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859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他们拥着薛蟠,打着三弟你的名头,把平康坊闹的乌烟瘴气。

  我们碍于亲戚的面子,不好说什么。

  还是公主厉害,回来就把薛蟠给禁足了,哈哈!

  你问问他,还敢不敢出去浪了?”

  听闻此言,贾环脸色再一变,眉头紧皱,转头看向薛蟠,眼神凌厉。

  作死也没这么作的!

  薛蟠见状有些害怕,忙解释道:“环哥儿,那话绝不是我说的,我哪敢说这种话……”

  贾环道:“那是谁说的?”

  薛蟠干笑道:“不过是些乡侯县伯府第,环哥儿你也不用气,我听说公主已经派人去了那些人家,警告他们舒坦日子若是过腻味了,她可以成全他们。

  又让他们家里老子好生管好各家子弟的嘴,他们管不好,公主就派人来管。

  结果,嘿嘿嘿……他们现在还在床上趴着的,一个个都被打了个半死。

  哈哈哈!”

  薛蟠摇头晃脑的晃着大脑袋,颇为幸灾乐祸……

  贾环闻言心里松了口气,点点头,对薛蟠道:“好了我知道了,薛大哥,这种人,以后再不要交往,否则早晚成害!”

  薛蟠点点头,拍着胸口保证道:“环哥儿你放心,我又不傻,你瞧,我这不是连门儿都不出?”

  说着,又苦下脸道:“就是忒没趣了些,也没戏班子,还不能吃酒吃肉,连女人……咳咳。环哥儿,这日子什么时候是头啊?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贾环道:“再过二十天吧,太上皇孝期还没过。”

  薛蟠闻言,顿时没精打采起来。

  贾环也不理他,对贾琏道:“二哥,没事的话我就先进去给老祖宗请安了。”

  贾琏忙道:“没事没事了,三弟去吧……”

  贾环点点头,不过刚一迈脚却又想起,他还有事,又折过身道:“二哥,还有件事跟你说一下。我给陛下提了个建议,联合户部、皇家、勋贵、宗室还有一些有实力的巨贾,一起开办一个银行,也就是钱庄。

  想入钱庄的条件之一,是家族的田产不得超过两万亩。

  二哥,这个银行,是真正世代相传的富贵。

  我想着,西府这边最好也能加进来。

  当然,这要看你的意思。

  你要是舍不得那些田庄,留着种也行。”

  贾琏呵呵笑道:“这是什么话,既然是三弟准备办的,我岂有信不过的道理?

  我都信不过,别人谁还信?

  三弟你放心,我这就和林之孝他们几个合计合计,尽快把庄子都出手了。

  除了祭田和给老太太种御米的那几亩田,一亩都不留。”

  贾环闻言,深深的看了贾琏一眼,没有再多言,点点头,转身离去。

  ……

  “三爷回来啦!”

  贾环刚进贾母院,绕过大插屏,上了抄手游廊,坐在游廊上喂鸟聊天的一群小丫头子们,便叽叽喳喳的叫了起来。

  还是前几日给贾环撩珠帘的那个叫“角儿”的小丫头子,又机灵的抢了个先。

  然后睁着一双溜溜的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贾环。

  “哈哈哈!”

  贾环大笑着翻了翻袖兜和怀兜,好歹找出了一个从宫里顺到的玉佩,递给了嘴巴快要咧到耳朵根儿上的角儿。

  看着扎着总角的小丫头子还跪在地上磕了个头,嘎嘣脆的谢赏,贾环让她快去喂鸟吧……

  这时,李纨身着一身素色衣裳,迎了上来,看到角儿一溜烟儿的跑开,自责道:“三弟,都是我没管好家,这些小丫头子都没规矩的疯了。”

  贾环笑道:“大嫂,那你该去我那边看看小吉祥,那才叫有规矩呢!”

  李纨闻言,噗嗤一声笑出声来,没好气的嗔了贾环一眼,道:“那也叫丫头?那叫小姑奶奶!

  快进去吧!”

  贾环看着面容比以往娇艳也鲜活了许多的李纨,心里刚一动,又忙按下不该有的心思,眼神清明的点点头,道:“好,大嫂请。”

  李纨看了贾环一眼后,轻轻一笑,先一步转身进了内堂。

  “孙儿给老祖宗请安。”

  进了内堂后,贾环笑容满面的给上头软榻上坐着的贾母请安。

  贾母自然是一迭声的叫起,然后招到跟前坐下。

  坐下后,贾环又跟笑容满面的薛姨妈问好,还跟姐姐妹妹们问好。

  看着一张张鲜花儿一样娇艳的脸,和那一双双饱含各色情意的美眸,贾环忍不住呻吟一声:“回家真好啊!”

  “可怜见的,累坏我的孙儿了!”

  贾母握着贾环的手,怜爱道。

  姊妹们倒是呵呵笑着,眼神里有数日不见的思念,也有对他在贾母跟前撒娇的“羞臊”。

  贾环嘿嘿一笑,目光再次从姊妹们的脸上一一看过。

  当然,主要还是集中在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三人脸上。

  如果说看贾迎春、贾探春和贾惜春三人时,目光是温暖的亲情。

  看薛宝琴、李玟李倚还有邢蚰烟时是友好的友情。

  那么看林、薛、史三女时,目光就有些明显的炙热了……

  这种很有些侵略性的目光,让三人都有些不适应,羞红了脸垂下头。

  以往,只有在她们的闺阁中,贾环才会用这种目光看人……

  好在,他知道适可而止,被史湘云狠狠的瞪了一眼后,就消停了。

  无视各种“嘲笑”的目光,看着贾母乐呵呵道:“老祖宗,近来身子骨可还好?”

  “噗嗤!”

  贾母还没回话,林黛玉就忍不住笑道:“环儿,你才出门三天罢了,哪里就近来了?”

  贾环不服气道:“林姐姐,你没听过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吗?我三日不见老祖宗,就像隔了三个秋天一般,加起来也快一年了。

  像我这样孝顺的人,岂能不惦记?”

  “噗!”

  林黛玉差点没笑岔气,连连点头道:“极是呢,如隔三秋,就是如隔三个秋天!”

  姊妹们也哄堂大笑。

  贾母也高兴,道:“好,好着呢,就是担心你在宫里好不好。”

  贾环笑道:“孙儿也好,宫里那么多好东西,孙儿随手捡点儿都够赏人的了。”

  这话却让贾母大惊失色,道:“环哥儿,你……你跑皇宫里‘勤捡持家’去了?”

  姊妹们也面面相觑,有些担忧,这名头在家里好玩,可要传到宫里去,那就……

  贾环却哈哈大笑道:“这倒没有,当时忙着做事,忘了这一茬儿……

  是皇后娘娘知道家里姊妹多,见孙儿那么能干,就赏了孙儿好些,让我带回来送给家里的姐姐妹妹们。

  要是早想起看家本领,孙儿不把内库捡来不算完!”

  “呸!”

  贾母闻言,笑着啐了一口后,放下心来!

  姊妹们则笑了起来,林黛玉还小声的给薛宝琴讲起贾环当年的英雄往事……

  看着笑意吟吟的荣庆堂,贾环心里再叹一声:回家真好!

  ……

  距离欢声笑语满堂的贾家数千里之外,全营缟素的哈密卫大营营寨大门前,迎来了两个骑马而来的不速之客。

  两人俱是满身风尘。

  很罕见的,其中一人,竟是女子。

  虽然面上蒙着白纱,可仅看她的眼睛,也能看出她极为美貌。

  她身旁之人,却是一个魁梧大汉,看年龄,应该是旁边那年轻女子的父亲。

  “此乃军帐所在,来人止步!”

  哨兵喝住了两人,而后,就听那魁梧大汉沉声道:“我等乃都中宁国侯家将,奉命前来为武威侯送信,此乃宁国令牌,请速去禀报!”

  第九百一十六章 密议

  大明宫,紫宸书房。

  在贾环离去后,隆正帝在此召开了一次,极不寻常的军机秘密会议。

  何谓不寻常呢?

  因为与会人员中,没有一人是荣国一脉的将军!

  紫宸书房内,有隆正帝,忠怡亲王赢祥,大秦太尉叶道星,其子西宫守将叶楚,御林军副统帅岳钟琪,义武侯世子、南宫守将方冲,蜀中侯世子、北宫守将傅恒,靖海侯世子、东宫守将李武。

  神京城内,真正不与荣国一脉有瓜葛,身家清白的实权将领,也就这些了,且全都在这。

  其他人,或多或少都与荣国一脉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甚至大多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到将军,小到校尉,甚至是普通兵卒,无所不包。

  正是这些,才构成了荣国一脉独大军中的根基。

  所有御书房的宫人,都被打发的远远的候着。

  中车府的番子又在外围监视着,任何宫人有不对劲之处,立刻拿下……

  苏培盛亲自将御窗前厚重的帷帐幕帘拉上,又点起了宫灯。

  这般动静,也只有在刚刚清洗过一遍宫廷后,才能做到不虞外泄。

  再过几天,补充进新人后,随着各路探子再次扎进宫来,这样的动作非但不能保密,反而更会让人猜疑。

  但现在不会。

  现在正是一个各路眼线在宫中的真空期。

  即使如此,这样的阵势,还是让叶道星、岳钟琪及叶楚、方冲等人感到有大事谋划。

  他们只看了看在场的人马,就能猜出一点。

  但依旧难掩他们心中的兴奋。

  “都坐吧。”

  御案后,隆正帝一如既往的黑着脸,嗓音阴沉道。

  开场白很简单……

  叶道星、岳钟琪等人行跪礼后,叶、岳两人坐在楠木交椅上。

  而小辈们,则还是都站着……

  隆正帝冰寒的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后,沉声道:“今天叫你们来,是为了商议一件事,想来你们心中都有点数。”

  众人闻言,眼神闪烁,心中隐隐激动……

  不过隆正帝的话却让他们有些失望:“朕明确的告诉你们,朕不是要你们来商议什么阴谋诡计。

  而是要商量对策,堂堂正正的对策!

  但是……因为涉及到利益之争,尤其是军中的利益之争。

  所以,为了保全你们,朕才不得不小心一些。

  军中的利益之争,利害关系之深,叶楚、方冲他们可能还不了解。

  但是太尉和岳将军,你们应该深有体会吧?

  尤其是岳将军……”

  岳钟琪闻言,苦笑一声,点点头,道:“陛下所言甚是,若非陛下安排人手在天牢中保护微臣,臣怕早已‘病殁’在天牢中了。

  当初在武威,臣亦是……无可奈何。”

  叶道星点点头,声音低沉道:“荣国一脉,军中势力太大太深,可以说,大秦军方既是荣国一脉,荣国一脉,既是大秦军方。

  若非如此,贾环也不会这般猖獗,竟敢私自动用金牌,以莫须有的罪名,拿下一方军团副帅!”

  当初贾环为了防止岳钟琪抢功,将他冒性命之险立下的大功摘走,便以太上皇赐给他的御命金牌,以里通敌国的罪名,将岳钟琪拿下,羁押回京。

  这种做法,在士林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若非太上皇不出声,隆正帝揣摩太上之意后,又一直压着,贾环此等嚣张跋扈之行,早就被御史弹劾成马蜂窝了……

  隆正帝哼了声,沉声道:“此子惯是如此嚣张,都说是朕惯的,那一会儿,朕惯的了他吗?

  但是,跋扈归跋扈,贾环倒也没什么非分之心……”

  “陛下,贾环的确没什么非分之心。

  大秦国泰民安,民心思定,他还有些自知之明,知道即使有什么非分之心,也是自寻死路,所以,他只好当人臣。

  但是,他却绝非没有野心。

  否则,他就不会借铁网山之变,将家父及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