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763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贾环一字一句道:“忠心不是看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铁网山之战,看似凶险,可周遭大军围着,宁至一行人不过区区千把人,纵然凶悍,可你们身边都有家将护着,再危险也能保住性命,全身而退。

  西域呢?

  嘉峪关前二十万蒙古铁骑列战,那箭雨,铺天盖地,犹如蝗虫。

  那种情况下,别说家将,就是天兵天将下凡都没用。

  只能靠运气和勇力去拼杀。

  大秦龙旗所向,唯有一往无前!

  还有二十万大军团铁骑的对撞场面,你们见过吗?

  那种情况下,谁胜谁负连天都不知道!

  一个战士马失前蹄,都可能改变整场战争的走向。

  可是,牛奔、温博、秦风他们,却在逆势的情况下,冒死出战,杀敌无数。

  你扒开他们身上的衣裳去看看,哪个身上没有几道骇人的伤疤?

  能活下来都是靠天意!

  这,才是真正的大秦忠心!

  至于我的事,说出来都是欺负你们……

  若不是血脉里流的忠于大秦的血脉,胸膛里跳动着忠于大秦的良心,我会不要命的去干那些事?

  我难道不知道,以我贾家的功勋,以太上皇和陛下对我的圣眷,就是按部就班的熬,我也少不了一世荣华富贵!

  可我依旧抛头颅洒热血,即使眼瞎目盲,即使几次险死还生,却始终不悔忠心。

  为何?

  你们以为,陛下这般信重于我,只是因为我姓贾?

  呵呵……

  你区区一个在川蜀平安乡里耍猴儿的二世祖,也配在我面前提战功和忠心?”

  傅安都快哭了,啥叫不要脸?

  不是说好不说你的事吗?

  你这洋洋洒洒的一通表功,又是在说谁?

  说鬼吗?

  可傅安哭也没办法,因为贾环说的,确实都是事实。

  别说他,就连之前面色黑的跟锅底一样的隆正帝,面色都微微缓和下来。

  这就是国朝对勋贵素来优容的原因。

  他们确实用一颗忠心和一条性命,在为大秦卖命。

  所以些许出格的行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念及此,隆正帝心头怒火散了些,冷哼一声,喝道:“贾环,你掰扯了半天,到底想说什么?啰里啰嗦……

  你们立下的功勋,朕和朝廷何曾忘记过?兵部功勋册上一笔一划的都记着,分毫没少。

  朕何尝冷过功臣的心?”

  说罢,还看了眼方冲三人,三人忙挺胸直立。

  贾环见此,干脆直言道:“陛下,臣是个实诚的人,所以就直言进谏了……

  您得把水端平了才是。

  分明我们立功在前,怎地先酬他们的功,让他们先入职?

  就算您想让他们来和臣等竞争,也得公平竞争才是!

  这般拉偏架,着实不算圣明!”

  没等隆正帝发怒,贾环继续道:“况且,臣以为,陛下到底是走眼了!

  就凭区区这几只臭虾米烂咸鱼,也想跟臣等一伙儿兄弟争光夺彩,比立战功……

  呵呵,陛下,臣劝您还是再找些人吧!

  就是方冲他姐姐,都比他们仨靠谱些!”

  此言一出,隆正帝的怒气反而消散了,冷眼看向一旁三个几乎快要炸开的少年。

  他原本就想挑动两方的竞争对立,如今看来,贾环简直就是天生的仇恨散播器!

  也好……

  眼见在陛下被骂成狗,还不好跟三孙子一般乱咬人的三人组,实在压抑不住怒气,有渐渐围上来之势。

  贾环简直老怀甚慰,无比嚣张的挑衅道:“来来来!带种的……血脉里还流着老秦热血的,就来跟我贾三过过招!

  随便你们三人上,老子让你们一只手!”

  傅安真真快爆了,就要往前冲,却被强行冷静下来的方冲制止拉住了。

  这一幕,让贾环无比失望,却让隆正帝眼光一亮。

  这个年纪,能做到这般冷静,着实难得可贵!

  方冲沉声道:“贾环,军阵之事,非匹夫之勇。

  如你所说,万人十万人级的大战疆场之上,纵然武宗又如何?”

  其实话说到这就刚刚好,正好能显得贾环鲁莽无状。

  可惜,方冲到底还是年轻,又加了句:“有能耐,咱们军阵对抗,看看谁更强,谁才是浪得虚名!”

  “哈哈哈!”

  贾环简直笑的“花枝乱颤”,对面色阴沉,目光却有些无奈的隆正帝道:“陛下,您听听,这可不是臣要求的,是您的爱将主动请战的!

  我大秦什么都能冷,就是不能冷了底层将士上进的军心!”

  说罢,贾环以军礼单膝跪下,沉声道:“臣请陛下赐军职,以全臣等忠心报国之心!”

  一旁处,方冲这才反应过来,落入三孙子的圈套了。

  看着隆正帝瞪过来的眼神,他冷汗都下来了,也跪倒在地,无言以对。

  卑鄙小人,防不胜防啊……

  隆正帝叹息一声,摇摇头,挥了挥手。

  苏培盛就忙躬身上前,请方冲等人出去。

  等方冲等人离了御书房后,里面一道金色锦帘分隔的小屋内,邬先生滚着椅轮哈哈大笑而出。

  ……

  第八百三十四章 算个球!

  御书房内,气场有些怪……

  邬先生大笑不止,隆正帝面黑如铁,眼神跟冰渣子一样。

  贾环一脸无辜,还对邬先生点点头,问候了声。

  邬先生也就笑的愈发欢实了。

  最后,隆正帝似也绷不住了,抽了抽嘴角,反而埋怨起邬先生,道:“都是让你惯的!”

  邬先生连连摆手道:“陛下,臣不过一白衣,哪里能惯得起宁侯这等少年英雄?不过,着实精彩!”

  隆正帝闻言,懒得理会,却也不让贾环起身,还专门不提这一茬,冷哼一声,道:“你刚才说的甚国朝大事……跪好了!”

  眼见贾环趁机起身,隆正帝厉喝一声。

  贾环悻悻的又跪好,从怀里抽出一块巴掌大小的灰色布块,却眼睛发亮的想要递给隆正帝,可又苦于不能站起来,一旁的邬先生也不帮忙……

  “行了行了,朕看你这个德性就冒火,还不滚起来!”

  隆正帝抽抽了脸,纠结骂道。

  贾环“嘿”的笑了声,利落起身,然后将手中的那块布递给了隆正帝,道:“陛下,您瞧瞧!”

  隆正帝瞪了贾环一眼后,才接过那块布,认真看了起来。

  摸了摸厚度,又看了看,忽然“咦”了声,道:“这布……没有纹路。比起蒙古人的毡子,倒是细密的紧……”

  贾环得意笑道:“陛下圣明,这叫呢子!

  也是用羊毛织成的,陛下不是总问我收那么多羊毛做甚吗?

  就是为了作这个!好东西啊……”

  隆正帝闻言,又看了看那块巴掌大小的布后,将它递给了一旁的邬先生,然后面色古怪的看着贾环,道:“这算什么好东西?虽然厚实了些,却比绸缎差的远。

  勋贵、官员和商贾们都不会穿,普通百姓都用桑麻自己织布,也穿不起这个……”

  邬先生点头附和道:“陛下说的是,别说穿不起,就是穿的起,也不能穿。一旦被这布破坏了规矩,不知有多少织户会过不下去,后患无穷……”

  然而,贾环却没甚沮丧,他笑道:“没错,对南方百姓,和关中百姓的确如此。他们也不会喜欢这个,可是西域呢?黑辽呢?内外蒙古呢?

  这些地方,一过九月,差不离儿就要冬天了。

  桑麻在这些地方种不了,南方百姓织的布匹,软软绵绵,舒服是舒服,可却不抗冻!

  再看看咱们这个呢子,哈哈哈!

  用羊毛织造,成本远比桑麻便宜的多!也远比毡子舒适!

  这还只是算的经济账,更有一步深远的功效……”

  “宁侯的意思是……你用粮米、食言和美酒去跟蒙古人换羊毛,时日一长,那些蒙古人发现不用像他们祖宗那样用生命去劫掠,也能活下去,还能活的不错……长久以往,他们怕是就会专门以放牧剪羊毛为生?”

  邬先生讶然的看着贾环,说道。

  隆正帝眼睛也是一亮,根据千百年来王朝交替的规则,大秦从未减少过对蒙古人的忌惮。

  一边不断拉拢秦化他们,一边却始终防备着。

  若真如邬先生所言,那贾环此次,当真又立一大功……

  贾环却谦虚笑道:“邬先生不愧是帝王师,和我所见略同……

  不过只一个羊毛,怕不能尽全功。

  但是没关系,除了羊毛外,还有其他东西,比如牛羊肉,牛羊皮,牛角,牛筋等等!

  草原牧民们许多弃之不用的东西,我们都可以买,用粮食买!

  这百姓,不管是塞外的还是关内的,只要有了温饱的生活条件后,除了一些极少数的野心人士外,臣以为,还是本分的占多数。

  如此一来,愿意为那些汗帐、头人拼命赴死的牧户,就不会有多少了。

  毕竟,每次抢掠后,真正受益的只有那些汗王和头人,普通的牧户受益不了什么的。

  他们却死伤最重。”

  隆正帝闻言,连连点头道:“没错,没错!这个想法很好,也很有可行性……

  就是,未免太慢了些。”

  贾环想起这位的急性子,强忍着翻白眼的冲动,道:“陛下,这本就是一种不见刀枪,不见流血,潜移默化改变人习惯的过程,十年能建功,就很不错了!

  不过,如果真的能从根本上减少外族之害,弱化他们的野性,臣以为,莫说十年,纵然二十年三十年,都是值得的!”

  隆正帝闻言,与邬先生对视了眼,默默点了点头。

  邬先生笑道:“贾环,西域和黑辽人口稀少,这……呢子,又是新生的物什,短时间百姓定然不习惯接受。

  你却不停的在收羊毛,不怕积压亏空吗?”

  贾环嘿嘿笑道:“西域和黑辽的百姓是少,可是……那里的军队多啊!”

  邬先生闻言面色一变,转头看向隆正帝。

  他们可没想到这一茬……

  隆正帝讥讽道:“兵部都是人家的势力范围,采购些呢子做衣裳,发些国难财,还不是易如反掌?”

  贾环闻言顿时大喊冤屈道:“陛下,话不能这么说啊!

  臣压根儿就没想着挣这份钱,想的只是国朝功德!

  臣担保,只要个本钱就成,要是真能在军中推广开来,给这个计划开个好头,也算是臣的一份忠心!

  若算起来,这花销的银子,要比采购棉布制冬衣少的多呢!

  您可不能冤枉了臣这清白之心……”

  贾环确实是这样打算的,但若说他吃亏,那就太高看他了。

  呢子想要畅销,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推广过程。

  可是若是能先在军中推广开来,这广告效应,和后世的央视标王差不多,又岂有吃亏的道理……

  然而隆正帝听闻此言,面色却好了许多,只是不想表扬贾环,哼了声,还想再刺几句,不过看到贾环面色上隐现的疲惫,隆正帝忽然想起贾环家里的那些烂事,推己及人,心里不由一软……

  他沉吟了下,道:“你才这么点子年纪,就一心想着入军职,是不是太早了些?”

  贾环闻言大喜,忙道:“陛下,有志不在年高啊!臣虽年幼,可为国出力尽忠的心,却绝不能落于人下!就方冲、傅安、叶楚那一伙子,他们算什么……”

  “行了!”

  隆正帝不耐的喝断道:“背后说人言,小人行径!”

  见贾环颇为不服的样子,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