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397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隆正帝表情那叫一个酸爽,嘴角高高扬起,细眸中满满都是笑意,整张脸似乎都多了许多生气,口中却哼了声,道:“你还不自在?想认我当爹的,不知有多少!这是你的福气!”

  董皇后在一旁见隆正帝这个表情,心里都有些泛酸,心里揣测,若是她给隆正帝生个皇儿,都未必能让隆正帝这般喜欢满意。

  不过想想也是,贾环若真是隆正帝的儿子,隆正帝早就能安心荣养了,何须再受这般苦,这般痛……

  董皇后没好气的白了贾环一眼,道:“贾环,你有什么不自在的?这普天之下,哪个臣子不认陛下作君父?”

  贾环撇撇嘴,低头却给一直咧嘴偷乐的贾苍道:“苍儿,家去可别给你爷爷说,不然就糟了!”

  贾苍一边捂口,一边笑着点头。

  董皇后等人又纷纷笑了起来。

  隆正帝又看了圈儿后,道:“这里不用多看了,都是商贾之家,自然不会短了生活。

  贾环,推我去南城看看。”

  天下大城格局,多是东富西贵,南穷北贱。

  南城生活的,才是真正的老百姓。

  ……

  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坏人

  “轰隆!”

  春雷惊人。

  神京,大明宫,紫宸上书房。

  气氛肃煞。

  嘉德皇帝赢昼,平身第一次用这般肃穆的神色处置公务,赢秦天家特有的细眉细眼,赢昼亦有。

  他眯着细眸,眸光中满是煞气,看着赢祥咬牙道:“十三叔,你们在犹豫什么?

  那起子混账行子,他们怎么敢,他们怎么敢谋刺父皇!

  这等谋逆事,不诛他们十八族,难道还请他们继续做官老爷不成?”

  昨日洛阳之事,贾环已派人八百里加急,连夜将消息传回都中。

  一来招赵师道南下,继续加深搜索范围。

  二来,让朝廷提前做好准备。

  这次打击活动,范围绝不会只局限于河洛。

  越往南,打击越重。

  真想大肆株连,简直太容易漫延过去了。

  后世有个著名的六度空间理论,是说一个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

  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更何况,名流仕宦的圈子,其实远比想象中的小的太多。

  滔天大火,顺着他们之间明明白白勾连的枝蔓,毫不费力的就能焚烧过去……

  赢祥闻言,看了眼面色隐隐苍白的张廷玉,叹息了声,道:“皇上,您先别急。

  琅琊王朗还有左明左思言父子,自然是斩立决,株连九族。

  只是……

  贾环圈定的株连范围,着实太广了些。

  加起来,怕得有百万之众啊。

  臣担心……”

  赢昼都被这数字唬住了,眨了眨眼,道:“十……十三叔,多……多少?”

  张廷玉声如金戈,沉声道:“陛下,王爷所言不差。

  按忠义亲王的株连法,整个江南士绅阶层,几乎留不下什么了。

  此乃乱命,绝不可从也!!”

  赢昼唬的脸色发白,吞了口唾沫,目光发直道:“贾环……贾环疯了吗?他要杀一百万人?!

  他……他不是从来都不许多杀大秦百姓吗?”

  赢祥抽了抽嘴角,道:“不是杀……是,发配黑辽军垦农场,劳动改造……”

  “呼……”

  赢昼闻言,先是一怔,随后海松了口气,笑道:“我就……朕就说,贾环怎么会这般嗜杀,他不是这样的人!”

  说罢奇怪的看着赢祥和张廷玉,道:“那你们为难什么?那些人既然牵连在弑君谋逆大案中,又不杀他们,不过流放黑辽去种地,你们也不准?”

  说着,脸色又难看起来。

  赢祥苦笑,张廷玉则沉声道:“陛下,左明、王朗等人死有余辜,臣绝不手软!

  但是,株连如此之广,分明是以莫须有之名而为之。

  天下民心不服!

  此乃动摇国本之乱命!!”

  张廷玉愤怒道。

  赢昼哪里说的过他,不耐烦道:“朕不管!只要别杀太多人就是了……”

  忽地,赢昼小眼睛转了转,一下跳了起来,惊呼道:“哎呀不好了!”

  这番动静,倒唬了赢祥、张廷玉一跳,赢祥忙道:“皇上出了何事?”

  赢昼眼泪唰的流了下来,哽咽道:“十三叔,贾环如此疯狂,定是因为父皇被伤着了!

  不行,我要……朕要亲自去看看!”

  赢祥和张廷玉闻言,一起抽了抽嘴角。

  赢祥没好气道:“皇上是怎么看密折的……密折上不是写的明白,太上皇根本没被伤着。

  非但没被伤着,龙体在少林高僧的医治下,已经大为好转,如今甚至已经能站起来了。”

  赢昼闻言,小眼睛里的眼泪登时止住,有些悻悻道:“是这样吗?

  都怪贾环,也不说清楚……

  那好端端的,他发什么疯?”

  他想不明白,就愈发不耐烦,往御椅上一坐,恼道:“不管了,他要这般做,想来父皇一定是同意了。

  如此,你们谁也拦不住!

  照朕说,还不如你们来办这事,还少些粗暴。

  不然贾环让大军去抓人,还不把那些人给折腾死?”

  回到原话题后,气氛登时又肃煞下来。

  张廷玉简直忍无可忍,沉声道:“陛下,这是在动摇国本!绝不可行!!”

  “动摇国本?”

  赢昼挑起细眉,面上带了分讥讽之色,道:“朕之前听贾环说过这样一番话,觉得极有道理。

  他说:天下四民,士农工商。

  这个排位有没有问题?

  没有。

  士人嘛,说白了,就是做官的。

  一个好官,效用的确极大,也极重要,有资格在其他三民之上。

  剩余三个,农为粮本,工和商也不必多说。

  大秦今日之盛,便是以农固本,以工商为富。

  农与工、商都没什么好说的,因为这三者虽然都很重要,实际上并没什么特权。

  唯独一个士,需要说道说道。

  士重要不重要,极重要。

  但是,这不是让这部分人地位超然的理由!

  考个秀才,就免了税赋和徭役。

  考个举人,干脆就能免去所有托付给他的田地的税赋和徭役。

  见官不拜,寻常官府连审问的权利也没有。

  与县太爷以朋友相称。

  一旦成了乡绅,其实也根本不用再去做官,在乡里就能成为一方豪强。

  只是这样的人,对于朝廷又有什么益处?

  于公,他们非但不能缴纳分毫税赋,还使得原本应该上缴朝廷的田税,落入他们的腰包。

  使得国朝税银日益亏空。

  前明不就是被这些人给掏空的?

  丁口日多,开垦的田地也一年比一年多,可朝廷的税银却一年比一年少。

  于私,这些人在乡里肆意兼并土地,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横行霸道!

  这样的人,又有何德何能位于农工商之上?

  又凭什么享受朝廷的特权?

  他们也能算是国朝根本?

  张相,贾环说,随意去民间抽十个乡绅大族,这里面只要有三个家族,从未做过恶,从未仗势欺过人,他认打认罚。

  砍他的脑袋都行!

  你敢不敢保证,随意抽十个乡绅豪族,都是良善士绅?

  不,不用十个,你能保证五个都是清白的,从没做过恶事的。

  朕就支持你,驳回贾环所奏。”

  张廷玉闻言,面色陡然涨红,有一种被人赤裸裸扒光,晾晒于天下的感觉。

  只是,他张了张口,激动的颤着嘴唇,却到底说不出话来。

  他保证不了……

  作为读书人中的一员,他太清楚这个阶层中的利益了。

  实际上,自古而今,所有人都清楚……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只要读圣贤书,那么就要良田就有良田,要银子有银子,要女人有女人,要随从奴仆,就有随从奴仆!

  然而即使真的中了举人,朝廷其实并不会发良田,发银子,发女人,发奴仆的。

  那么良田、银子、女人和奴仆,又从何而来?

  答案就如秃子头上的虱子,一目了然!

  就是用朝廷给予的特权,去光明正大的侵占,剥削!

  只是这种事,从来都是一种潜规则。

  从未有人讲明过。

  尤其是,从未从一个天子口中说出。

  今日,却从赢昼口中,不加一丝遮掩的说了出来。

  道尽了这世间读书士绅们的无耻和下作!

  “轰隆!”

  又一声春雷炸响。

  张廷玉不禁晃了晃身子,面色苍白。

  他隐隐感觉到,一场数千年未有之大变革,就要发生了……

  ……

  洛阳城南。

  相比于神京都中的春雷阵阵,洛阳城还在艳阳天里。

  春日暖煦。

  只是,相比于神京南城早已铺设整洁的基础道路,又有五城兵马司每日巡视卫生,洛阳城的城南,就着实脏乱的太多。

  道路崎岖不平,经久失修的石板路,坑坑哇哇。

  路边甚至还有粪便……

  杂草和乱石随处可见。

  贾环见之,挠了挠头,看着隆正帝那张阴沉的脸,笑道:“陛下,都说仓廪足而知礼仪。

  想来如今百姓们正忙着将自家家底儿弄满,没功夫收拾这些。

  只要将各个路段,分包出去,最多大干三天,整个街头巷尾都会干干净净。

  还有一个法子,就是由衙门出面,招一些清洁工人。

  每月给些银子,让他们每日负责清扫街道。

  当然,先要把城里的路都修缮好了。”

  隆正帝闻言,面色好了些,道:“这个法子,能管用吗?”

  贾环忙道:“怎能不管用?说来也是百姓们走了大运,让陛下能看到这一幕。

  如此一来,不止洛阳城的百姓,天下其他大小城池的百姓,都可遵此例而行。

  其实也费不了多大的劲,只要……”

  话没说完,忽地听到前面不远处坊间第一街道拐角处,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贾环话音登时止住,与隆正帝等人一起往前面看去。

  周遭负责保护安全的便装侍卫们,手都纷纷放在腰间,并准备第一时间布成人盾……

  贾环对人群中的韩大使了个眼色。

  韩大大步上前,没一会儿就回来,先对周遭隐秘的侍卫打了个放松的手势后,对贾环道:“是桩民事。”

  贾环听着前面凄哀的女人哭声,皱眉道:“什么民事?”

  韩大道:“有个赵秀才,四十多了,没别的生计。

  为了继续举业,要将女儿嫁给一乡绅豪富为妾。

  其妻阻拦,被秀才打骂。

  对了,他们家的生计,都是靠秀才之妻浆洗缝补,做家用。”

  “怎会有这样厚颜无耻之人?”

  女扮男装的董皇后闻言,气的脸色怒红,斥道。

  贾元春同样气的不行。

  “去看看。”

  隆正帝倒是面色不变,对贾环说道。

  论大男子主义,隆正帝属当世第一。

  对他而言,女人确实不重要……

  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不对那个秀才厌恶。

  只是厌恶的原因,是因为这个秀才太没出息,并不是卖女儿。

  论卖女儿……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