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743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当然,尽管如此,他们心里还是都有数。

  此刻不是他们说话的时候,因此,只能一个个的恶心的对鄂兰巴雅尔给予同情的眼神。

  贾环鄙夷的对一干兄弟们投以嫌弃的眼神,得到一片恶意回应后,才嘿嘿一笑,回头对鄂兰巴雅尔道:“公主,你要明白我的苦心和好意,我又何尝是在为难你们?

  你们部落已经元气大伤,根基几乎都毁伤殆尽了。

  这个时候,我让外蒙的车臣部落,和你们的和硕特部互换驻地,再让土尔扈特和青塘的厄鲁特部换防。

  嘿!你瞧瞧,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车臣部和厄鲁特部这两部调至西域,他们人生地不熟,绝不敢乱来。

  这样,你们准葛尔部就能很好的休养生息了……

  你担心和他们两部的恩怨?

  哈哈!这你放心,车臣部和厄鲁特部,绝对不敢对准葛尔部不利。

  今天,我们大秦理藩院的尚书,原科尔沁亲王,济格默特郎布王爷就在此,想必你也知道他的大名。

  有他作保,那两部人马,一定安分守己,与你们准葛尔部一起牧马放歌,共度美好生活!”

  贾环说的热闹,可是听在鄂兰巴雅尔的耳中,却每一个字,都是恶狼在咆哮,咆哮着要将准葛尔拆骨扒皮!

  和硕特部和土尔扈特部,是准葛尔如今能够最后拿出一点力量来自保的家底了。

  一旦他们被拆分了,那准葛尔,就真的没有一丝保卫力量了。

  而无论是车臣部还是厄鲁特部,都可以用准葛尔的世仇来形容。

  准葛尔强盛时,每一次攻打外蒙,因为地理原因,首当其冲的,都是车臣部,两部之仇,满满是血迹斑斑,车臣部的血……

  而厄鲁特部,亦是常年被准葛尔派兵侵扰,苦不堪言。

  这个时候,贾环却要这般安排,这不是想要置准葛尔于死地,又是什么?

  然而,贾环却极为严肃的对鄂兰巴雅尔道:“金珠公主,朝廷之所以做出这个决议,主要问题其实不在于你们那边,而是在于这两个从不知安分为何物的部落。

  所以,我们才要调换他们的牧区。

  我知道你不信我的话,但济格默特郎布王爷在此,他跟你保证,只要这两部敢对你准葛尔部有一丝一毫的侵扰,我大秦一定派兵剿灭了他们。

  正愁没机会敲打敲打他们呢!”

  济格默特郎布只觉得心里发苦,他都不知道能拿什么来保证。

  那两个部落虽然有些不安分,也是当初嘲笑他是蒙奸的主力,但他们绝无敢作乱之胆量。

  长城军团的八万大军就驻扎在他们的屁股下面,随时可爆他们的菊……

  可是,事已至此,看到鄂兰巴雅尔投来的求助眼神,以及贾环清澈分明的眼睛,济格默特郎布只能缓缓的点了点头,道:“俺可以保证,只要他们敢轻举妄动,俺大秦的军队,一定帮公主出气。”

  鄂兰巴雅尔失望的摇头,心里怒骂了声蒙奸后,冷声道:“这个条件,我们准葛尔绝不会答应。

  若是我们部族被他们屠了个干净,纵然你们事后能帮我们报仇,又有何用?”

  贾环好笑道:“他们怎么敢屠了你们?你们有我们军队保护啊!”

  鄂兰巴雅尔闻言一怔,道:“大秦的军队,不是只驻扎在克拉玛伊大营么?”

  贾环耸耸肩,道:“如果你们想让我们驻扎在龙城,也不是不可以……”

  “你!!!”

  鄂兰巴雅尔只觉一股怒火冲头,就想扑上去咬碎贾环的喉骨!

  只是,仅存的一丝理智,让她控制住了这个危险的冲动,她面色惨白的看着贾环,道:“宁侯,何以出尔反尔?你就这么想逼准葛尔去死吗?”

  贾环不解道:“公主这话何意?不就是受军方保护吗?你看看咱们王爷,就主动要求军方驻守在科尔沁,帮他守护牧民,甚至还请求朝廷帮他管理牧户。

  如今,科尔沁的牧民们不是活的好好的?

  不,这还不是最好。”

  说着,贾环来了劲头,对济格默特郎布道:“王爷,你可知草原上有一种宝贝,叫羊毛!”

  济格默特郎布闻言,老脸抽抽着,道:“宁侯,俺纵然再孤陋寡闻,也不至于不知道羊毛啊……”

  贾环打了个哈哈,道:“不是这个意思……王爷,我的意思是,这羊毛可是宝贝啊!”

  济格默特郎布撇嘴道:“羊毛有什么好宝贝的,羊皮都不值钱。草原上,每年剪羊毛的时候,牧户都会犯愁,那么多的羊毛要丢到哪里去。宁侯你若喜欢,要多少有多少。”

  贾环呵呵一笑道:“本侯确实准备向王爷要羊毛,不过不是要,而是买!”

  “买?”

  济格默特郎布不可思议道:“宁侯,那羊毛虽然可以搓成毛线做衣裳,打毛毯,可是哪里又能及得上咱们大秦的丝绸舒坦?你要羊毛有甚用?”

  贾环摆手道:“容我先卖个关子,总之,王爷不要当成儿戏就好。

  草原上如今初至夏日,正在剪羊毛之时,王爷最好尽快修书一封回去,让牧户们不要再将羊毛随意丢弃或者焚毁,三文钱一斤,有多少本侯要多少。

  王爷,那可值不少银米啊……”

  济格默特郎布闻言,见贾环不似说谎,眼睛顿时大亮,喜道:“若真能如此,宁侯大恩,俺必然铭记于心!”

  能够为部族带去这等福音,大概也能消去一些他不肖子孙的荒唐名。

  济格默特郎布再也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拱手对鄂兰巴雅尔道:“金珠公主,你看看俺们科尔沁,自从死心塌地跟了大秦之后,便是吃香的喝辣的。

  今日有宁侯之言,俺们日后的日子会过的更好!

  你还犹豫什么?”

  推销广告一般念了一段后,济格默特郎布便转回内堂,去写急信了。

  鄂兰巴雅尔的脸色,却惨之又惨,依旧死死的咬住底线不放,道:“宁侯,这个条件,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答应。”

  真要让秦军进驻龙城,那……

  才叫真正的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有任其宰割的份了。

  然而,听了她这句话,贾环却只是怜悯的叹息一声,道:“公主,你还没有收到信么?”

  鄂兰巴雅尔闻言,心底一颤,声音都有些发抖的看着贾环问道:“什么信?”

  贾环轻声道:“我府上西域商队的人送信回来说,不知为何,风魔之地的风,今年小了许多。已经有一队哥萨克铁骑,穿了过来。

  虽然最终还是被剿灭了,可是……”

  没有可是了,鄂兰巴雅尔听闻此言后,便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眼前一黑,人就昏了过去。

  心里只来得及一声叹息:

  天亡准葛尔!

  第八百一十七章 心都要碎了

  距离理藩院一百五十步外,便是朝廷礼部所在。

  实际上,曾经理藩院便是礼部所辖,只是后来理藩院的作用越来越重,才单独分了出来。

  礼部尚书宋怡已经被贾环和隆正帝合伙给坑掉了,如今的礼部尚书,叫梅英。

  此人贾环也认识,当初他一封信,退了梅家的亲,还薛宝琴一个自由身,便是这个梅家。

  梅英,就是梅家的家主。

  说来讽刺,这个梅英,原本还算是在帝派和忠顺王派之间中立。

  可打贾环退婚打脸之后,梅英便成了忠顺王的人。

  这也算是隆正帝的无奈之处,他夹带里的人手,着实有限。

  能够扛鼎六部尚书的人,一个够资历的都没有。

  无可奈何,只能任礼部尚书从忠顺王的人,换到另一个忠顺王的人。

  只是尽量挑了一个资历浅些的,对帝派冒犯少一些的。

  至于梅英和贾环的过节,就由他们自己去解决吧……

  礼部。

  原本就是朝廷清流的聚集地,此刻亦不例外。

  只是,往日正气滔滔的清谈,今日却不见了踪影。

  满堂君子都愁眉不展,唉声叹气。

  礼部员外郎楚超“嘿”了声,看着上座闭目养神的梅英,郁积道:“部堂大人,下官着实想不通太上皇之圣意,为何会把这收国大功让给贾环?

  他在西域的确有所薄功,可太上皇已经用一等国侯,并紫金冠、斗牛服相酬,难道还不够吗?

  如今再加上这收国之功,这功勋,怕是要把那一等国侯再提升一等了!

  太上皇待贾家何其厚也!”

  “就是!”

  见梅英没有睁眼的意思,礼部侍郎石群附和道,而后,还不无埋怨道:“梅大人,虽说王爷的意思是,让部堂您见机行事。可是,您也该有所动静才是。怎么说,也该阻止贾环建此大功,您怎么就这么坐着?”

  礼部大堂上,一干清流君子们安静了下来,都静静的看着梅英。

  通常而言,都讲究新官上任三把火,好把威严树立起来。

  如果梅英的三把火,就是一言不发,那么他日后想成为清流领袖,却是不能了。

  在众人瞩目中,梅英终于缓缓睁开了眼。

  他相貌清隽,卖相颇佳,眼睛环视了一圈后,淡淡的道:“太上皇的本意,并非是想将此次大功送于宁国侯。

  圣上只是没有料到,太孙殿下和方太尉,会在这个关头受伤病倒。

  若是他们二人在,又岂有宁国侯主持的道理?”

  听到梅英的话,众人纷纷恍然,点头应和。

  只有礼部侍郎石群皱眉道:“若是如此,太上皇难道会不知道铁网山之事?若是知道,为何还没有旨意下来……”

  梅英闻言,眼角微微抽动了下,他摇头道:“圣人天威难测,非我等可以揣摩的。不过,本堂没有出面的缘故,并非是这个原因。而是……”

  说着,梅英眼中精光渐聚,再次环视了一圈后,淡淡的说出了四个字:“功高不赏!”

  ……

  大明宫,紫宸书房。

  隆正帝在奋笔疾书,处理奏折。

  从他紧皱的眉头来看,他的心情,并不算舒畅。

  一旁处,邬先生竟也坐在轮椅上出神,这个情形,很少见。

  “当……”

  “当……”

  “当……”

  御书房一角的立柱上,挂着的西洋钟发出一阵金钟铜磬的声音,连响了十二下,将邬先生惊醒。

  他看了眼似无所觉,依旧奋笔的隆正帝,心里一叹,道:“陛下,东宫和太尉府都因伤势在身,不能前往理藩院谈判。仅方冲和傅安他们,怕是压不住宁侯啊……”

  “哼!”

  隆正帝似写烦写腻了,随手将御笔扔在桌上,冷声道:“他倒是飞扬跋扈!连朕的人都敢随意辱骂打压!”

  邬先生苦笑一声,道:“陛下,宁侯年岁不大,又少年得志,哪里能想到那么多……臣只担心,过犹不及啊!陛下,如今那边这般安静,各方手续章程都办得极为顺利,看来,他们也在盼望,贾环再膨胀一些……”

  隆正帝闻言,细眸眯起,眼睛中,森冷的精光闪过,他又抓起御笔,翻开下一本折子批阅起来,淡淡的道:“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邬先生闻言,悚然一惊,猛然抬头看向隆正帝。

  似是被邬先生看的不自在,隆正帝顿住笔,看向邬先生,道:“不是朕太过薄凉,朕是真想保全住他。

  他若有自知之明,这次就该将功劳多分润些出来。

  可他有吗?哼!

  既然如此,朕成全他。

  顶个国公的帽子,养老去吧!

  朕保他一生富贵便是……”

  说罢,隆正帝不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