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821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可守活寡却守了三十多年……

  因为纵然太上皇让位后,龙首宫里也从未少过每年进秀女……

  有那么多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美少女,太上皇又怎么可能碰她这种老黄瓜……

  因此,也不怪皇太后对太上皇的驾崩,没有太多伤感。

  只一心想替幼子忠顺王张目。

  只是,她难道以为,派人去了国舅府,就能翻盘吗?

  许多人心里都在哂然,但面色却依旧恭敬,悲戚。

  这是必须的套路……

  ……

  夕阳西下,西边的火烧云映染了整片天空,也染红了大半皇城。

  血红的光芒铺洒在宫城里,也晕染在了贾环身上。

  他看着面前赔着笑脸,要再次出宫的周昭容,淡淡道:“昭容刚回宫,又要去祈福?”

  周昭容忙摇头道:“宁侯,奴婢这次不是去祈福,是太后娘娘因思太上皇犯了心疾,又想起国舅也上了岁数,想念的紧,便派奴婢去瞧瞧……”

  贾环点点头,道:“也是应该的,不过今日天晚了,宫里快要落钥了,昭容明天再去吧。”

  周昭容闻言忙道:“不可不可,宁侯不知,太后心里难过的紧,命奴婢无论如何,今日都要去国舅府走一遭。”

  贾环闻言,眯起眼看周昭容,道:“非去不可?”

  周昭容赔笑点头道:“非去不可。”

  贾环闻言叹息一声,摇了摇头。

  周昭容脸上的笑容顿止僵住了,道:“宁侯,您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您想违背太后娘娘的……你们,你们想要干什么?”

  贾环没有理她,对面色阴沉的方冲道:“方将军,辛苦了,麻烦将此人押入地牢。”

  方冲闻言哼了声,却也不得不应一声:“喏。”

  “贾环,你敢!”

  周昭容撕破脸皮,尖声叫道:“我是奉太后之命,你敢抓我?太后娘娘不会饶过你的!”

  贾环惋惜道:“好言相劝你不听,结果,成了黄畴福的同党了吧?一路走好。”

  方冲对周昭容也不感冒,手一挥,一队御林军就押着挣扎尖叫了阵,就瘫软在地的周昭容去地牢了……

  慈宁宫门口望风的宫人见之,面色大变,忙慌张不迭的跑了回去,向皇太后告状去了。

  方冲细眸里满是疑惑,看着贾环,欲言又止的模样,看起来他很想不通。

  贾环之前分明放了周昭容出去,怎么这次反而说翻脸就翻脸呢?

  他难道不怕太后?

  贾环瞥了眼方冲,呵呵笑道:“小方,成了太孙殿下的小舅子,最近混的不错么……”

  方冲闻言,面色陡然一黑,转身走远。

  贾环也不介意,又坐在靠椅上,眯缝着眼看向西边天上的火烧云,想着家里的事……

  也不知道,那两人今天发现了什么没有?

  唉,真他娘的扯淡。

  果然喝酒误大事啊……

  怎么就……往东去了呢?

  但愿她们没发现,他做了那番布置,总能说的过去吧?

  希望如此,否则,李纨倒也罢了,性子不硬。

  可那娄氏,那般刚强刚硬的性子,万一再想不开,寻了短见……

  造孽啊!她们和尤氏,那完全是两码事……

  贾环头疼。

  “宁侯,咱家奉太后懿旨,宣宁侯进宫回话。”

  未几,没等贾环挠破头,一个老内监从慈宁宫出来,就站在门口处对贾环高声宣道。

  看起来,他也怕出门多走一步,被人当成黄畴福同党给拘了去。

  在宫里活了这么些年,他很清楚,那些被拘走的人,没有可能回来了,甚至,连活命的可能都没有……

  太后,都不可能再将他们招回来。

  因为他们身上背着一个黄畴福谋反弑君案的嫌疑,太后若将他们救出来,岂不是连她都要背上这个嫌疑?

  所以,这位老内监,绝不肯出门半步。

  贾环看了他一眼后,嘴角抽了抽,点点头,起身朝慈宁宫内走去。

  ……

  “臣贾环,参见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太妃娘娘,贵妃娘娘,皇妃娘娘,贵人娘娘……”

  进了慈宁宫后,贾环行跪拜大礼参见,然后,嘴里一连串的秃噜出一大长溜的名号。

  让上头的一群贵人们,嘴角齐齐抽了抽。

  落在皇太后眼中,却愈发成了尖嘴滑舌,心思狡诈的小贼。

  没等贾环连宫女昭容都见过来,她就厉声喝道:“贾环,你好大的胆子!

  竟敢连哀家身边的奴婢都敢抓,你怎么不直接来抓了哀家,替你背后的主子出气?”

  此等诛心之言一出,别说贾环跪着不起,连一干宫中后妃们,都齐齐起身,立起规矩来。

  寿萱春永殿中,原本就肃穆的气氛,陡然凝结。

  贾环却面色不变,诚声道:“恕臣愚钝,太后娘娘言中之意,臣着实不解。太后,绝非臣信口开河,当日铁网山之变,宁至谋反弑君,被大军围住后,他确实拿出一块太上皇的御命金牌,称,是黄畴福半月前给他,让他弑君扶太孙。

  而皇太孙,却在同一时间,被身边太监薛痕,暴起刺杀,险些丧命。

  梁九功,还未查清,且不说……

  但陛下上书房茶壶内的茶,被内侍下了毒,邬先生误饮后暴毙,也是刚刚才发生的事。

  由此可见,宫中的内监,很大一批都坏了。

  臣负责彻查黄畴福弑君谋反一案,不得不防。

  更何况,连臣府中,都险些遭到太后宫中内监的刺杀……”

  “胡说八道,哀家宫里的内监,如何会去你府上刺杀?贾环,你敢冤枉哀家?”

  皇太后被贾环一番话说的面色连变,可是,她却知道,贾环说的大都属实。

  宫里的内监,确实出了大问题。

  但到了最后,她却着实忍无可忍的厉喝道。

  其她后妃们也面色肃穆的看向贾环。

  贾环正色道:“太后,臣绝无虚言。是一名名唤钟老公公的内监,夜袭宁国府,妄图从后墙入内,若非臣府上之前刚被贼人入内杀人,因此留下了布防,恐怕,就要再次出不忍言之事了。

  而臣奇怪的是,这位钟老公公,竟口口声声说,他是奉了刘昭容宣称的太后之命……

  此等言辞,臣自然一个字都不信。

  但,却也不得不防备太后宫里的人会出问题……”

  当贾环说出钟老公公的名字时,太后脸上的怒气陡然凝固。

  她想起了,前不久才接见过的那位老太监……

  第八百八十六章 心寒

  皇太后也并不是无敌的存在。

  一旦贾环的话被证实,然后再被宣扬出去……

  那,她作为一国国母的威望,必然瞬间扫地。

  一国国母,谋刺朝臣,还是国之功勋……

  关键是,她没有想到,那位钟公公当真去了宁国府,还被抓了个现行。

  而且,竟还把她和刘昭容都供了出来……

  她当日压根儿就没派他去宁国府杀人啊!

  她再蠢,总也要有个限度!

  可她却又的确接见过钟老公公……

  如今,却是人证物证俱在,着实可恨!

  这件事若是闹到朝堂上……

  那么皇太后该头疼的就不是该怎么救忠顺王,替他翻盘了,而是要想着,该如何自保。

  所以,这件事,皇太后绝不可能承认。

  “贾环,哀家从不认识什么钟公公。”

  皇太后面色涨红,咬牙恨声,一字一句道。

  一双眼睛,满是怒火的逼视着贾环。

  她打定主意,若是贾环今日敢将脏水泼到她头上。

  她就豁出去了,闹个天翻地覆。

  贾环敢拦其她人出宫,他敢拦太后亲自出宫吗?

  她倒想看看,那个弑父逆子,还敢不敢再弑母!!

  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贾环竟点了点头,道:“臣相信……”

  “嗯?”

  一时间,无数人惊疑。

  他相信?

  贾环沉声道:“太后,也许您不信臣之言,但,臣所言绝对属实。

  宫里,有奸邪之人,在离间天家亲情,尤其是在针对太后您!

  铁网山之变中,黄畴福身为太后宫中内总管,却命宁至弑君。

  此等骇然之行,又岂能是太后所为?

  太后,乃陛下亲母!!

  陛下当时就大骂幕后之人心思何其歹毒!

  还有那钟公公,明知臣府上之前才被奸人闯入,必然防守森严,却依旧大咧咧的往里闯。

  一被抓,就立刻供出太后之名。

  他这是明显的往太后头上泼污水啊……

  还有那刘昭容,不管审问她何事,她都一口咬死是奉太后之命……

  此中种种皆为事实,太后可详查……

  太后,由此可见,不知有多少人想暗算您,想让您身败名裂!

  但这些事,都被陛下强力压住了,不允许臣外传一句。

  只是,陛下到底不放心太后,这才让臣守在了慈宁宫……”

  贾环义正言辞道。

  对于皇太后……

  一日是皇太后,便一日只能在她跟前装孙子。

  别说是她,就是隆正帝,只要不涉及外朝,皇太后想罚跪就罚跪……

  所以,正面冲突,那绝对是脑残作死行为。

  因此,贾环一定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至于他说的这些,一半都是假的。

  钟老公公至死都没吐露过太后,如今也死了。

  刘昭容倒是说奉太后之命,但也只承认是去见忠顺王。

  贾环就在赌,皇太后一深宫妇人,不敢去细究。

  果然,皇太后脸色连连变幻了阵后,眼神凌厉的看着贾环,最终咬牙吐出两个字:“出去。”

  她着实,再无话可说。

  贾环心中一喜,沉声道:“遵旨!”

  说罢,大步走出了慈宁宫。

  只要再拖过一天,就万事大吉了。

  ……

  隆正十九年,六月初一,清晨。

  干守过最难熬的一夜后,总算迎来了第二天。

  虽然天还未亮,但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了……

  然而,原本该轻松下来的贾环,依旧不得轻松……

  隆正帝在漫天繁星时,估摸也就是寅时二刻(凌晨四点),来给皇太后请安。

  然而却连慈宁宫大门都没能进去。

  太后借口悲思过度,凤体欠安,免了他的面拜。

  隆正帝只能黑着一张脸,在庭院内拜了三拜。

  然后就离去了。

  连贾环眼巴巴的盼他开金口,放他出宫的眼神,都被隆正帝无视了。

  直到一个时辰后,面色凝重的忠怡亲王赢祥出现时,贾环才知道,又被安排了个狗屁差事。

  今日是后宫宫妃,和宗室国公夫人以上的命妇,以及县君以上的贵女前往奉先殿祭拜大行皇帝,为大行皇帝送灵的日子。

  除此之外,还有一道最关键的程序,那就是隆正帝为皇太后上尊号。

  从此,皇太后就由“本宫”,变成了“哀家”,哀失国之官家。

  且由贞元朝皇后、隆正朝皇太后,变为有尊号的皇太后,譬如,圣母皇太后。

  皇太后接受了隆正帝的尊号,再叮嘱他以天下为家,好生官之,不负先皇之望。

  在皇子皇孙,宗室诸王,并武勋亲贵、文武大臣前完成这一整套的流程后,隆正帝再受百官朝拜,登基为“新皇”,定下君臣大义,自此可掌天下大权,至高无上,唯我独尊!

  未来是美好的,但现在的问题是,皇太后,不出宫,不肯接受尊号。

  这……

  就把隆正帝给架到了火上去烤。

  今日大典若是完成不了,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