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566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大人呐,您家里终于父纲重镇了!

  感受到周围的动静,和各异的眼神后,李政的嘴角却忍不住抽了抽。

  他镇个屁……

  隆正帝细眉微挑,看着眼神依旧清明认真的李梦菲,沉声道:“为何?”

  李梦菲朗声道:“陛下,微臣以为,此乃准葛尔部的奸计。

  微臣认为,准葛尔部蒙古,与北方内外两部蒙古大不同。”

  “有何不同?”

  隆正帝淡淡的问道。

  李梦菲道:“陛下,微臣以为,无论是内蒙,还是外蒙,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已经被我们大秦给打怕了,尤其是外蒙。

  从国朝初年起,外蒙扎萨克图部,车臣部,还有土谢图部三大汗王部落,降而复叛,叛而复降。

  每叛一次,我大秦铁骑便会饮马阴山一回。

  近百年来,我大秦的煌煌武威,早已深入了外蒙诸部之心。

  那就是绝不可敌!

  因此,他们目前是绝对忠诚于我大秦的。

  但准葛尔部蒙古则不同。

  他们才是真正喂不饱的狼崽子,不管我大秦多么强盛,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东进侵略。

  如今他们正处于最虚弱的时候,所以他们才会拉下面皮来求和,求归附,以换取我大秦军队的支援。

  但可以预料到,待我大秦用数万甚至十数万将士的性命,帮他们打退厄罗斯的入侵后,他们得以喘息,得以休养生息,等到他们再次强大后,他们还会狼性不改的东进侵略。

  所以,陛下,微臣以为,此议万万不可答应!”

  隆正帝闻言,面色不变,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

  李梦菲所言之事,他又怎么会想不到,只是……

  开疆拓土的美名和威望,尤其是威望,对他而言,吸引力真的是太大了。

  那可不是百里山河千里山河,那可是真正的万里河山哪……

  “李御史此言差矣……”

  兵部左侍郎费岩迈出一步,沉声道:“既然我大秦能将外蒙诸部打的心服口服,自然也能将准葛尔部打的口服心服。

  半年前,准葛尔部纠集二十万控弦之士东进,来势汹汹,结果如何?

  被我大秦打的几近全灭,百不存一。

  我大秦以武立国,武勋昭著,何时怕过敌人打来?

  适时宁国侯年不过十三,就敢请缨作战。

  更以孤身潜入距离嘉峪关千里之外的龙城,夜割可汗头,还一把火焚毁了数十万石军粮,以及阿拉神火……”

  “什么阿拉神火?还说什么连石头都能烧着,真是荒谬!

  而且,国朝大事,并非武夫斗狠莽撞可相提并论,岂可同日而语?

  西域荒凉如蛮荒,为了如此不毛之地,去让大秦将士白白送命,岂是正理?”

  李梦菲不屑的打断了费岩的话。

  这倒不是他僭越,不知尊卑。

  而是作为兰台寺中的一名御史,虽然位卑品级贱,不过区区七品。

  可是理论上来说,在朝堂上,御史是连内阁宰相都能当面弹劾的人。

  实际上,兰台寺的存在,也确实就是为了防备阁老擅权而设立的。

  对阁老尚且如此,自然,他们也能对一个兵部侍郎不客气。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而言。

  任何高回报的工作,通常都有高风险。

  想踩着别人上位,咬别人一口,首先得有一副“好身板儿”,“好牙口”。

  不然的话,就是纯粹在作死。

  不过,李梦菲是有这个底气的,因为他老子乃是吏部天官。

  算起来,李政也算是门生故旧遍布朝野,权势滔天了。

  所以,他并不怕费岩。

  当然,李梦菲本身并不会认识到这点。

  因为他的出身注定了他从小到大都活在恭维赞赏中,所以,他觉得是他一身为国为民,不畏强权的正气,才让费岩给退后的……

  却不知,费岩只是懒得和他解释罢了。

  皇帝和两阁大佬,以及他们兵部的大佬们,都已经见识过贾环带回来的那一罐神火油的威力。

  不给他解释,只是因为李梦菲的身份不够而已……

  “嗤!”

  看着神色矜持,面上隐现得意之色,站在那里“顾盼自雄”的李梦菲,贾环觑着眼,不屑的嗤笑了声。

  见李梦菲怒视过来,贾环撇撇嘴,做了个投鸡腿的动作。

  这个投掷动作,顿时勾起了李梦菲平生最耻辱的两件事。

  一个,是他自记事以来,平生第一次挨打,还是在满街人观看下挨的耳光。

  第二,便是他金榜题名,御马夸街时,被人砸到脸上的那个鸡腿……

  而两件事,都和贾环有关,或者说,都是他干的。

  见他不知“悔过自新,重头做人”,居然还敢当着他的面挑衅,李梦菲大怒。

  不过,他亦是出身名门之家,这样的人家,最重一个礼字,自然不会跟某人一般,粗鄙不堪!

  强忍着怒气,李梦菲死死的盯着贾环,道:“宁侯有何高见?”

  贾环摇摇头,撇嘴道:“没有。”

  “那你方才发笑是什么意思?”

  也不知怎地,看到贾环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李梦菲的火气就压不住的往上涌。

  贾环眉尖轻挑,侧目看着他道:“怎么,我连笑都不能笑了?好笑我自然要笑。

  你爹管着天下人的官儿,你管着天下人的笑是吧?

  那你李家管的也太宽了吧?”

  “你……”

  李梦菲大怒道:“此乃朝堂重地,当着陛下和文武百官的面,你敢失仪?”

  贾环奇怪道:“我失仪?

  反正我没有在陛下没开口之前,就抢先出班说话。

  陛下到现在都没发表意见,就听你呱唧个没完。

  至于神火油有用没用,能不能烧着石头……

  这就不是你能操心的事了。

  你品级太低,没资格知道。

  不过看来,李天官还是一个比较懂得保密的人。

  那天点燃神火试验时,我记得李天官也是知道的,哦?”

  贾环祸水东引,看向了吏部老大李政,笑问道。

  李政淡淡的瞥了贾环一眼,道:“宁侯过奖了,事关机密,本官的确不敢随意泄露。

  不过,今日之事,非神油也。

  不知宁侯以为,准葛尔当救,还是不当救?”

  ……

  第六百四十四章 高风亮节的卑鄙小人

  贾环闻言后,完全没有思索,便点点头,道:“当救!”

  “荒谬!”

  “不学无术……”

  “无知……”

  “莽撞……”

  贾环没有回答前,文武百官都沉默不言。

  贾环刚说一句“当救”,却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让朝堂上,尤其是文官那一块儿,炸开了锅。

  各种指责汹涌而来。

  “敢问宁侯,你可知,若是与厄罗斯开战,我大秦需要准备多少兵力?需要准备多少粮草武器?又需要做好战死多少人的准备?”

  出头发问的,是兵部尚书古仑。

  这个外表不俗的中年人,看起来似乎颇知兵事的样子。

  但知道他的人,却都明白他只是一个连一天兵都没当过的“赵括”罢了。

  在兵部衙门里,也不过是一个泥塑的菩萨。

  被左右侍郎及四司主事完全架空,没有一点实权。

  听他如此发问,贾环好奇道:“古大人,你能否先告诉本侯,我大秦如今有兵员几何,有良将几何,有粮草马匹几何?”

  古仑闻言,满面大义之气顿时一滞,他平日里满脑子都是在思量,如何掌控兵部,怎样争权夺利,至于兵事……

  他知道个球!

  尤其是,他是读圣贤书的读书人,读几本兵书,关心一下武夫兵事就已经够委屈了,如何还能去像商贾一般记数据?

  有辱斯文!

  不过面对贾环的发问,他也不想气衰势弱。

  若是只有他一个人单独面对这位贾家莽三郎时,或许他还会忌惮些。

  可,如今他身后站着那么多队友,他又怎么会惧怕?

  古仑哼了声,道:“宁国侯,现在是本官问你的话,既然你主张大秦要去救西域,自然要说出个丁卯来吧,否则,岂不是在这种国朝大事上信口开河么?”

  贾环闻言嗤笑了声,道:“就你这样也能做兵部尚书?本侯乃武勋将门,又不是辅政大臣和内阁阁老,更不是户部尚书。

  本侯关心的是,我大秦是否该作战,而我等将门,有没有敢于为国赴死的勇气。

  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武将不怕死,就有八成希望打赢战争。

  再看看你,还是兵部尚书,连大秦有多少兵员将才都不知道,古尚书,你见天儿的在兵部衙门里干吗呢?”

  “我……我当然知道!但现在不是我的事,是你的事。你说!”

  古仑色厉声荏道。

  贾环鄙夷的看了他一眼,朗声道:“古大人,你听好了!

  我大秦如今战将千员,兵员百二十五万单四千八百五十二人。

  武库之中,秦戟如林,弓弩无数。

  至于粮草……哼哼,足有数百万石之多!

  古尚书,这些你都知道吗?”

  古仑闻言,冷笑一声,傲然道:“本官乃兵部尚书,如何会不知?

  宁侯听仔细了!

  我大秦如今战将千员,兵员百二十五万单四千八百五十二人。

  武库之中,秦戟如林,弓弩无数。

  至于粮草……哼哼,足有数百万石之多!

  怎么样?”

  古仑是进士出身,自幼号称神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甚至到了今日,他读过的圣贤书都不曾忘却。

  又如何记不住区区几句话?

  古仑面色得意的看着贾环,心道,不读书就是没有文化,就这样,也想考量本官……

  不过,当他看到贾环身边的义武侯方南天眼神有些古怪的看了他一眼,而后面的武勋大将们甚至开始压低声音笑了起来,心头忽然觉得不妙……

  果不其然,再看向贾环时,只见他一副厌恶的表情看着他,贾环恶心道:“古尚书,你说的对吗?”

  古仑觉得是对的:“对……对吧?”

  “对个屁!我又不在兵部当值,如何能知道这么机密的数据?我不过胡编了一组数据,在这扯淡呢。倒是古尚书你……你怎么回事?”

  贾环一副问责的模样,让瞠目结舌,面红耳赤的古仑恨不得砸死他算了。

  古仑面红耳赤的看着贾环,自觉从未见过如此奸猾阴险的卑鄙小人。

  “啧啧,就你这专业素养,也能做到从一品大员?古尚书,说说看,给人送了多少银子,回头我家去后好省吃俭用攒银子,回头也弄一个尚书当当。”

  贾环一本正经的“请教”着。

  古仑闻言差点没一口血吐出……

  其实贾环倒没说错什么,古仑还真是靠银子买上位的。

  至于为何忠顺王和李政两人连从一品的兵部尚书都敢卖……

  那是因为不管什么人坐在这个位置,其实都一样。

  只要不是荣国一脉自己选出来的人,他就坐不实这个官位。

  别说区区一个兵部尚书,忠顺王他们连真正执掌军方大权的军机阁都没有办法掌控,又何必在下一级单位花费大心思,浪费好心情好精力呢?

  还不如随便卖一个好价钱呢。

  只不过,他们也没想到,古仑会如此草包。

  居然会中了一个竖子的圈套……

  身为兵部尚书,关心的乃是大政,具体的数据又何必非要知道?

  要是兵部尚书整天去操心这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