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04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众人闻言,赶紧看向贾环。

  贾环闻言,对林黛玉尴尬一笑,嗔道:“林姐姐瞧你,老祖宗刚才说了不想听,偏你又问……”不过看到林黛玉小嘴撇起时,立刻又动摇,退步道:“等咱们下去了悄悄说。”

  “呸!你爱说不说,谁和你悄悄说!”

  林黛玉俏脸通红,嗔了贾环一眼,羞恼道。

  众人又一阵笑声,贾母却不笑了,狐疑的看着贾环,道:“你才回来两天,昨儿还在宫里大闹了场,环哥儿,你真又跟人动手了?”

  众人也不笑了,安静下来看着贾环,不过,除了贾迎春担忧的微微皱起眉头外,其他的姊妹怎么看着一脸的期盼呢?

  难道说,妹纸喜欢爱打架的男孩儿,古便有之?

  贾环尴尬的挠了挠后脑勺,对贾母笑道:“也没甚大事,就是把镇海侯世子给捶了两下。”

  “啊!”

  一阵惊呼,好像还夹杂着点兴奋……

  贾母不兴奋,她年纪大了,最受不得刺激,皱眉沉声道:“打的可严重?”

  贾环连忙解释:“不算严重,就打了两下。”

  贾母再问:“打哪儿了?”

  贾环嘿嘿干笑了两声,道:“好像是……打脸上了。不过老祖宗您放心,虽然打出了点血,但真不严重。

  不过他后来是挺惨的……”

  “那又是怎么回事?”

  贾母闻言又是一惊,连忙问道。

  贾环笑道:“后来皇太孙也来了,听孙儿说李家那小子不像话,他大怒之下,又让人把他给捶了一顿。

  老祖宗您想啊,像孙儿这么善良的人,下手自然不会有多重,了不起流点鼻血也就是了。

  可皇太孙多狠哪,使人差点没把李家小子那张破嘴里的牙给敲光,嘿嘿嘿!”

  众人闻言,彻底麻木了……

  这什么人哪?

  打个架还能找皇太孙帮忙?!

  镇海侯世子到底倒了几辈子的霉,才会和这个不讲理的霸王打架?

  堂上众人都巴巴儿的看着在那里故作羞涩的贾环。

  薛姨妈的眼睛明亮,盯着贾环看了半晌后,又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她那面色一阵青红不定的姐姐王夫人。

  姐姐啊,贾环都到了这个地步,你一个内宅妇人还想和他较劲,不是自找不痛快又是什么?

  噎了好一阵后,贾母又道:“那最后呢?”

  贾环笑道:“后来皇太孙让人压着李武那小子去镇海侯府了,皇太孙警告镇海侯李翰,若他儿子再猖狂,李家未来堪忧!”

  “嘶!”

  懂得这句话分量的人都不禁倒吸了口冷气。

  说此话的人,可是未来的天下至尊啊!

  真要让他给惦记上了,那李家未来能有好日子过?

  床榻上的贾宝玉不知怎地,心中生起了与李武同命相怜的感觉,想来,那镇海侯世子,如今也跟他一般,趴在床榻上忍着痛吧?

  不得不说,贾宝玉太天真了。

  镇海侯比较能生,有三个嫡子,还有三个庶子。

  但镇海侯位却只有一个。

  折了个儿子,他还有五个,哪怕五个都折了,他还能再生。

  但镇海侯,一旦丢了,就再也没了。

  所以,李武的下场,比贾宝玉凄惨百倍。

  ……

  第三百五十八章 冤屈

  “老祖宗,咱就不说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了吧?姨妈和姊妹面前,您好歹给孙儿留些面皮!”

  贾环见众人不住的打趣他“嘲笑”他,更麻烦的是,林黛玉和史湘云两人,他不知道该先看谁,若是平常倒也罢了,可是今儿两人好像已经在闹小别扭了……

  着实有些撑不住后,贾环连连求饶道。

  “呸!”

  贾母啐了一口,既嗔又恼道:“你也知道要面皮?那你为何就不能给我省心一点?

  那镇海侯若是寻上门来,岂不是还要我陪着这张老脸替你背锅?”

  贾环拍胸脯保证道:“老祖宗尽管放心,镇海侯绝不敢来。

  他不但不敢上门找事,还得给我陪消气银子!”

  贾母有些凌乱道:“你打了镇海侯世子,他还给你赔消气银子?你有脸去讨?”

  贾环哈哈笑道:“我自不会去,这种事都是女人去做的……

  皇太孙说了,让我最近不要省钱花,杏儿会去镇海侯府帮我讨足养伤的银子的。

  所以,今儿孙儿大方一回,老太太,姨妈,还有诸位嫂子姊妹们,你们随便开口,随便点菜,府里做不了的让东来顺去做,东来顺做不了的,就到都中别家酒楼里去订!

  咱们今儿也吃一回大户,让镇海侯掏银子!”

  众人闻言,没有大笑,脸上的笑容都有些干。

  画风不大对啊……

  刚还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大气概,怎么一转眼,成了吃软饭的了?

  我们又不是没饭吃,去吃你未婚妻从别人家敲诈来的黑银子。

  你不要脸吃软饭,我们还要脸呢。

  尤其是林黛玉和史湘云两个,都觑着眼斜瞄着贾老三。

  她是正妻,我们还是平妻呢!

  谁要吃她的银子?

  她们不乐意,倒是薛姨妈笑的灿烂,拉着贾母的手道:“哎哟哟,这敢情真是一家子啊!

  一个皇太孙小舅子,一个爵爷姐夫,再饶上一个郡主夫人!

  哈哈哈!这镇海侯府能不头疼,敢不掏银子赔不是吗?”

  贾母闻言,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她心里对赢杏儿绝对是一万个满意,却跟薛姨妈“抱怨”道:“杏儿郡主原是不会做这些事,都是跟着我们家这个小泥腿子学浑了。

  人家堂堂的金枝玉叶,哪里会做这种事?还不是被我这三孙子给教坏了?”

  薛姨妈闻言哈哈大笑道:“老太太,我看啊,你心里喜庆的不得了呢!

  这么会把家的孙媳妇,又那般贵重,哪儿找去?

  可不正是兴业旺家的福兆?

  环哥儿那边,也正缺这么一个能镇住局面的内当家,真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贾母被拆穿后,也不再装了,笑的很爽朗,道:“谁说不是呢,杏儿多好的丫头啊,能相中环哥儿,是他的福气,也是我贾家的福气。

  不是我夸她,我家里这么多孙女孙媳妇,哪一个都比不得她。

  这满府的丫头里,我看,就你家宝丫头和她有些像哩。”

  薛姨妈闻言,眼睛一亮,却连连摇头道:“宝丫头哪能和郡主比,老太太过赞了,过赞了。

  她啊,性子古怪的紧,远不及府里的丫头,更没有郡主大气。”

  贾母摇头,对薛姨妈感慨道:“论大气,这世间还有哪个女子能和杏儿郡主比?

  一开始,她许是有些私心,怕被朝廷指婚,去抚蒙古,或是去抚西边的缠回、南边的番王。

  国朝以来,为了安抚周边,朝廷嫁出去的公主郡主还少了?

  可有哪个是长命的?多活不过二十来岁就去了。

  唉,想来也是她年纪快到了,心里怕,这才草草的相中了环哥儿,然后托太上皇压了下来。

  我不怕给你说,当初我虽然也觉得是喜事,但心里也还是有些疙瘩,怕她进门后端着郡主的架子,不仅不给我们做长辈的立规矩,还得我们去给她行国礼,那府里哪还有安宁?日子也不受用。

  环哥儿当初更是反对不愿意,说他心里已经有人了,说别说是郡主,哪怕是公主他也不要。

  还是老婆子我苦口婆心劝他,既然身为大家子,就要承担大家子的责任,更何况你如今还是族长!

  环哥儿是个懂事的,逼不得已,当时是含着泪,咬着牙,这才应了下来。

  可谁也没想到,杏儿郡主竟是这般好的一个丫头,初次来我屋里,便坚决不让我这个老婆子行国礼。

  就连她们姊妹们,也只让初次见面行一次礼就罢,日后只以家礼相见。

  你说说看,这等教养,多好,多难得啊!

  环哥儿以前夸口,说他是天生富贵,我原以为他是在大吹法螺,如今看来,可不正是天生的大富贵?”

  薛姨妈闻言,也连连点头赞叹道:“都是好孩子,都是好孩子。”

  贾环在一旁,一开始听的还高兴,可后来发现林黛玉和史湘云的脸色越来越不自在,顿时听不下去了,赔笑插口道:“老祖宗,姨妈,您二位能不能等说私房话的时候再夸我,我是个面皮比较薄的人,很容易害羞的。”

  “噗!”

  原本心中又开始自怜身世的林黛玉,听闻此言后,没忍住给喷笑出来。

  姊妹里,或许就属她和小惜春最喜欢听贾环不着调的满嘴胡言,觉得贾环这般大有趣。

  史湘云也敛去了伤感,她倒是没有伤感自己的身世凄惨,远不如赢杏儿。

  她是在伤感贾母那句贾环“逼不得已、含着泪、咬着牙,才答应下来”给打动了。

  贾环从未给她说过这件事,她也没想过,贾环会因为她而流泪。

  尽管贾母没说贾环心里的那人是谁,但史湘云确信,那就是她!

  眼前这个笑的没脸没皮,没羞没臊的男孩子,居然曾经为了她拒娶郡主,更为她而流泪,可想而知,当时他心里是怎样的煎熬和艰难,但他却从没跟她说过……

  史湘云感到心疼。

  不过,她的性子比较爽朗,不会让悲伤留在心里太久,只将美好的记忆藏在那里。

  看到那张脸笑的那般灿烂,她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如果说林黛玉如同清泉边的一株水灵灵、脆莹莹的水仙,那么史湘云,则是一朵空谷幽兰。

  哪怕身边环境尽是一些枯枝败叶,她却依旧能笑迎朝阳春风。

  ……

  贾母也喜欢贾环的胡闹,她先指了指贾环,却又忽然指向一旁站在下方的王熙凤,“怒视”道:“环哥儿早先不是这般,我早晚弄不明白,他怎么会成这样。

  现在想来,怕不是都跟你这个二嫂学的吧?

  如今竟也成了泼皮破落户!”

  “哈哈哈!”

  这就太可笑了,多咱时间能看到王熙凤这般冤屈过?

  众人忍不住大笑起来,贾宝玉也趴在那里偷偷笑的打跌,只有当眼神扫向姊妹间的林妹妹时,神色才会黯淡下去……

  王熙凤多会配合,一脸窦娥似得冤屈感,却更有喜色,娇诉道:“好祖宗诶,您可要看仔细了再断案!

  您要是这般断案,那断出来的可都是冤案哪!”

  说罢,又对笑个不止的薛姨妈抱屈道:“姨妈,您给评评理!

  我要是有老三那般能干,怕不早也娶个郡主?

  就是郡主娶不成,县主也成啊!”

  众人闻言,愈发喷笑,贾母更是笑的快上不来气了。

  正要再说些什么,却见堂外一阵招呼声,而后门帘掀起,尤氏提着一个食盒进来,身后跟着贾惜春,也学着端着一个小点的食盒,再后面就是一长溜儿的丫鬟婆子。

  人虽多,但走路时却连裙角都扬不起,更没什么声响了。

  这让很重规矩的贾母看了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对屈膝一福的尤氏道:“你这是做什么?还都装到这边来。”

  尤氏笑的灿烂,道:“我们爷多咱功夫就叮嘱过,那边做了甚好吃的,就多拣好的送到这边,给老祖宗进用。只是之前三爷一直很少在府上用饭,我们也就没做甚稀罕的好吃食。

  今儿恰好姊妹们都过去了,三爷嘱咐我多做些好的。却不想快做好了,姊妹们转眼间又都去了。

  这不,那么些个好菜,原也准备先各挑选一些给老祖宗送来,如今干脆就全端来了。也算是我们进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