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953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他躬身回道:“娘娘,已经快结束了。”

  董皇后道:“那你去,把贾环和赢昼招来。”

  夏守忠先应了声,然后又小心翼翼地问道:“娘娘,贾环是外臣,不好进内宫……”

  董皇后冷笑一声,道:“无事,你先同陛下说一声。这个坏东西,偏生拿我董家人做筏子,亏他之前还有脸托付本宫照顾他姐姐!今儿本宫倒想瞧瞧,他还有脸没脸见我!”

  想起隆正帝那张冰山脸,夏守忠都有些怕,犹疑道:“陛下?娘娘……”

  董皇后皱眉道:“你去就是,陛下心里必定比本宫还恼,却没什么法子收拾那坏东西。知道本宫出手,陛下只有高兴的。贾环今年还不到十五,本宫还管得了他!”

  ……

  “娘娘,不满十五,臣也是外臣啊!要罚臣,也由陛下罚才对!”

  贾环气急败坏道。

  身后两个宫女,举着两个裹着绣纱的木棍,要打他屁股……

  一旁还有一个倒霉鬼,赢昼已经趴下了,等着施刑。

  对赢昼来说,这种惩罚已经习惯了。

  又不疼,有什么好气急败坏的?

  他宁愿被皇后打一百回棍子,也不愿单独面对隆正帝那张黑脸。

  赢昼还在思考,被皇后教训后,隆正帝那里是不是就能蒙混过去了……

  可贾环没他这么不要脸,他还要在都中混呢!

  然而,看到贾环这幅德性,董皇后却轻轻一笑。

  分明已经五十的人了,竟笑出了千娇百媚的感觉。

  只是,看到她的笑容,贾环心里却有些不详,果不其然,就听董皇后雍然开口道:“贾环啊,你也知道你未满十五?所以,你如今还在妇孺之列。本宫为一国国母,职责就有管教外臣命妇妇孺之权。若非如此,你以为陛下为何会准许夏守忠带你进内宫,嗯?”

  贾环闻言一滞,想起刚才被夏守忠带走时,隆正帝脸上的冷笑,如今想来,那是得意的贼笑啊!

  人为刀俎,贾环不得不赔笑道:“娘娘,您看这样行不行?臣家最新出产了一批羊绒毛毯,精美华贵之极,好得不得了!和娘娘您的气质极配,臣总想着找个机会献给娘娘您,可总难见凤颜!

  诶,天可怜见,终于让臣盼到了今天。

  没说得,臣一定要献一份爱心……不是,献一份孝心!”

  董皇后本来忍着笑,看贾环贼兮兮在那里表演,可等听到他说爱心时,董皇后一张脸登时涨红,一旁的宫人,还有趴在地上挨打的赢昼都直了眼。

  俺的个亲娘咧!

  这是活腻味了吗?

  董皇后咬牙道:“陛下说的果然没错,真真是个混账之极的坏东西!来人,给本宫按住了,狠狠的打!”

  第九百八十八章 家宴

  董皇后自然不会真的以为贾环在调戏他,只可恨这猢狲口无遮拦。

  贾环自知失言,也不敢挣扎了,老老实实的趴在地上,让两个笑嘻嘻的相貌甜美的宫女,举着绣春棒,香汗淋漓的抽了一顿屁股……

  疼其实没多疼,只是觉得丢人却丢大了……

  偏偏他还因为自己说错话,理亏的连狡辩都不敢再狡辩。

  最后,被董皇后赶出了宫,还警告他别忘了送地毯……

  ……

  回家的路上,贾环心里不住感慨。

  董皇后,当真是个极贤明,且极聪明的女人。

  这一番“惩罚”,与其说是惩罚,不如说是拉近距离。

  说起来,他今天动手重重的教训了董锋,其实是很有些扫了皇后面子的。

  后族的代表子弟,第一次露面,就把他打的再无出头之日,董皇后脸上也会无光。

  不过贾环有不得不动手的理由。

  贾家如今看起来兴旺之极,可满门富贵,实际上全担于他一人肩头。

  他在时,自然百邪不侵,无所畏惧。

  可他若不在,至少不在京城,贾家人能否看住这一大摊子的富贵,贾环真不敢拍胸脯保证。

  所以,在有人第一次伸出獠牙,试探能否在贾家这块肥美无比的肥肉上咬一口时,贾环用毫无缓和余地的耳光告诉他们,不要做梦。

  贾家是一块肉,但不是他们眼中的肥肉,而是一块滚刀肉。

  即使他不在京城,不管是谁,敢冲上去咬一口,那么待他回来后,也一定让人知道,什么东西是碰不得的。

  连赢昼的面子他都敢踩在地上蹭两脚,连皇后亲侄他都敢打个半死。

  其他人若是自觉跟脚更硬,尽管放马过来就是。

  这也是隆正帝生气和董皇后计较的原因,因为贾环是在用天家和后族的体面来立威……

  不过,与隆正帝的粗暴训斥不同,董皇后的手段明显要高明一些。

  当然,这也和后宫不得干政有关。她虽然说是将贾环视作妇孺,这只是玩笑话罢了……

  董皇后这番惩罚,其实是变相的和贾环拉近关系,以弥补她那个蠢侄儿犯下的错。

  她是在对外界表态,她和贾家,并无矛盾恩怨。

  若是直接解释或者言明,实在不符合皇后的身份和体面。

  而让两个宫女,替她出面“教训”贾环一顿。

  皇后以为,以贾环整日里和隆正帝玩的那么开心的做法,他一定会明白她的意思……

  董皇后费了那么多的心思来化解其中的恩怨,足见其手段之高明和智慧之高深。

  当然,她也是没办法,谁让她那熊侄儿,理亏在前?

  况且,作为隆正帝的枕边人,她比任何人都能明白,隆正帝对贾环的态度。

  用简在帝心来形容都不够。

  只要贾环不造反,只要他不揽权,不把手伸向政务。

  那么贾环宁国侯的位置,甚至比她这个皇后的位置还要硬!

  贾环会造反吗?

  董皇后显然不会这样认为,事实上,也几乎没人会认为贾环会造反。

  否则,太上皇驾崩当夜,梁九功逃进贾府,贾环调京营围了御林军那一刻,就是最佳的造反时候。

  当夜天时地利甚至是人和,皆在贾环手中。

  但他却孤身随隆正帝入了宫。

  听说,还被隆正帝胖揍了一通……

  至于揽权和干政,就更不可能了。

  谁都知道,贾环是“军方不得干政”这一准则的最坚定支持者。

  他素来也从不插手政务,尤其是不插手吏部的官员调动,不在朝中培植势力……

  如此一来,贾环的地位,便愈发稳如泰山。

  而董锋这个蠢货,在这个时候和赢昼打贾家财富的主意。

  这是生生要树一注定无法搬倒的大敌。

  董皇后并不认为,董家作为后族,比白家能强到哪去……

  所以,她一万个不希望,董家和贾环起冲突,更不希望,将这种争斗蔓延到宫里……

  所以,通过一顿绣棒的敲打,成功的弥补了内中裂痕。

  至于董锋……

  谁还会管他?

  ……

  大明宫含元殿内大摆宫宴,而贾府大观园内,也大摆着家宴。

  因为明日贾环就要出征西域,归期不定。

  所以,贾母就让李纨、贾探春还有史湘云三人,准备一席家宴,大家聚一聚,也算是为贾环送行。

  都知道贾环的脾性,所以多只是家人。

  除了薛姨妈、贾菌之母娄氏、贾芸之母五嫂,再加上李玟、李绮双姝和邢蚰烟外,再无外客。

  李玟、李绮的母亲去了她弟弟家未来,邢蚰烟的母亲没请,甄玉嬛身子不大舒服,没来……

  大宴摆在凹晶馆,皓月清波,山水亭轩,再加上遍布的琉璃宫灯,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

  因为都是家人近亲,所以未分男女席位。

  况且贾家至亲男丁,如今真个没几个了。

  因此,贾政、贾琏、贾兰、贾菌当然还有贾宝玉,都在凹晶馆内。

  贾环匆匆赶回来后,呼呼啦啦一大票人,除了贾母、贾政、薛姨妈和赵姨娘外,其她人全部起身相迎。

  “哟!过了过了啊,忒客气了些!下次出门儿迎个二三里就成,甭再这样了!”

  贾环受宠若惊“谦逊”道。

  众人本因贾政在席,微微有些相敬如冰的气氛登时瓦解,众人哄笑。

  贾母唤起了行礼问安的贾环,唤他坐在贾政下手后,才啐了口,笑骂道:“都是做大将军的人了,还这般胡闹!还要你姊妹们出门迎你二三里?”

  贾政拿出严父的姿态,喝了声:“轻狂!”

  贾环觑着眼看他:“爹,您准备给我未出生的弟弟起个嘛名儿?”

  这种劲爆级的父子对话,差点没让姊妹们在肚子里笑爆掉。

  众姊妹弟兄皆你悄悄的扯我一下,我暗暗的又捏你一把,看着面色陡然涨的通红贾政,如何面对。

  如何面对?

  贾政羞臊的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这个年代,五十多的人老树发芽,在同僚们面前是一种嘚瑟,可在晚辈面前,就觉得有失尊重了……

  偏偏这个孽子在这个场合说起,还一直看着他,等回答!

  贾政如何能在晚辈面前说这些,可贾环还不依不饶。

  好在,他有一个好姨太太……

  “咻!”

  一根“暗器”从对面女眷队伍里飞射向贾环。

  贾环虽能接住,却没有接。

  被“暗器”打中后,抱头“哎哟”了声,看向对面,委屈道:“娘,你打我作甚?”

  到底在人前,尤其是在贾政跟前,赵姨娘没像往常那样开骂,只是咬牙切齿道:“你弟弟叫甚名字,干你屁事!”

  “噗嗤!”

  见贾环吃瘪的模样,众人实在太开心了。

  其她人还能忍住,林黛玉却实在没能忍住,喷笑出声。

  继而羞愧满面的垂下头,红着脸,抖着纤弱的肩头……

  贾环见姊妹们忍的辛苦,道:“行了,都是家里人,想笑就笑吧!林姐姐放心,我娘最喜欢你这样的儿媳妇,你大声笑,她保准不怪你!”

  “呸!”

  林黛玉又惊又羞又恼,忍不住啐了贾环一口后,慌忙看了眼赵姨娘和贾政,又低下头去。

  贾政总算收拾起了些体面,斥道:“不要欺负你林姐姐。”

  赵姨娘捧哏道:“就是,颦儿丫头比你强一万倍!我疼她也比疼你强多了!她还知道每日里来看看我,你这蛆心的孽障,三五日不见人都是常事,白养你这个儿了……”

  贾环被教训无所谓,乐呵呵的看着羞红了脸低头不语的林黛玉。

  倒是贾母不乐意了,正色道:“赵氏,环哥儿每日里多少大事要忙?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伺候着你妥妥帖帖的,还让他每日里来给你请安吗?他一天才睡几个时辰?”

  赵姨娘低眉善目道:“老太太,我就是这么随口一说……”

  贾母还想再多说两句,可看到贾环对她挤眉弄眼的,不由好笑道:“不知好歹的东西,你爱让你娘训你,就让她训吧!”

  薛姨妈在一旁笑道:“环哥儿是真真大孝子呢!赵家妹妹好大的福气!日后,怕是还有更大的福气呢……”

  这话说的很实在,天下女人,到了她这个年纪,最看重的就是儿子。

  可是,能有赵姨娘这等福分的,万里无一。

  赵姨娘地位是低,贾环又被出继给宁国府,和她从礼法上来说,断了干系。

  天家都不好抬举了她。

  可是,明着不能抬举,换个法儿照样抬举。

  区区一个贾府姨娘,一年到头来,各种年节里,收到宫里贵人的赏赐,竟比大多数命妇也不差到哪去,甚至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