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335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临死前,还将老道诓进坑里,少林那群秃驴,果真没一个好东西!”

  李光地听闻此言后,面色好看了许多,他指点天机真人虽然表面放荡不羁,不拘俗礼,但内心却极为骄傲。

  从来自视天下武道第一人,不会拿这个说谎,也不屑说谎。

  既然如此……

  李光地笑了笑,道:“陛下,果真没死?”

  天机真人撇撇嘴,道:“老道出手,还能让他死?不过也和死差不多了,就算能醒来,也是真正的废人一个。

  嘿!赢玄那样算计老道,他又有什么好下场?

  被他儿子坑了,他儿子又被他那短命孙子坑了。

  一个比一个狠!”

  李光地看着天机真人,缓缓道:“你真救不得皇帝?既然如此,何不将人送去贾家?有贾家两大女神医在,必然能救得了。”

  天机真人干笑了两声,摆手道:“就知道瞒不过你这小秀才……不瞒你说,虽然老道救了他,也的确能再多缓解些他的伤势,但却不能这样办。

  今日老道出手,不管如何,都必会被他深恶痛绝,记恨在心。

  真让他翻过身来,老道自然不惧,可武当千年基业,必然毁于一旦。

  其实那破山毁了也就毁了吧,可老道当年还留下了一个女儿,那女儿可毁不得。

  那皇帝生性本就酷烈寡恩,经此一事后,心性必然再度大变,只会变本加厉。

  贾家那奇怪小子,也保不住老道那女儿。

  李秀才,你说说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李光地闻言,缓缓点点头,想的,却和天机真人想的不同。

  他本来就极担心隆正帝的心性,太过酷烈,也太过薄凉。

  尤其是最近他出手打压武勋,对付温严正等人的时候,李光地真是有些心惊胆战。

  不是怕武勋们反抗,而是担心隆正帝这种做法,愈演愈烈。

  而正如天机真人所言,若是救活了他,即使是天机真人所救,回过头来,隆正帝就算调遣十万大军,也一定会覆灭武当,围杀天机真人,再诛他九族。

  这些虽不妨,可心性大变后的隆正帝,怕会更加酷烈。

  到那时,却不是社稷之福。

  念及此,李光地轻轻拉了下床边的铃铛。

  其老仆管家进来,看了天机真人一眼后,对李光地道:“老爷有事?”

  李光地道:“告诉朝廷里面的官儿,务必保住陛下一子,别让赢历杀绝了。”

  ……

  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阴毒,猖獗

  大明宫,光明殿。

  大朝会还未结束。

  废黜商税法一举通过后,剩余的,就是对银行的瓜分。

  这个生财利器,已经让全天下的文官,整整眼红三年了。

  如今,终于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陛下,臣以为银行金库存于江南着实不利。

  贾逆此行,本就包藏祸心。

  银票推行至今,举天下之银,大半皆在其手中,其心可诛!

  臣建议,立刻派人南下,收金库之银北上还都。”

  新任户部尚书韩铭眼睛中压抑不住的炙热,躬身禀奏道。

  此言一出,登时引来无数附和声。

  只想起金库中数以亿计的金银,满朝官员,大半差点没直接高潮……

  隆正帝待臣下苛刻狠毒,国库里存了那么银子,也不借给清贫的文官们用。

  可皇太孙却和太上皇一样仁厚,只要多歌功颂德,必然再能过上当年的好日子!

  对了,念及此,不少官员同时想起一件重要之事:

  平康坊,还有江南的秦淮河,总该结束暗无天日的日子了,要重见光明了!

  赢历看着殿内无数期盼敬仰的眼神,道:“合该如此,此事由户部并内务府一起操办。”

  韩铭闻言狂喜,跪下大呼:“吾皇万岁!”

  此态,连首辅杨顺都有些看不过眼。

  只是……

  当满朝都再次山呼起万岁来,他刚想降温的话,只能收敛起来。

  满朝文臣大势所趋之下,连帝王都能左右,更何况一个刚上位的首辅?

  国子监祭酒封邵禀奏道:“陛下,新朝当有新气象。先帝之时,奸佞多行,贾逆横行倒施,欺压名教,士子苦不堪言,只盼圣君继位。

  如今吾皇登基,还望陛下垂怜天下士子。”

  赢历闻言,心情大悦,尽量温声道:“善!准许各省每年截留部分银行之利,赐予苦学士子。这大秦的天下,到底还是要靠他们来治理。”

  “吾皇圣贤也!圣道大昌,盛世可期!”

  封邵眼睛明亮的赞颂道。

  兰台寺御史大夫郭琇禀奏道:“陛下,如今银行之事,皆由贾逆选拔之人操纵,臣以为着实不妥。

  再者,银行事大,当派遣数名兰台寺御史,如巡盐政例,进行监察考究。”

  赢历想了想,正准备答允,就见首辅杨顺出列,他实在听不下去了。

  杨顺沉声道:“陛下,银行者,侵占百业,以刮民财也。

  臣以为,当缓缓收敛之,最终,覆灭之。

  恢复古礼,以农耕持国,以圣贤言教化天下,方为正道。”

  而这时,何尔泰和陈壁隆两位内阁阁臣却没有附和他,何尔泰笑道:“首辅,银行虽然势大,也不算侵占百业嘛,江南许多百姓都在其下作坊做工,反倒颇为富庶。

  只要不像贾逆那般,倒行逆施,欺行霸市,吾以为,还是可用的。”

  陈壁隆亦是点头称是。

  开什么玩笑,众人还指望能就着银行,好好过几年奢靡富贵的好日子。

  最好多弄些股份,将来传诸子孙的。

  文官不像勋贵,可世代传袭。

  文官这一代就算能位居阁辅,可下一代资质差一点,能不能中举都两说。

  一旦连这一关都过不了,家业衰败只是一代人的问题。

  过两代,说不得就要去乡下种地了。

  若是能捞上一份银行股份,那就不一样了。

  瞧瞧满神京的勋贵,自从有了那股份,日子过成什么样了!

  然而,杨顺老农一样脸阴沉着,目光扫过他二人,厉声道:“二位为内阁阁臣,万事,当为陛下,为国朝社稷之安稳考虑。

  如今国朝并不缺银,江南水灾之害业已度过。

  何须再用那样一个鬼怪之物,刮敛银财?

  安贫乐道,恬于进趣方为君子之大道也!

  人心思利,必然多淫邪,不复古风淳朴。

  为国朝计,当除此邪法!”

  上方赢历闻言,缓缓点头,道:“相国之言,老于谋国,先帝正因不听相国之言,方致今日之祸,朕不为也。”

  “陛下!!”

  杨顺闻言,大为感动,顿生“君以国士相待,臣必以国士相报”之心。

  吏部尚书卢安道:“首辅之言自然有理,只是三年来,银行牵扯太广太深,想要废黜,非一朝一夕之事。

  还请多给予些时日,毕竟,治大国如烹小鲜。”

  杨顺闻言,皱了皱眉头,缓缓点头道:“如此,就以三年为期吧。”

  众臣虽然不满,但也知道,强扭不过这个拗相公,只好先认了。

  又自我安慰道,能发三年大财,其实也不错了……

  不过,朝堂上火热的气氛,到底降温了许多。

  正这时,百官中不知缘何出现了些许骚乱,人人交头接耳起来。

  看到这一幕,赢历皱起眉头,道:“殿下何事?”

  兰台寺御史大夫郭琇禀奏道:“陛下,方才巡城御史传回消息来,言道坊市内多有谣言四起,还有童谣谶言传唱……”

  赢历闻言,心生一股不妙,沉声道:“什么谣言?什么童谣谶言?”

  郭琇道:“谣言传说,大行皇帝驾崩后,陛下必然苛待手足,将其斩尽杀绝,尤其是贾妃之子,虽是哑人,但其母为贾家之人,陛下必然容不下他,千刀万剐杀之。

  童谣谶言唱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夙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又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混账!!”

  ……

  咸福宫。

  退朝之后,赢历心中大怒。

  他自不会以紫宸书房为理朝之地,而是回到了咸福宫。

  因为身体之故,其心性早已发生变化。

  虽然依旧聪明绝顶,还想做一代明君,可到底偏激起来。

  他容不得任何人对他皇位有丝毫威胁,如今,他活着全部的希望,只有对皇权的痴迷。

  旁人他不怕,唯有先帝那几个亲子,也是他的骨肉兄弟,对他威胁最大。

  原本,他是想今夜就趁机处置了他们,以免夜长梦多。

  却不想,外面竟先闹了起来。

  外面闹也就罢了,满朝文臣,竟也有大半,建议他善待手足!

  真真是混账绝顶!

  或许朝臣们是真的希望他能得一个仁厚友善手足的美名,可在赢历看来,那些刚刚才吃饱喝足的文臣们,却是在背叛他。

  说不定,他们还想给他那几个兄弟做臣子!

  “朕不管,朕要杀了他们!朕要杀了那些孽障!”

  赢历在咸福宫内,尖声叫道。

  “陛下息怒,龙体重要!”

  一大太监躬身道:“陛下也并非没有法子……”

  “什么法子?如今朝臣们都劝朕大度,饶过那几个畜生。”

  赢历愤怒道。

  大太监笑道:“可仿先帝例,让诸位皇子皆去孝陵守灵。”

  赢历本以为会有什么好主意,没想到是这个,他恼道:“赢昼去也就罢了,可赢福和赢惠,一个才三岁,一个才不到两岁,朕若如此,岂能掩天下人之口?”

  大太监闻言讪讪,枯黄的眼睛动了动,有些骇人,眼中闪过一抹凌厉之色后,道:“陛下,大的,有大的整治法子。

  奴婢尝闻,五殿下常去漱芳斋太孙妃处玩耍,着实不像。

  至于小的……一岁多的那个,这般年幼,今天宫里又闹的这样大,难免着凉染了风寒,他小小人儿,哪里经的住?”

  赢历听此阴毒之计,眼中闪过一抹兴奋,道:“此计甚妙!赢昼,丧心病狂,淫辱甄氏,朕虽痛恨,却不忍伤其性命也。

  派去孝陵为先帝守灵吧,他们二人,不是父子情深吗?正好!

  记住送入前,施以宫刑!

  对了,老五真的和甄氏有染?”

  赢历也不爱戴绿帽,面色阴沉问道。

  大太监闻言,忙摇摇头,道:“陛下多虑了,五皇子似不好女色,只是贪顽。他在宫里着实无玩伴陪同,才去漱芳斋寻人说话。”

  赢历哼了声,道:“想必此事多有宫人知,全部找来,让他们指正赢昼。

  将宗室一同叫来。”

  大太监闻言,嘎嘎笑着赞道:“陛下圣明!!”

  赢历尖声大笑几声后,又道:“赢惠染风寒而殁,那赢福呢?”

  大太监闻言,劝道:“陛下,如今天下人目光都在赢福和贾妃身上。

  陛下何不暂且放过他们一码,等过了这个风头,杀之如宰鸡!

  留着他们,则天下人谁也说不出什么。

  毕竟,陛下连他们都留着,自然没道理再害旁个。”

  赢历闻言,恨恨然,道:“好,就再便宜他们二年!”

  ……

  坤宁宫。

  满堂悲音。

  董皇后,贾元春、成妃令氏皆在。

  六皇子赢福,七皇子赢惠亦皆在。

  赢昼带着宫里最后几十人,守在宫门口,面色惨白,眼中充满哀伤和恐惧。

  心中只念着一言:

  愿来世,不生于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