是隆正帝却以为赢祥依旧在说贾环的纨绔之事,尤其是贾环以太上皇的御命金牌,拿下岳钟琪之事。
他哼了声,道:“临出发前,朕再三警告过他,朕不是太上皇,平日里可以惯着他些,可在大事上,绝不许他胡闹!
军国大事,国之根本,他若再敢像上回那般,用一金牌拿下九边重将,朕绝不轻饶!
不过十三弟放心,他现在是个懂事的,以前年幼,又被太上皇那般纵着,才会乱来。
如今长大了,会明白轻重的。”
赢祥顺着笑道:“也是皇上调理的好,如今,他也就怕皇上,冲臣也敢瞪眼,呵呵,早晚收拾他一顿……”
这当然只是个玩笑,可隆正帝却当了真,生怕自己最倚重的弟弟和贾环那愣种怼上,忙道:“十三弟莫要和那混账一般见识,他就是不读书不知礼罢了,朕以后多提点他一二。
十三弟看在朕的面子上,不要与他计较,不搭理他就是!”
赢祥无奈苦笑,点了点头,道:“不会让皇上作难的,贾环此子,看起来飞扬跋扈,可正如皇上所言,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事上,他还是知道分寸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反而轻易拿不住他的痛脚,奈何不得他什么。”
隆正帝闻言,呵呵一笑,不愿再提这个,岔开话题道:“十三弟,粮荒已经缓解了么?”
赢祥心里好笑,这句话隆正帝已经问过他好几回了,每次回答,都能让隆正帝嗨上一会儿……
他笑道:“皇上,南海水师源源不断的将安南和暹罗米粮运回,张廷玉在江南布下了好大一个阵仗。将这些粮米,一点点出给那些哄抬米价的大粮商,可那些人哪有财力吃掉两个国的大米?
撑到最后,都撑不住了。
之前赚的黑心米钱,都吐出来不说,还搭上了老本。
可还是收不完越来越多的粮米。
皇上,江南灾情大为缓解!”
尽管已经听过许多次,再听一遍,隆正帝还是感觉到身心愉悦!
他弯起嘴角,笑容却有些血腥,道:“听说,那些快要破家的黑心奸商们,还想铤而走险,烧了运粮军船?还聚众闹事?”
赢祥闻言,面色微微一变,又笑道:“都是一群糊涂了心的,竟没看出那些船是朝廷的兵船……”
隆正帝嘿了声,满脸杀气道:“他们可不是糊涂了心,他们精明的很!”
“皇上……”
赢祥有些担忧的唤了声,劝道:“皇上,粮荒已解,如今国朝的大事就是西域的国战。
在国战未结束前,不好再大动干戈了。
江南之事,绝非只是几个粮商,他们又算得了什么?
这内中牵连,实在太广……”
隆正帝冷笑一声,道:“十三弟放心,朕又岂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为了收复西域,朕连京中都暂停下来,更何况那些魑魅魍魉的狗东西!
既然灾情已解,朕如今有的是耐性等着他们的下场。
待西域大军携胜归来,朕就用那些杀坯们?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