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466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你们说我,这个关键时刻我岂能露怯,我就又吼道:你有多少我吃多少。

  皇帝也又吼:你吃多少我有多少。

  我不服,再来:你有多少我吃多少。

  皇帝最后真的怒了,指着我道:你有病啊!

  ……”

  “噗通!”

  史湘云喜欢将椅子倒过来座,这样她方便趴在椅背檐儿上。

  而且还喜欢翘起来前面那两支椅腿,只有重心后面那两支椅腿支撑着晃悠。

  可方才笑的着实太过了,力道没控好,一不留神,整个人就人仰马翻的栽倒了。

  还好,她身旁就是一个木制屏风,将将给拦住了去势,她人挤在椅子和屏风的夹角处,还不忘“哈哈”大乐。

  其他人见之,愈发大笑了。

  良久之后,她们三人还没笑够,贾环摸了把椅子坐下,顺手将林黛玉放在另一张椅子上。

  若是只有两人在,他可以没有顾忌的将林黛玉揽在怀里,放在腿上坐着。

  可有第三人,甚至第四人在,这还不包括外间偷听墙角听的“咯咯”乐个不住的两个丫鬟在,就不好这样做了,会让林黛玉失了尊重。

  林黛玉自也知道这一点,笑的满脸红晕的脸,不忘抬头看了贾环一眼,眸光绵绵如水……

  ……

  “环哥儿,你这是逗我们乐才浑编出来的吧?”

  过了好一会儿后,几人才重新坐正,各自理了理笑的鬓钗凌乱的浅淡妆容。

  薛宝钗自觉从未这般失礼过,不由觑着眼,没好气的问道。

  贾环呵呵一笑,心想你若真听了那场君臣骂战,怕是会直接唬掉半条魂儿。

  他点点头,又摇摇头。

  客气中透着距离……

  见他这般,薛宝钗面色一黯,站起身来,笑道:“我妈怕是也快醒了,我得回去瞧瞧。她一个人在家,也怪寂寞,我回去陪陪她。”

  听她这么说,史湘云都不好说什么了。

  众人一起起身,送了送后,又回来坐下。

  房间里只有三人后,外间的翠缕也被打发去找紫鹃说话。

  史湘云有些没好气道:“你也忒小家子气了些,总让宝姐姐面上过不去,还真以为人家要吃了你啊?”

  贾环还没说什么,林黛玉就不悦道:“云丫头,你是傻了呀?在老太太那里是怎么个光景儿,你难道看不出来?偏没心没肺的,还这样说……”

  史湘云哼了声,道:“宝姐姐素来稳重,所行所举从无差错。在老太太那里,也不过是尽本分而已。

  她刚才还跟我说来着,若是府上再这般嚼舌下去,她就要劝姨妈搬出府去呢。

  而且她说,环哥儿还当着她的面,告诫她不要痴心妄想,她差点没尴尬死……”

  “嗯?”

  林黛玉闻言一怔,看向贾环。

  ……

  第五百四十一章 荒唐言

  贾环简单的解释了下,那绝对不是什么当面告诫。

  再怎么说也是亲戚,不看王夫人,也要看贾宝玉和王熙凤的面上。

  他怎么可能当面告诫,还说什么痴心妄想,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是薛宝钗自己想多了而已……

  林黛玉和史湘云闻言这才放心,口出恶言,终究非君子之德,不是美事。

  贾环没文化归没文化,可是在姊妹们面前,从来没有当面给谁使过脸子。

  纵然当初那般不喜三丫头,可也只是相敬如冰罢了。

  这样就好,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夫君是一个不怜香惜玉的主儿……

  至少,也不能口出恶言。

  讲过这一节后,林黛玉忽然来了兴趣,也开始说起相声来,将贾环说夫子是干爹辈的典故拿出来讲了一番。

  果不其然,笑果不错,让史湘云笑骂之余,大笑不止。

  心中的石头也彻底落地……

  贾环就乐呵呵的坐在那里,有一口没一口的啜饮着茶水,听两个可人儿笑一阵闹一阵的玩笑。

  时间,很快的过去了……

  ……

  翌日,天还没亮,贾环就早早的过来给贾母请安。

  他主要是想看看,老太太昨夜睡的可还好。

  一宿一宿的睡不好,别说一个七十岁的老太太,就是一个青壮年也挨不住啊……

  可惜,抱着一腔希望来的贾环,却又失望了,贾母的精神,似乎愈发不济了。

  甚至,比昨天更严重十倍。

  鸳鸯晦暗的面色中也很是多了几分疲倦,她对贾环道:“老太太昨夜只睡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再也不敢闭眼了。

  只要一闭眼睛,就会梦到老太爷……

  唉!三爷,这可怎么才好?真真是急死人了。

  老太太这般年纪,哪里经得起这样折腾……”

  贾环面色凝重的坐在软榻边,听着贾母渐渐衰弱的呼吸声,眉头紧皱。

  今日除了薛姨妈和贾家众姊妹外,连王夫人和赵姨娘都来了。

  王夫人面色淡淡的坐在那里,看着贾母的眼神中似乎有几分忧色。

  虽然不愿承认,可她到底还是知道。

  她如今能维持一个当家太太的体面,其实还是因为贾母的缘故。

  因为她是贾宝玉的娘,而贾宝玉又始终是贾母的心头肉……

  一旦老太太故去了,那……

  这个庶孽,怕是再难容得下她。

  而那个奴几辈的,怕是要更加猖狂……

  “小吉祥,公孙姑娘怎么说?”

  贾环脸色有些难看,对堂下的小吉祥道。

  他之前打发她回府,去请公孙羽来给贾母诊治。

  可没过多久,却只有小吉祥一人回来了。

  小吉祥无奈道:“公孙姑娘说,老太太得的是心病,她并无良药。心病只有心药医,而她开不出这一剂心药。”

  “那她就不能来看看?开个安神的方子?”

  贾环面色阴沉,不满道。

  小吉祥噘嘴委屈道:“我也是这么跟她说的,可她说安神的方儿上回就开过了,那是最好的,若是还没法子,那她也没法子了,让三爷您另请高明。她还警告我,绝不可再去打扰,凶巴巴的……”

  “哼,倒是养出了个祖宗……”

  王夫人开口讥讽道。

  贾环没心思这个时候和王夫人计较,虽然也恼公孙羽的肆意,但也知道,她若是有办法,应该不至于此。

  又想了想,还是没什么好法子后,他对堂下贾琏沉声道:“链二哥,打发去太医院请太医的人怎么还没回来?

  是偷奸耍滑惯了还是觉得主家太仁慈,就敢不当回事了?”言语间已是多了几分怒气。

  贾琏抽了抽嘴角,道:“三弟,林之孝这才刚去了一炷香的功夫,怕是还没到呢……”

  贾环闻言,顿了顿,没有再开口,可脸色却愈发阴沉。

  他这个做派,倒让贾琏有些胆战起来,吭哧了声,贾琏又道:“那……我再派人去催催吧……”

  说罢,见贾环点了点头后,他方悄悄松了口气,悄声退了出去。

  看贾琏这个表现,落入王夫人眼中,也不知是感到悲哀还是讥讽,面色不大好。

  而王熙凤的脸色亦是如此。

  薛姨妈说的对,女人再要强,再有能为又如何,摊上一个扶不起的,不争气的,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二嫂,那劳什子玉虚观还是清虚观的老道来了没有?

  昨儿就派人去请了,怎么还没到?

  他的架子倒比皇帝还大?

  我贾家还请不动了?”

  听着贾母倦怠的要命,却死死不敢闭眼,只能衰弱的呻吟的声音,贾环心头火起,沉声问道。

  王熙凤面色一变,忙解释道:“三弟莫恼,昨儿张才就回来回话了,说今儿一早,张爷爷他们从佛前取下法器来,就来咱们府上,绝不敢耽搁。

  我估摸着,现在也该到了……”

  王熙凤话音刚落,外面有一妇人进来回话,屈身一福后,道:“回二奶奶的话,前面链二爷让人传话进来,说玉虚观的张真人并诸徒子徒孙们到了。

  链二爷说他要在外面照看着那些人做法事,就不进来了。

  就是问问,要不要让张真人进来看看?”

  王熙凤忙道:“快请,快请!”

  那妇人便又出去了,没一会儿,便领着张道人进了荣庆堂。

  那道人打了个道揖,道:“小道请老太太、诸位奶奶安,请宁侯安。”

  许是这道人真有几分能耐,见他进来后,一直连话都不说的贾母,居然开口了,对贾环道:“快,请老神仙好好看看。”

  贾环本来还腻味一个糟老头子自称什么“小道”,还给奶奶请安……

  不过听贾母开口了,他也不好多说什么,便起身道:“劳烦道长相看。”

  那张道士忙说不敢,上前数步,距离贾母还有些距离,却不敢再向前了……

  他面色凝重道:“我已知之。”

  听他装神弄鬼,贾环皱眉道:“道长知道什么了?”

  张道士一对寿眉下,老眼放光的看着贾环,沉声道:“是宁侯,是宁侯浑身的煞气,勾动了沉伏贾家三十年的一缕荣国遗魄,才屡屡托梦于老夫人,使得老夫人不得安宁。”

  “哼!我就说……”

  王夫人面色木然的开口道。

  只是话没说完,贾环一下转头,面色森冷的对着她,虽没有开口,但只那份气势,就让王夫人将剩下的话咽了下去……

  杀过人的人,身上到底有一股不同的阴冷之气,哪里又是她一个妇道人家能够挡得住的?

  好在,贾环没有过多相逼面色发白的王夫人……

  他转过头,又侧脸对向张道士,道:“道长,此言到底何意?”

  张道士唏嘘道:“贾家,已经至少三十年没有这般浓郁的煞气出现了。

  更何况,这煞气之重,惊世骇俗,其中更又有不少冤魂……

  老道虽是化外之人,可也听说过宁侯的丰功伟绩。

  之前宁侯在西域,一把大火烧了大半龙城。

  那胡虏龙城固然不比我神京繁华,可准葛尔汗国乃西域大国,想来国都之中,人口不会稀少。

  宁侯趁着大风,一把火放下,其中烧死的固然多是死有余辜的鞑虏,可想来,也有不少无辜的老幼和妇孺。

  再加上西北一战那杀敌二十万的盖世功业,大多要算在宁侯头上,可这煞孽也同样计在了宁侯头上。

  那么多煞气集在一起,煞孽之重,当世少见。

  先荣国战殁北海已经三十载,一缕幽魂归府,沉寂了三十载。

  若无外因果,怕是还要再继续沉寂下去。

  可宁侯身上的煞孽却刺激了先荣国的这缕同样饱含煞孽的幽魂,使其复苏。

  只是,先荣国与府上其他人不熟,政公又是男儿,身具阳刚之气。

  所以,先荣国近不得旁人,只能屡屡托梦于老夫人,这才扰的她不得安宁,难以入眠。

  小道心知宁侯天生富贵,不信小道之言也是有的。

  自古以来,凡大富贵者,信命者实寡。

  宁侯不信,小道也能理解。

  可到了今日,宁侯多少也应该相信一点,因为这煞孽之业,不仅伤自己,还会累及亲族。

  其实,宁侯自造下煞孽当日起,便开始自食其因果了。

  若不然,宁国双目也不会眼盲。

  而自宁侯归来后,虽也享得一等国侯的殊恩,更着配紫金斗牛服之尊。

  可伴随着的,还有层出不尽的劫难。

  皇家难道今日才知宁侯房内之事吗?

  非也!

  那缘何他们非要等到宁侯从西域归来后才发作?

  此皆煞孽之果也。

  不过,大道常言:福祸相依,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