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204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莫非在你等眼中,本侯为国戍边杀敌,举家之财活江南万民性命,还不如一个蠢儒教几个蠢书生的功劳大?

  此等皓首匹夫,端的可恨。

  想来必是逆贼同党。

  本侯代天巡视江南,诸事皆可不理,唯独谋逆大罪,不可不查。

  来人,与我拿下!”

  身后早就怒火冲天的宁国亲兵登时出列上前,多是蒙古鞑子出身,他们可不懂得什么大儒不大儒。

  敢有挣扎,不肯弯腰,就是一刀柄砸了上去……

  白寿便弯腰了……

  贾环却先对身旁那身姿婀娜容颜貌美的女昭容笑道:“记住,和这群卖嘴皮子的人,不要多费口舌。

  能动手,就尽量不吵吵。

  瞧,老实了吧?”

  那女昭容看着贾环英俊不凡的脸上,弯起的唇角边总有几分邪魅自信的笑意,让她觉得有些眩晕,一时间竟舍不得挪开眼……

  “哼!”

  凤辇内传来一道淡淡的哼声,坏了一对野鸳鸯的好事。

  那昭容忙垂下头,满面羞红。

  贾环也打了个哈哈,又有些不耐烦道:“找到黑冰台在江南的地盘,派人将这老家伙送给他们。

  黑冰台的人也都是一群废物点心,让这样一条大鱼在江南晃悠,还不早晚惹出大乱子来?

  等本侯回京,再找赵师道那蠢货算账!”

  只提及黑冰台三个字,码头上诸位大人都觉得江风忽然变得阴冷起来,竟纷纷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且慢!”

  这时,却有一极老迈的老人,身着细布麻鞋,拄着一根拐杖,清隽古朴,缓缓向前,拱手礼道:“公主、宁侯,老夫……江南黄以周,见过公主、宁侯。”

  “黄以周,怎么有些耳熟……”

  贾环挑了挑眉尖,轻语道。

  然而,身后的凤辇竟忽然打开了车门,有昭容忙递上脚凳,赢杏儿一身公主大妆,从车上一步跨下……

  在众人目瞪口呆又慌不及跪拜后,赢杏儿对黄以周屈膝一福,礼敬一声:“黄爷爷……”

  而后,又侧身对贾环眨了眨眼,道:“驸马,当日皇祖在世,曾派御辇轻至金陵燕子矶,请黄爷爷进京延讲。

  皇祖当日亲言:当世可为帝王师,可为天下师者,唯有江南黄以周。

  便是本宫与赢历,都要以黄爷爷敬之。

  黄爷爷不拘泥于世间俗法,不拘泥于富贵名利,且从不自命清高不凡。

  天家皆深敬之。

  不想今日,能再临黄爷爷当面,恭听教诲。”

  ……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好自为之

  听赢杏儿说罢,贾环一拍脑门子,笑道:“想起来了,李光地李老相爷之前写了封信,推荐我去燕子矶拜访一下黄以周……拜访一下黄老,说同一时代的老朋友不多了……

  哟!黄老,您和李老头儿一个岁数,那年岁不小了。

  他都卧床了,您怎么还敢到码头上来溜达。

  别染了风寒,快家去吧!”

  黄以周虽然老迈之极,但看起来身子还算健朗,一双眼眸,平静的一点不似这个岁数的老人。

  他看着贾环,微笑着点点头,道:“我也是收到了故友的来信,他让我好好见识一番神京俊彦,国之柱臣。”

  贾环扬起嘴角,笑道:“怕是大失所望,以为李老头又在吹牛了吧?”

  黄以周呵呵笑着摇头道:“恰恰相反,老夫所见不凡。

  老夫对宁侯的关注,其实不止从今日始。

  早在宁侯第一次奔赴西域,覆灭准格尔龙城时,老夫就已惊为天人。

  再往后之种种神奇,也多有耳闻。

  与晋卿(李光地)书信往来时,也每有讨论。

  老夫当真极好奇,不管是晋卿还是老夫,都是过了八十以后,才能做到随心所欲,不被名利富贵所羁绊,不为批判不解而愤怒的境界。

  可是你……

  你今年,才十五啊。

  为何除了女色以外,竟也能做到这个地步?”

  贾环本来还听的隐隐有些得意,冲赢杏儿悄悄挑了下眉头。

  结果就听到了“除了女色以外”……

  赢杏儿甚至当场笑出声,然后颇有深意的看向贾环。

  贾环则瞬间黑了脸,对黄以周道:“黄老头儿,别以为我不打老人。为老不尊的坏老头儿,我一样会打!”

  黄以周闻言,是当真开怀笑了起来,道:“少年好色,不是坏事。

  若是少年时不好色,那只能说明此人要么是大奸大邪之辈,要么是不能人道的可怜人……”

  贾环嗤笑了声,道:“错,还有第三种人!”

  黄以周忙道:“第三种何人?”

  贾环道:“就是长的太丑,讨不到老婆的人。”

  听到这里,站在江风中的江苏巡抚谭磊,三角眼不自觉的眯了眯,眼神悲伤自怜……

  黄以周则摇头笑了笑,道:“晋卿说的不错,你的确是个有趣的伙伴……”

  这个“伙伴”,当真让无数人面色一变。

  只有同等身份同等成就同等地位的人,才能当得起“伙伴”一称,因为人以群分。

  可是,李光地什么人?

  黄以周什么人?

  前者历三帝相二主,当世人杰。

  后者虽不在官场,也不似桐城四老、白寿那般名满天下,因为他从不经营自己的名声。

  但他的名不是流传在民间的,而是流传在大人物、大名士心中的。

  真正的超然不凡。

  连太上皇那样强绝一世的人,都赞他当为帝王师,可为天下师。

  可见一斑。

  相比之下,贾环除了滚滚骂名外,还有什么?

  贾环狐疑的看着黄以周,呵呵道:“黄老,您有事就说。

  能办到的,小子绝不推辞。

  办不到的,您也别怪我不给你面子。

  那边黄大人准备好了酒宴,咱们一起去扰他个东道,喝两盅。”

  黄以周平静的眼神中闪过一抹无奈,点点头,道:“也好,那我就张口了……

  宁侯,老夫厚颜,想向宁侯求个情。

  白寿此人,老夫是了解的。

  做经义文章有几分能为,但却和那顾千秋一般,都是个糊涂蛋。

  为了所谓的大儒名声,为了他们自以为的圣道,就总是被人当枪使。

  人虽愚鲁,但论本心,毕竟还是不坏的。

  万万谈不上什么谋逆逆贼……

  宁侯可否给老夫一个薄面,放他一马?

  他也不再在金陵当官了,回乡种田读书去。

  可好?”

  贾环还没开口,那被压着白寿却惨声道:“雁栖先生,我……我与顾千秋,如何就是糊涂蛋?”

  黄以周却没有和他说话的心思,对贾环笑道:“瞧瞧,这种人读书没读透,不解圣人真意至理,以己心,代圣心。

  自己给自己灌迷魂汤,还将自己感动的无以名状,以为千秋名士。

  可怜不可怜?

  你是个明白的,又何必和他们这种糊涂蛋一般见识?”

  贾环缓缓点点头,瞥了眼脸色惨然的白寿,道:“黄老之言,也不是没有道理,只要不跑到我面前恶心人,谁愿意搭理他们?”

  说罢,看向黄以周,再道:“黄老之前问小子的问题,小子现在就可以回答。

  我不是不为名利富贵所羁绊,恰恰相反,我喜欢名利富贵,我很喜欢。

  但我喜欢这些,不只是因为我自身喜欢,而是这般,能让我的家人,我的亲人们过上好日子。

  贾家,国之世勋,一门双公。

  只要贾家子弟稍微出众些,便可世享富贵。

  对贾家而言,想要做到世代富贵,最难的不是自家子弟的出众,而是大秦国朝的延续。

  贾家的利益,和大秦的利益,是一致的。

  大秦万世不衰,则贾家百代绵延,这就是所谓的与国同戚。

  大秦兴盛,则贾家富贵。

  而在我有子嗣前,我所能做的,就是让大秦兴盛,至少,是让大秦安定!

  顾千秋白寿之流以为,只要他们心中的文教大道昌盛大行,就能有大同盛世。

  这一点,在我看来与狗屁无异。

  华夏历经数朝数代,都已经证明,即使顾千秋等人心中的大道昌盛,也只会造成党争害国的局面……

  国朝花费巨资,养那么些只会风花雪月做经义文章的读书人有何用?”

  “不靠我等读书人,莫非还靠尔等武夫治国?”

  白寿嘶哑着声音,怒视着贾环说道。

  然后又被宁国亲兵在背后来了下,痛的再说不出话来……

  贾环不理他,对黄以周以及码头上的诸位江南大佬道:“当然不是靠我等武勋将门,我等武勋将门也从不干政。

  只有当外敌入侵时,才会皮甲上阵,保家卫国。”

  黄以周若有所思道:“不靠读书人……那依你之见,如何才能让大秦万世兴盛,让荣宁二府富贵不绝?”

  贾环道:“小子以为,唯有天下百姓,都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食有粮,衣有裳,都能安居乐业。即使遭遇灾年,也不至于流离失所,卖儿卖女,甚至易子相食。

  如此,大秦方能有万世之盛,贾家亦有百世富贵。”

  黄以周皱起眉头,道:“宁侯,难道不是先有盛世,而后才有宁侯所言之百姓幸事?”

  贾环呵呵道:“黄老,如果百姓不能衣有裳,食有粮,又谈何盛世?

  靠那些当官的,一边大肆贪敛盘剥百姓,风花雪月,一边大赞圣君在世,天下就能大盛么?

  可是只一场洪水,就能造出数十上百万的流民。

  将这个盛世的谎言戳破!

  若非顾千秋等人口中的暴虐之君殚精竭虑,为了百姓活命,面皮都不要的向我等武勋开口借银子。

  前明李自成之祸,怕是早已上演!

  到那时,顾千秋等人,便是乱国之贼也!

  所以,小子才举家出资,襄助朝廷渡过难关,不是高风亮节,没有所求。

  我所求者,正是贾家富贵百世。

  唯有大秦的江山,能够万代相传。

  大秦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不忧患天灾人祸。

  贾家,方能得世代富贵。

  这,便是小子在九边沙场拼死杀敌,愿借倾家之财为朝廷效力,安顿江南流民的缘故。

  在贾家世代富贵面前,区区数百万两银子,又算得了什么?”

  黄以周平静的眼神终于起了波澜,以他的阅历和心境,自然能看得出贾环所言属实。

  可正是如此,他愈发震惊不已。

  不知该说贾环天真猖狂好,还是为他的大气魄感到钦佩。

  缓缓点点头,黄以周道:“若人人都能如宁侯所想,天下必将大同!”

  老头心里其实还是觉得不靠谱,因为大秦和贾家,并不是真的气运相连……

  贾环见之不怪,嗤笑了声,在后世那位伟人用奇迹向全世界证明,人民的力量到底有多强大前,历朝历代,又有哪个人会想的到,唯唯诺诺如草一般的老百姓,会爆发出何等恐怖的能量?

  将贾家的气运,与天下百业万民的气运相连时,贾家就是与大秦的气运相连,甚至,比赢秦皇家相连的更紧……

  事实证明,只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那么不管是奸雄还是枭雄,都很难煽动起百姓进行起事。

  纵然哄骗的过一时,也骗不了长久,一旦事发,唯有败亡一途。

  在华夏的数千年历史上,只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天下必然盛世承平。

  看了眼周围眼中掩饰不住轻蔑之色的江南众人,似觉武夫不配言国事,贾环无所谓地笑道:“黄老,您也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