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651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故此派奴婢前来请陛下前去说话,看看是否有什么误会……”

  隆正帝闻言,脸色愈发难看,不过,他却不担心什么。

  这些宗室混账谋反之证确凿,即使太后,也不能抹去罪过。

  隆正帝与邬先生对视一眼后,忽然问道:“莫为广,太后宫中的黄畴福现在何处?”

  莫为广闻言一怔,似有些诧异隆正帝为何会提及此人,不过他迅速回过神来,躬身笑道:“回陛下的话,黄畴福半月前为太后办了件大喜事后,太后她老人家凤眼大悦,就准许黄畴福归乡养老。

  想来,如今那老货正在桑梓之地享受清福呢,真真是太后慈心仁厚啊,呵呵呵……”

  ……

  宁安堂正堂。

  贾母坐在正座上,正在与一旁的薛姨妈说话,赵姨娘陪坐……

  尤氏、白荷、秦氏还有薛宝钗等人在一旁服侍着,端茶倒水。

  其她姊妹们也都在,之前与贾宝玉一起出现的王瑜晴亦在。

  只是见贾环大步进门后,王瑜晴原本就怯生生的神色,愈发可怜了……

  “老祖宗,您怎么过来这边了?

  天这么热,您有事召唤孙儿去西边儿说话啊。”

  贾环看着贾母那张阴沉的脸,笑道。

  “哼!你如今为官做侯了,那般了不得,我一个糟老太太,如何还使唤得动你?”

  贾母语气不善地说道。

  贾环闻言哈哈一笑,道:“老祖宗,莫恼莫恼,孙儿知道您是为了何事生气。

  不就是宝二哥的事吗?也值当您老人家这般生气?

  孙儿又没打他,也没骂他,就找个地儿让他冷静一下脑子罢了。”

  见贾母脸色又阴沉下来,贾环也不和她兜圈子,直言道:“老祖宗,您道孙儿为何连夜从铁网山赶回来?

  不只是因为家里进了贼人,伤了小吉祥,更重要的,是因为昨夜铁网山发生了兵变!

  武直郡王赢时,本是陛下长子,却被一干人等挑唆哄骗,昨夜起兵作乱,妄图篡位,最终却自尽在陛下眼前。

  更有人以大军围攻圣驾行在,若非陛下早有准备,天都要塌了!

  这其中,就有景田侯府李家的干系。

  如今陛下成功平叛回京,眼看着就是一场大清洗。

  这个时候,二哥跑来找闹,非要孙儿帮王家、李家说话……

  老祖宗,您说说看,这个话,孙儿能说吗?”

  第七百四十章 你做的好事

  宁安堂内,一片寂静。

  姊妹们脸上的笑容也都敛去了,甚至连薛姨妈都不敢笑了。

  她们纵然是内宅妇人,却也知道“兵变”和“弑君”是什么概念。

  再听说即将清算,脑海中便只有四个字:

  抄家灭族!

  贾母听完贾环的话后,更是怔怔的呆在了那里,一动不动……

  贾环以为她是被他的话给唬住了,心里有些惭愧,忙又赔着笑脸说软话道:“老祖宗,您尽管放心就是,陛下无忧,大姐也无忧,咱们贾家亦无忧。

  昨天倒了大霉的是义武侯方家,嘿嘿……

  对了,还有个好消息差点忘了给家里人说。

  老祖宗,大姐有身孕了!”

  “哎呀!”

  却是一旁的薛姨妈高兴的叫出声来,她对着贾母激动笑道:“老太太,这可是真真天大的大喜事!

  你们家里出了个贵妃不算,日后又要出个王爷哩!”

  有这一层干系在,只要贾家不自己作死,本本分分的过日子,也能保得几十年的富贵。

  当然,前提是贾环要夹着尾巴做人,而且,还要在昨夜之前……

  贾母听闻薛姨妈之言后,似乎这才反应过来,脸上也渐渐浮起了笑容,点点头道:“是喜事,难得的大喜事啊!”

  见贾母和薛姨妈都这般高兴,家里其她姊妹们也再次笑了起来。

  家里无忧就好,谁又管得了外面的事……

  再者,抄家灭族虽然想想就让人胆寒害怕,不过谁也没见过。

  干脆就屏蔽掉不去想……

  那离繁花似锦的贾家,似乎太遥远……

  赵姨娘却在一旁撇了撇嘴,见贾环也跟着呵呵的傻笑,没好气的丢了他两记白眼球。

  真是傻儿子!

  大丫头是太太的闺女,你跟着瞎乐个啥!

  万一太太日后靠着贵妃女儿王爷外孙再抖起来,有你哭的时候……

  而一旁的王瑜晴就更不开心了,泪眼巴巴,泪水无声的流个不停。

  一张煞白的脸上再无一丝血色,坐在那里都摇摇晃晃的不稳当。

  看着着实可怜,柔柔弱弱,梨花带雨的模样,让人不忍……

  李家是她的母族,她娘李氏如今被赶回了李家。

  若是被清算,她娘又如何能躲的开?

  家破人亡……

  她并不知道,她其实被骗了。

  李家和傅家,是站在皇太孙身后的。

  这一次兵变中,并无大罪。

  只是,李家与傅家一起,明里靠上赢时,暗中却早早投靠了皇太孙赢历,结果害的赢时惨死。

  这笔账,隆正帝若是能放过去,那才叫见鬼。

  只是他不好拿另一个儿子怎样,傅家又是太上皇心腹侍卫出身,一时半会儿也动不得。

  那么除了李家外,还有谁是更完美的顶缸背锅侠呢?

  所以贾环的话也不算夸大其词。

  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看着悲伤欲绝的王瑜晴,众人脸上的笑容又渐渐淡了下去。

  但是,却也没人敢帮她说什么。

  不说读过史书的贾家姑娘们,就连一个大字不识的赵姨娘,也看过戏文,明白贾环所言的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罪过。

  动辄株连九族的大罪,躲都躲不过,谁还敢往里面掺和?

  这可不是心善不心善的问题。

  因此,众人们同情归同情,却无人像贾宝玉那般,出口要求贾环相救。

  而贾母不知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抹明显的畏惧之色后,她深叹息一声,看着贾环道:“如此倒也罢了,怪不得你……

  可你宝哥哥也不知道这些事啊。

  你若告诉他,他不就明白了?

  何苦还要罚他去祠堂跪着?

  他身子那般弱,哪里经得起这等苦!”

  贾环闻言苦笑着摇摇头,上前一步,在贾母座旁的一张小杌子上坐下,拉起贾母的手,道:“老祖宗,二哥今年已经不小了。

  多吃点小苦,多受点小罪,没坏处。

  女儿家自然要金贵些娇养,可男孩子,还是要多磨砺些才好。

  不然,以后如何能经得起外面的风雨,又如何能承担得起一个家?

  都把他当女儿养,可他总归还是要娶妻生子吧?

  难道还要他的妻儿子女也拿他当女儿家看?

  老祖宗啊,就算咱贾家的家风正,男丁们成亲都比较晚,可也没几年功夫给他成长了……”

  前面的话,倒还像回事。

  可看着贾环一张诚恳的脸,再听他语重心长的说出最后一句话,贾母的老脸都抽抽了。

  薛姨妈亦是面色古怪,连赵姨娘都感到惭愧难当,不忍直视这三孙子的脸皮……

  在一旁服侍的尤氏、秦氏咬住了嘴唇,白荷嬷嬷的垂着臻首。

  薛宝钗一张白玉般的脸此刻满满都是红晕。

  下方坐着的林黛玉和史湘云亦是不约而同的绯红了俏脸,一起轻轻啐了口,低下头去没脸见人。

  倒是贾迎春和贾探春两人,咯咯的轻笑出声。

  继而在贾环无辜的神色中,引得满堂大笑……

  贾家的男丁们成亲晚,这句话旁人说出倒也罢了,可是你贾三孙子也有脸子说?

  八岁的时候都知道往屋里划拉美人了,还想要多早?

  一通大笑后,贾母面上自来时就带有的郁色之气彻底消散了,她心里已经接受了贾环的说法。

  更让她欣慰的是,她听的出,贾环的确是在为贾宝玉考虑。

  否则,他都不用理睬,只要在她活着的时候好吃好喝的供着,待她死后,自有贾宝玉的苦果子吃……

  如今这般想,倒是难得。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一家和睦太平,比什么都好……

  放下了这桩心事,贾母也乐得再玩笑几句,她伸手捏了捏贾环的面皮,道:“真真是没法子,都是那般大的人物了,一点威仪都没有,还跟小时候一样顽皮!

  你宝哥哥成亲晚是有的,可你也好意思自夸?”

  贾环嘿嘿笑道:“老祖宗,孙儿就算做再大的官,不还是您的孙儿,是我娘的儿子,是家里姊妹们的兄弟?

  在外面耍威风就够了,回家里还端着个身份,活的跟戏子一样,有什么意思?

  还不如一家人和和气气、高高兴兴的高乐高乐!

  这才是一家人过日子!

  您说呢?”

  不过贾环说完后,没等贾母回答,就回头朝后看去。

  众人纳罕他这般无礼,也顺着他的目光朝后面看去,顿时纷纷站起身来问安。

  原来,是贾政和贾琏二人到了。

  两人的面色都格外凝重,贾政更是脸色铁青,待进门与贾母匆匆行完礼后,贾政指着贾环喝道:“你做的好事!!”

  满堂讶然,不解贾政缘何发这般大的火。

  难道是为了贾宝玉?

  贾母皱眉道:“有话好好说就是,动这么大的怒作甚?好好的,环哥儿又哪里惹着你了?”

  贾政闻言,深吸了口气,道:“老太太不知,这个孽障……糊涂了!

  还整天自称荣国一脉、荣国一脉,可他转眼间就……

  诶!

  让他……让他自己说!

  他做下的好事,人家都找上门儿来了!

  哼!”

  ……

  第七百四十一章 死了……

  见贾母与众人的目光看向自己,贾环眉尖轻挑,看着贾政,道:“还有脸找上门儿来了?哪家?”

  贾环心里大概能猜到是什么事,但他不知道会是哪家上门。

  肯定不会是宁家,出了这般大的事,一早就有大军围了川宁侯府。

  贾环不是没想过救下宁家的家人,如果宁至那一剑没有刺死隆正帝的替身还好说,可他那一剑刺下后,再无人敢在宁家的事上说一个字,贾环也不成……

  在回京的龙撵上,贾环亲耳听到隆正帝下旨,命韩德功快马赶回京中,领京营圈了川宁侯府,许进不许出,一只鸟都要射死。

  所以,肯定不是宁家。

  那么除了宁家外,大概就是理国公府柳家,还有其他几家勋贵家族。

  就是因为昨夜眼睁睁的看着蓝田大营肆虐而一箭不敢发,被暴怒的隆正帝直接打入囚车带回京城,等候发落的那几家。

  听到贾环这般没心没肺的发问,贾政几乎气结,脸色涨红,指着贾环斥道:“你……你怎么可以这个样子?

  理国公府柳家,自你祖父先荣国战殁后,始终对咱们贾家礼敬有佳,柳子爵见到为父,也从不以爵位相压,谈吐尊重。

  但凡逢年过节,或是贾家有事,人家都没有说不露面的。

  我记得你以前惹出麻烦来,他也替你出过面,帮过你吧?

  你怎能这般忘恩负义,没有良心?

  你让其他人怎么看我们贾家,怎么看你?

  还有脸问别人怎么有脸?”

  儒家出身的贾政,是个正人君子,也喜好颜面。

  是个宁肯别人负他,他也不会负人的书生性子。

  他希望贾环也是这样的人,但显然,贾环的表现让他很失望……

  贾环看着气得捶胸顿足的贾政,有些无奈,上前扶着他,想让他坐下说话,却被气急的贾政一手甩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