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414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见此,原本激烈的气氛,登时为之一静。

  等众人看到,一群百姓模样的陌生人,从龙舟上下来,一个个面带畏惧悲戚之色时,更摸不着头脑。

  但毫无疑问,是出了问题。

  不过没等他们开口发问,相隔一年多,隆正帝阴沉的声音,再次进入众人耳中:

  “回宫再叙。”

  ……

  皇城,大明宫,光明殿!

  钟鼓礼乐声起。

  文武百官上朝。

  嘉德皇帝赢昼局促不安的坐在龙椅上,眼睛却不时的往东边瞄,形成一个滑稽的神色……

  在其东侧后方一些,另安置一个龙椅,隆正帝坐于其上。

  百官就位,结果赢昼还是时不时的瞄一眼隆正帝,没有反应。

  下方赢祥和张廷玉等人见之,都面露无奈之色。

  直到隆正帝细眸刀子般看了过来,赢昼才一个激灵反应过来,先赔笑了下,却又被瞪了眼,然后慌忙道:“上朝上朝,快上朝!”

  一旁大明宫总管小胡公公尖声道:“天子上朝!”

  百官下拜:“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隆正帝见赢昼又在瞄他,气的拳头攥起,哼了声后,道:“平身。”

  赢昼这才再次回过神,忙道:“平身平身!”

  见此,隆正帝心里一叹……

  “太上皇此次南巡,历经一载光阴,但臣弟以为,实在值得!臣弟观太上皇气色,实在已经大好了!”

  赢祥作为总理王大臣,先开口言道。

  隆正帝点点头,道:“朝中政务,辛苦十三弟和诸位臣工了。”

  赢祥等人忙躬身道:“臣之本分。”

  话音一转,提及今日之事,赢祥道:“不知太上皇因何而不喜?可是臣等做差了什么?”

  隆正帝闻言,先面无表情的看了贾环一眼,配合到这个地步,他觉得已经仁至义尽了,道:“让贾环与你们说吧。”

  贾环干咳了声,出列,无视形形色色的目光看来,道:“招华夏遗民进殿。”

  此言一出,百官纷纷一怔。

  随着一道道传召声传出殿外,未几,数十名衣着俭朴的百姓,被带入殿内。

  为首一老者,须发皆白,面色凄苦,领着众人拜下:“海外遗民赵忠,拜见故国太上皇,拜见故国皇帝陛下!”

  隆正帝看了赢昼一眼,赢昼睁大眼睛,忙道:“平身!”

  又问道:“这位老人家,你们是……海外遗民?”

  赵忠等人谢恩平身后,道:“陛下,草民等,是前宋末年,少帝投海后,漂泊至海外,苟且于安南的遗民。”

  说罢,取出随身文书,道:“这是臣等先祖,带至海外的身份文书。”

  百官闻言,忙侧目看去。

  就见苏培盛下了御台,从赵忠手中接过文书,展于百官面前。

  近前的官员,可清晰看到上书“大宋景炎元年,粤州肇兴府人,赵慈良”等字迹。

  张廷玉心里其实已经猜出隆正帝并贾环此举之意了,极有深意的看了贾环一眼后,开口道:“原来是华夏故民,那亦是我等同根同源的血脉同胞。

  不知你们,在海外可还安稳?”

  此言一出,赵忠等人纷纷落起泪来。

  贾环介绍道:“这位是大秦内阁首辅,放在宋朝,就和蔡京一样,都是宰相。”

  张廷玉:“……”

  赵忠却忙道:“蔡京如何能比得过这位相爷?蔡京当权时,搜刮无度,民不聊生。

  前宋灭亡,此贼当担七成罪过。

  可如今,大秦强盛富饶,百姓比宋时更富。

  皆陛下与相国之功也!

  令我等遗民,好生羡慕!”

  贾环面色不豫,道:“老丈,有事说事,你乱拍什么马屁?

  都拍得不准!”

  百官:“……”

  赵忠忙躬身赔不是,却精明的不再提这一茬,开始讲述起他们海外遗民的血泪史来……

  勤劳善良的华夏百姓,只要有一片土地,就能很好的活下去。

  只是善良的人,却总被虎豹豺狼欺侮。

  种出的粮食被人抢走,牧养的牲畜被人夺去。

  妻女被糟蹋,男人老人,被随意杀害……

  如同轮回一般,每二三十年,必有一次。

  赵忠等人,便是这一次的受难者……

  “若非遇到王师突临,我等必不得活!”

  “田庄没了……”

  “妻儿死了……”

  “那群畜生,连有孕妇人都不放过……”

  声声哭泣声,点燃了满朝文武的怒火。

  饶是知道这些人多半是贾环寻来了,张廷玉还是不禁义愤填膺。

  他知道,这些人的经历,必然是真的。

  贾环不会在这种事上说谎。

  张廷玉深吸一口气后,道:“老丈,既然每二三十年就要经历一遭,那你们为何不回来?”

  赵忠抹了把泪,摇头道:“先前几百年,草民等人的祖辈,根本不知故土早已变了王朝……

  祖上口口相传下来的消息,那群蒙古鞑子,却是比畜生好不了多少哇!

  到了后来,大明王朝更迭,收了安南。

  草民等已经在海外安下了家,拖家带口,再想回来,已是不易。”

  张廷玉点点头,看向贾环,道:“不知王爷,打算如何?”

  贾环看着张廷玉,淡淡一笑,对赵忠道:“老丈,将你父祖留下的血书,给这位相爷看看。”

  赵忠闻言,也不知怎地,老脸有些不自然,应了声后,从怀取出一卷羊皮卷来……

  隆正帝见之,也隐蔽的抽了抽嘴角。

  赵忠将羊皮卷恭敬的奉给了张廷玉,张廷玉打开一看,眼眸瞳孔登时一缩!

  斑驳的血迹涂抹出十四个大字,字字泣血!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张相,安南本就为我华夏故土。

  当初趁着黑辽女真南侵时,被一群乱臣贼子给割据了去。

  祖宗之土不可丢,祖宗之民不可弃!

  敢明犯我强秦者,敢害我血脉同胞者,虽远必诛!!”

  ……

  神京西城,荣国府。

  沉寂了一年多后,这座神京城内最顶级的公府豪门,再次热闹喧哗起来。

  “可算是回来了!”

  车驾行至荣国府正门处停下,留守的贾琏将贾母迎下车后,贾母看着门匾上敕造荣国府五个大字,心里无比舒坦念道。

  贾政也行至此地,笑道:“老太太旅途劳苦,进屋去罢!”

  贾母笑道:“咱们累不累,你还不知道?

  这世上再没那样受用的旅途了!”

  贾琏是上了船的,附和道:“三弟断不能让老祖宗受半点累,那条船竟那样好!

  孙儿也算见识过不少船了,就没见过有一艘能跟得上的!

  连三弟当年那艘,都不如老祖宗这艘好!”

  贾母哼了声,道:“这会儿子后悔了,当初让你一并去,你倒是想留下!”

  贾琏讪讪一笑,忙岔开话题,道:“老祖宗,镇国公府、武威公府几家公府,都早早的递了帖子过来,说今日晚些时候要过来给老祖宗请安,还要见见三弟那些孩子!”

  贾母闻言,大笑道:“她们哪里是来见我这老太婆,见那些孩子才是正经!

  罢了,咱们进去吧!

  用不了一会儿,就都来了。”

  言罢,由贾政、贾琏并贾宝玉等人护着,进了荣国府。

  没多久,整整一条公侯街内,就满是宝车软轿。

  与贾家相亲的世交大族,都上门请安来……

  ……

  大明宫,紫宸上书房。

  隆正帝坐在御案后,赢昼侍立一旁。

  眼睛却不住的瞄往御案底下,脸色有些发虚……

  天地良心,昨晚他可是带着伴当收拾了一宿,将他那些玩意儿分明都收拾利索了。

  可谁曾想,竟没发现桌子角下,还落了一个发条小青蛙……

  可别让他老子瞧见了……

  他却不知,他在御书房里的动静,不说一日一报下江南,但十日里必然会汇总一次。

  这位新君的所作所为,早就在隆正帝心中一清二楚。

  这会儿子,已经麻木的不想和他计较了……

  “张相,我就不明白你在怕什么?”

  贾环看着短短一年功夫,老成了五六十岁人的张廷玉,叹息了声道。

  张廷玉沉声道:“前明永乐何其雄武,却因为安南之事,险些坑害了整个帝国。

  王爷若想为华夏遗民复仇,或者与安南通商,可以。

  但若想占地为王,成为封国,不可!

  万一有失,整个大秦都要被陷入进去,重蹈前明永乐覆辙!”

  贾环挑眉道:“你的意思呢?”

  张廷玉道:“大秦如今处处缺人,大片田地荒芜。

  可派船接那些华夏遗民重归大秦,朝廷可分田分粮。

  下严旨,告会安南王朝,命其交出残害我华夏遗民的凶手,严惩不贷。

  王爷需记一言:好战必亡!”

  贾环摇头笑道:“张相,你这种想法,太过时了……

  罢了,还是按照老规矩,军不涉政,政不涉军吧。

  立个规矩,大秦的对外战争,由武勋集团商议后,再由陛下签发旨意,和内政不相干。

  张相你也放心,对外战争既然是武勋去外打封国的,自然不会用国孥为军费。

  一应军费开销,皆为我武勋将门自己负责。”

  见张廷玉还要说什么,贾环一摆手道:“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不用多说。”

  不理会面色陡然涨红,目光愤怒的张廷玉,贾环对隆正帝道:“陛下,明日下午,臣就启程下琼州,与水师大军汇合了。

  早一日走,早一日归。

  就不再来陛辞陛下了……”

  说着,贾环拜倒在地,看着隆正帝道:“陛下,臣离去后,还请陛下继续保重龙体!万勿再如从前那般操劳……

  只要陛下在,就无人能截断臣之后路。”

  隆正帝闻言,面色不喜不悲,一双细眸看着贾环,眸光微微闪动,沉声道:“朕知道了。”

  贾环闻言一笑,毕恭毕敬三叩首后,起身,最后看了眼这座发生了无数浮沉的紫宸上书房,大步离去。

  ……

  “王爷回府啦!!”

  回到荣国府,在贾琏陪伴下,刚行至二门前,里面丫鬟们就将消息一层层传了进去。

  没一会儿,黑压压的一群人就迎至了门口。

  贾环行至廊下,满面灿烂笑容的拜下,道:“侄儿给伯娘、义母、诸位婶婶请安!”

  话没说完,就被镇国公府诰命郭氏一把拉起,一群诰命围上来,喜不胜喜道:“环哥儿,大喜啊!”

  赢杏儿、王熙凤等人陪伴着众诰命,赢杏儿笑道:“诸位长辈们已经看过芾儿他们了,都极喜欢。”

  郭氏大笑道:“杏儿,你是自小就在我们府上顽耍的,芾儿那孩子,我可是直接认成孙子了!

  等再长大些,我就接过去住!

  我算是看透了,指望奔哥儿,还不定到哪一年呢!”

  赢杏儿多大方,笑道:“赶明就给您送过去稀罕!”

  众人愈发大笑,郭氏更是喜欢的不得了。

  贾环对王熙凤道:“二嫂,让人准备大宴,宴请诸位亲长。

  一会儿,牛伯伯他们也来。”

  王熙凤忙笑着去准备了。

  贾环与众人重回荣庆堂。

  与贾母见礼完后,贾环笑道:“刚已经陛辞完陛下,今日修整一天,明日下午,就启程出发,去琼州与奔哥、风哥他们汇合,征伐海外!”

  将门内眷,到底不同寻常妇人。

  郭氏大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