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381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未免再生出惨烈的夺嫡,兄弟骨肉间自相残杀,让真龙之外的龙子,安乐生活,并不是坏事。

  这才使得,十几年来,养成了赢昼这般的心性。

  这是赢昼的罪过吗?

  他没有被人教黑了心,依旧保持着这种纯孝的赤子心,已经极难得了……

  “父皇,儿臣错了,儿臣再不敢贪顽了……”

  这边,见隆正帝眼神“漠然”的看着自己的赢昼,却心惊胆战的请起罪来。

  “贾环,替朕扶起赢昼来。”

  隆正帝回过神后,淡淡道。

  贾环在一旁小心看着他的脸色,笑道:“陛下,您别恼……”

  “少啰嗦。”

  隆正帝皱起细眉,不耐道。

  贾环闻言闭嘴,搀扶起赢昼来。

  隆正帝看着赢昼,道:“你好好在都中待着,等朕回来后,你就能自在了……”

  此言一出,身后赢祥、张廷玉等人面色纷纷大变!

  贾环的那套说法,在他们看来与歪理邪说没什么区别,简直大逆不道!

  尽管按照贾环的理论,日后朝廷大权会交到内阁,而不是武勋手中,他自己也要出海,谋逆造反的罪名无论如何都安不到他头上。

  可是与君父夺权,这种想法,着实太过惊世骇俗,也太过大逆不道。

  他们几次三番同隆正帝提过此中大害,万万使不得。

  况且皇权天下之复杂深晦,根本不是贾环这样不学无术的人能掺和的事!

  原以为已经劝服了隆正帝,却没想到……

  赢祥倒也罢了,可张廷玉真正有些骇然了。

  只有他知道,作为内阁首辅,他如今手里掌控着多大的权势。

  若是再往他身上加权……

  他真能主宰无数人的命运,包括无数官员的命运。

  到那个时候,天下便只知有首辅,不知有君父。

  真遇到心生草莽之心的贼臣,再勾结住兵权,天家大权旁落之下,连一丝反抗之力都没有。

  社稷危矣!

  念及此,大急之下,张廷玉顾不得尊卑,一把推开了挡在他面前的赢祥,踉跄上前,跪倒在隆正帝三步之前,激动的颤着嘴唇……

  只是没等他开口死谏,隆正帝就先开了口:“张爱卿,你的忠心,朕从未疑过。

  只是……

  朕希望你能放下戒心和疑心,再多想想贾环的法子。

  那个法子,自然有颇多破绽。

  所以朕给你和内阁一年的时间,好生想想该怎么弥补。

  贾环有一句话,虽然大逆不道,但朕以为,说的极真。

  这万里江山,亿万黎庶,大秦之国运,不能始终寄托于帝王之贤明之上。

  因为,不可能每一任帝王,都英明圣贤。”

  赢昼惭愧的低下头,心里却依旧念着猴儿……

  这时,贾环插话道:“张相,你最大的问题,不是对我的戒心,有这个戒心才是正常的,毕竟这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有陛下的胸襟和气魄。

  你最大的问题,是还没有转变过来看这个天下的眼光。

  你想想看,三年之前,朝廷税负中,商税才占多少。

  现在,朝廷税负中,商税又占多重的分量?

  而按照这个增速,三年后,十年后,商税会占多重的分量……

  整个天下都在剧烈变革中,百姓的日子一日比一日好。

  可你还有你的那些下臣们,却只能被动的接受,然后用老眼神看新问题。

  从没想过这个变革,会带来什么,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朝廷又该怎样去适应。

  我是没读过什么书,但我却知道,故步自封者,不与时俱进者,必然灭亡!

  你的资质,或者说,任何一个能入内阁的阁臣,资质都是出类拔萃的。

  我希望你们能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引导天下的变革,并引用之,从而造福天下。

  不要怕变革,不变革只能死气沉沉,继续三百年一个轮回。

  王安石、张居正虽然变法失败了,却都为王朝注入了活力,延续了国运。

  只有不停地变革前进,才能让天下始终保持活力……”

  “好了,这些道理,他比你懂,还用你教?

  只是人家信不过你个粗鄙不堪的孽障!”

  隆正帝哼了声,止住了贾环的说教。

  贾环耸耸肩,乐呵呵道:“随便他好了,总之,一年之后,不换脑筋就换人。

  谁跟不上这世道的变化,谁就下台。”

  “……”

  满场皆静,连隆正帝都没想到,贾环能随口说出这样霸道绝伦的话来。

  不换脑筋就换人,谁跟不上谁下台。

  这还是臣子能说的话么?

  直到这一刻,许多人才深切的体会到,眼前这个嬉笑轻松的年轻人,手中到底掌握着多重的权势!

  面对一朝元辅,都敢不加半点遮掩,威胁换人下台。

  “臣开玩笑的!”

  然而,就在众人噤声时,贾环却话音一转,忽然对隆正帝灿然道。

  隆正帝深深看了他一眼后,道:“时候不早了,出发吧。”

  贾环闻言点点头,眉开眼笑的应了声:“欸!”

  然后推着隆正帝往第一艘大龙船上上去,还对其他几队人马下令:“上船,出发!”

  早就等候多时的众家将亲兵闻言,同时高声应命:“喏!上船,出发!”

  等贾环推动隆正帝,上了第一艘龙船后,码头上一架架马车,才开始川流不息的顺着通道驶向三艘大船。

  而正这时,从神京城官道方向,一个老仆驾着一架老马车,视沿路无数戒严士卒为无物,飞快奔来。

  眼见众人都上了船,那老仆高声叫道:“等等,等等我家老爷!我家老爷也要去……”

  看到这一幕,赢祥、张廷玉等人面色微变,然而刚将隆正帝推上龙船的贾环却瞬时满面惊喜,对隆正帝大笑道:“哈哈!陛下,是李相爷,他也来了!

  之前邀请他一块去,他还跟臣装客气!

  如今不也来了?”

  隆正帝看着那架老马车丁零当啷的赶来,细眸中闪过一抹轻松的笑意。

  如今的大秦,地位最超然的人,除了他之外,还有一文、一武。

  武的,自然就是贾环了。

  文的,却是这个活过一百岁还不肯死的李光地。

  说起来,此人甚至比贾环的影响力,更深厚,更莫测。

  如今,三人都离开了,神京城,也就再无变数了。

  可以彻底放心了……

  ……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男儿当自强

  “老爷子,您不是不来吗?”

  等贾环亲自下船,将李光地的四轮小木车推上船后,哈哈大笑道。

  李光地已经瘦成了一把枯柴,但怪异的是,他浑浊的眼睛,看起来却很有神。

  整个人虽然瘦,但极有精神。

  甚至,比隆正帝看起来要好许多……

  先与隆正帝行礼请安后,听贾环戏谑,李光地嚯嚯笑道:“老夫又不是要同你们一般游山玩水游江南,不过是想搭个顺风舟,回故里安溪,落叶归根,自贞玄十八年中试离乡,至今已逾一甲子。

  连双亲仙逝,也被太上皇夺情,不准归乡奔丧。

  然而至今,老夫依旧记得,当日进京赶考,老父母送吾于乡竹河边,叮嘱吾不要记挂家里,要以君父和苍生为重……”

  说着,李光地陷入了沉思中。

  贾环看了眼隆正帝,不知该不该下令开船,但这样可能会打断老李的沉思……

  隆正帝什么性子的人,怎会等一臣子?

  哪怕这个臣子德高勋著,但依旧是臣子。

  他看着李光地,哼了声。

  贾环眨了眨眼……

  然后就看到李光地老眼中眸光重新凝聚,看向隆正帝,嚯嚯笑道:“老臣着实太老了,上了年纪,就喜欢想些陈年旧事……”

  隆正帝皮笑肉不笑道:“无妨,老相国看起来,倒比朕还硬朗。”

  李光地咧着没牙的嘴巴,笑的却和孩子般,说出的话却能吓死人:“这还真说不准,陛下还是好生将养将养吧,让贾小子那个小妾好生给您瞧瞧,不然若是走在老臣之前,老臣就送走几任帝王喽……”

  隆正帝闻言,脸色登时黑了下来,细眸喷刀子似得看着李光地。

  贾环见势不妙,忙大声请示道:“陛下,人皆已登船完毕,是否现在起航?”

  隆正帝狠狠瞪了李光地一眼,却拿这个闭目装死的老头儿没法子,只能冷哼一声,沉声道:“那就出发吧。”

  贾环笑呵呵应了声后,对一旁处站着,四处打量甲板船楼的贾苍道:“苍儿,去喊一声,太上皇有旨,开船了!”

  贾苍闻言,应了声,蹬蹬蹬跑到甲板边缘,冲着下面高声喊道:“太上皇有旨,开船啦!!”

  下面数百水师齐声应命:“遵旨!!”

  为首将领打出旗势,风帆缓缓升起,后面两艘船亦是如此。

  船锚拉起,大船缓缓启动……

  “臣等恭送太上皇!!”

  这时,码头岸边,再次哭成泪人的赢昼,率领宗室、武勋,文武百官,齐齐跪下。

  贾环将隆正帝推至栏杆边,高声转达隆正帝的话:“朕无事,都回去处理朝务吧。

  朕社稷交给你们,好生用心。”

  “臣等遵旨!”

  码头上诸人依旧跪着领旨,久久不起。

  看到这一幕,隆正帝眼神微微荡漾。

  李光地不知何时自己滚动小车过来,呵呵笑道:“陛下虽行事手段酷烈,用宠幸奸佞,但是,陛下勤政爱民,不好奢靡女色,万事以百姓生计为念,才使得大秦这些年来蒸蒸日上,国力恢复。

  任谁来看,都要赞陛下一声明君。”

  隆正帝闻言,哼了声,却扬起了嘴角。

  他身旁的贾环却黑了脸,当谁听不出,李光地口中的奸佞是哪个?

  贾环冷笑道:“陛下,有人这些年屁事不干,只会明哲保身,隔岸观火。

  如今倒还有老脸来说三道四,指桑骂槐!

  您说这等倚老卖老的老家伙,是不是可恨的紧?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老而不死是为啥?”

  隆正帝闻言原本晦暗的面上都放起光来,大声道:“老而不死,是为贼也!”

  对于李光地这个老滑头,隆正帝真真是又爱又恨。

  心里对他的忌惮,其实犹在贾环之上……

  贾环虽然手中掌控着强悍的军权,但他头脑简单,心思单纯,且无邪念。

  然而李光地……

  隆正帝始终看不透。

  这世上,敢当着李光地的面,骂他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大概也只有一个贾环。

  赢历气焰最嚣张时,也只能派内监毕恭毕敬的去请李光地出面为他站台。

  还准其宫中乘轿。

  当初太上皇在时,李光地是唯一能在太上皇跟前坐下喝茶下棋的臣子。

  隆正帝就更不用说了……

  前二十年,隆正帝跟李光地说话,都得用敬语。

  就是为了让李光地能庇护他这个泥塑菩萨一些。

  可这个老滑头,从来不会向贾环那样,旗帜鲜明的站在他一边,冲锋陷阵,为他效力。

  顶多敲敲边鼓,在最关键的时候,稍微出把力。

  要说隆正帝心里没意见没怨气,那是不可能的。

  只是有怨气也只能忍着,李光地三朝元老,全天下的臣子,都能和他拉上千丝万缕的瓜葛。

  最可怖的是,他在武勋将门中,都有极高的威望。

  再加上他毕竟帮过隆正帝,隆正帝又能拿他怎么样?

  只怕稍微露出些意见,都会有朝臣当面指责他,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