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哪里还能在这个孽障前维持住严父的架子,狠狠的瞪了贾环一眼后,又哼哼的笑出声来,道:“也不知跟谁学的这般刻薄刁滑,将大老爷挤兑的……还有,你什么时候和牛继宗这般亲厚了?”
贾环乐呵呵道:“父亲,您这就太小瞧孩儿了。您是儒教门人,自然不知武林轶事……像孩儿这般骨骼清奇,百年不世出的练武奇才,在真正从武之人眼中,那简直就是人见人爱花瞅花开啊!再加上牛世伯曾经做过祖父的亲兵队正这么个微不足道的辅助原因,使得牛世伯对儿子格外器重。还特意叮嘱孩儿,大年初一下午要在镇国公府恭候孩儿的大驾……”
“放屁!”
贾政这般儒雅恪守儒教的人,都被这竖子给气的骂脏话了,明明是因为牛继宗做过荣国公的亲兵队正,有了这层渊源他才会对贾环另眼相看,可到了贾环嘴里,这却成了微不足道的原因,他自己自恋揣测的原因却成了主要原因。
不过,看着三两口将西红柿吃掉,笑的一脸阳光的贾环,贾政却又生不起真的怒气,哼哼了两声后,道:“看你长高了不少,脸色也黑了很多,在庄子上过的还习惯?”
贾环嘿嘿道:“父亲,儿子在庄子上活的快活着呢……当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是常常会思念父亲到难以入眠的……”看到贾政眼神不善,贾环赶紧转换话题:“咳咳!父亲,咱这不叫黑,这叫健康。对了,姨娘还托我给您捎来一双鞋,一会儿给您送来。唔,还有,这是水泥的方子。”
贾政没好气的瞪了贾环一眼后,伸手接过他递上的方子,随意扫了眼,而后面色犹豫了下,低声道:“你把方子交上来,那你……你那边怎么办?今天祭完祖你还要回去么?回去?好,那临走的时候你再过来一趟,为父这里还有一些银子,你先拿去使吧。”
贾环闻言,心里一热,笑着摇摇头道:“父亲,你放心吧,儿子不缺银子使。而且,父亲你怎么不问问孩儿,这西红柿从哪来的?”
贾政闻言先是皱眉,而后一怔,随即恍然道:“我说刚才总觉得哪里不对,是了,环哥儿,你这蕃茄从何而来?府上暖窑中似乎并无此菜吧?”
贾环嘿嘿笑道:“父亲,这就是儿子日后赚银子的买卖!”
贾政闻言,看着贾环皱眉道:“你在庄子上起了暖窑温室,想要种菜卖?何以至此?”
贾环正色道:“父亲,不是至此不至此的缘故,儿子如今虽然依旧年幼,可毕竟已经分府单过了,就算有父亲的接济,却也不能坐吃山空。庄子虽然不大,可也有百十号人要养。水泥这门营生,做不做得不好说,但总归不能做大了,所以儿子就得另想法子。”
贾政面色有些唏嘘,眼神又多了几分怜爱,道:“可是就卖菜,能有几分进项?你做水泥都是成百上千两银子进着,这蔬菜总不能有这些收益吧?”
贾环笑道:“一来,水泥不会立刻就停了,还能再做一些下去。二来,父亲可不要小瞧了这种菜。孩儿知道神京里各公侯府多有自己的暖窑温室,也能自己种菜。
可他们的温室多和府上的一样,能种些青菜韭菜就了不得了,却是种不来蕃茄、青椒和茄子这些菜的。
等儿子明天一家给他们送一筐去,待他们吃罢了,就会想起来找儿子买喽!”
第一百零八章 祭祖
午时。
待贾母等有诰命者进宫领宴完毕,坐着八抬大轿回来后。
贾府众人皆列于宁国府正门前排班伺候,等贾母的八抬大轿到了门前后,并不停歇,由众贾族子弟围护着,自正门而入,经过仪门、大厅,一直到暖阁前方落轿。
一路上皆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的朱红大灯笼如同金龙一般点燃高照,气度不凡。
贾母自暖阁下轿后,贾族众人齐入宗祠。
贾氏宗祠位于宁国府西面的一套单独院落内,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匾,书刻“贾氏宗祠”四字,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两旁有一副长联,写道是:“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偿之盛。”亦是衍圣公所书。
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俱是苍松翠柏。
月台上设青绿古铜鼎彝等器,抱厦上悬一九龙金匾,上书“星辉辅弼”,乃先皇御笔。
两旁对联书道: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子孙。
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旁边一副对联写道是:
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俱是御笔。
正殿内,香烛辉煌,锦幛绣幕,虽列着神主,却看不真切。
贾族众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贾政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棕献帛,宝玉捧香,贾环……酱油……贾菖贾兰展拜毯。
青衣奏乐,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止退出。
众人又围随着贾母至正堂,影前锦幔高挂,彩屏张护,香烛辉煌。
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
贾荇贾芷是草字头辈最小者,以其打头从内仪门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
槛外方是贾敬贾赦,槛内是各女眷,众家人小厮皆在仪门之外。
每一道菜(供品)传至仪门贾荇贾芷等,便接了按次传至阶上贾敬手中,贾蓉是长房长孙,所以只有他随女眷在槛内。
每贾敬捧菜至传于贾蓉,贾蓉便传于秦可卿,而后又传于凤姐、尤氏诸人,直传至供桌前方传于王夫人。
王夫人传于贾母,贾母方捧放在桌上,邢夫人在供桌之西东向立同贾母供放。
直至将菜饭、汤点、酒茶传完,贾蓉方退出下阶归入贾芹阶位之首。
凡从文旁之名者贾敬为首,从玉者贾珍为首,再下从草头者贾蓉为首。
左昭右穆,男东女西。
俟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
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的无一隙空地。
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环微微摇曳之声,并起跪靴履飒沓之响。
一时礼毕,贾敬贾赦等便忙退出,至荣府专候与贾母行礼。
贾环位于贾族众多子弟中,丝毫不显眼,尽管悄悄打量他的人有不少,可他却毫无所觉一般,低眉顺目的顺着大流行动。
等退出宁国府后,黑压压一群人又赶至荣国府,等候贾母的轿子落下,入内。
而后众人排着对进入,给贾母叩首问安。
贾母说了几句祝福吉祥话后,众人便退出,去廊坊下酒席上赴宴了。
贾环细眼看去,有不少贾族子弟,衣着有些寒酸,此刻忙着去廊下占座,忙了半天貌似就是冲这个来的……
出了贾母院落后,贾环低着头,趁人不注意,绕过仪门,朝外走去。
这个时间,众姊妹都在贾母身边侍候着,贾迎春、林黛玉她们根本没可能出来,刚才也只有互相看一眼,使了个眼色,却没有说话的机会,而贾政也在贾母屋内陪奉着,走不开。
所以贾环便准备起身回庄子了。
过了仪门,刚出正门,就见李万机等人已在街道拐角一侧候着了。
贾环见状一笑,正准备走过去,忽然却听身后有人在喊:“三叔,三叔……”
起初贾环还未在意,今日府上人口纷杂,什么辈分的都有,排行老三的不知有多少。
可随着感觉呼喊的声音离他越来越近后,贾环眉头微皱,回头看去。
只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满脸堆笑的一路小跑追来,看着他口呼“三叔”。
贾环闻言一怔,先点了点头,也道了声好,才来得及打量来人。
这少年身上的衣服看上去有些旧,不过倒还齐整。
笑起来满脸阳光,还是个大帅逼,就是脸有点长……
“三叔,侄儿给您请安了。”
少年看着比贾环高出一个头,年纪也大出不少,可喊起三叔来却一点都不违和,低头作揖也不含糊。
贾环见状笑的也很灿烂,温声道:“安,你是……”
少年见贾环居然这般好说话,还对他笑,心中顿时大喜,道:“回三叔的话,侄儿名唤贾芸,住在西廊下……”
贾环闻言眼睛微眯,再次上下打量了番眼前少年,心中有数,而后呵呵笑道:“原来是五嫂子的儿子,回头代我问你母亲好。”
少年躬身道:“侄儿代母亲谢谢三叔。”
贾环点点头,道:“你找我有事?”
贾芸闻言,有些紧张的笑笑,赔笑道:“三叔,侄儿听说三叔如今做的好大的事业,侄儿和母亲说起来,都佩服的紧。不过侄儿想,三叔的事业这般了得,手下定然缺少忠心得用的人。三叔,侄儿如今也有十五了,正有一把子力气,所以,想投三叔手下,寻个差事干干。”
贾环呵呵笑道:“想找差事,你去找二嫂……去找你二婶啊。如今她管着家,手下的缺儿多。我那里不过小打小闹,而且还离的那么远,哪里方便做事?”
贾芸脸上虽然依旧带着笑,可声音却有些低沉了下去,道:“不瞒三叔说,侄儿也想去找二婶,可侄儿又算哪个牌位上的,别说二婶了,就连她手下管家的面轻易都见不得。”
贾环闻言,皱眉道:“我记得你是近支啊……对了,你怎么没去族学念书?”
贾环知道,贾家为了保证族中子弟的教育,特意开设了族学,专供族中子弟读书。
学里起初是不收学费的,不过后来渐渐的,开始有人给夫子送些束脩,再后来送束脩就成了潜规则了……
听到贾环的话后,贾芸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勉强,道:“回三叔的话,侄儿家中条件着实不好。父亲早逝,母亲还病着,所以……”
贾环闻言点点头,再看了眼冻的脸色发青的贾芸,又扫了眼他身上单薄的衣衫,道:“今儿不是说话的时候,后日吧,等初二的这个时候,你再到这里来寻我,到时候再说。别来早了,早了我也不得闲。”
说罢,贾环拍了拍贾芸的胳膊,穿过街道朝李万机等人走去。
贾芸留在原地,看着贾环虽然还幼小单薄,却笔挺沉稳的背影,不知该作何感想。
到底是敷衍,还是……
摇摇头,冷不丁的打了个寒颤,贾芸搓了搓冻的冰凉的手,哈了口气,又跺了跺脚,抬头再看去,只见贾环已经骑上了一匹高头大马,在两个大汉的陪伴下,扬长而去了。
贾芸想起之前众人私底下议论的话,心里一阵苦笑,姨娘养的又怎么了?再是姨娘养的,人家也是大房一脉正经的公子哥。
再看看他们,一个个倒都是太太养的,可那又能如何?
最近还不都是成日间盼着年三十和正月十五这两天,可以到荣国府上给老太太磕头,然后混一顿好吃的……
坏了!
贾芸忽然一拍手,心道:只顾着说话了,桌上的肉菜想必要被那起子饿狼吃完了。
念及此,他哪里还顾得贾环会不会记得他的事,拔腿就往里跑!
先解决眼前的问题最重要,他还想着看能不能打个包,带回去让母亲也尝尝。
正门的门子站在那里,目不斜视,虽然不曾拦下贾芸,可眼睛里尽是鄙夷,淡淡的哼了声……
贾芸不知,其实贾环不仅记得他,而且还记得很清楚。
原因很简单,因为贾环知道,高鹗续写红楼梦,其中相?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