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202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大秦同样如此。

  北方神京都中的人,不大看得起南方之人。

  以为南方富庶归富庶,却太过小家子气。

  没有尊贵之意。

  而南方诸公们,则视北方蛮臣为土鳖。

  满身土渣子气息,纵然为官做宰,也不知官之贵到底贵在何处。

  世间繁华富贵,放在眼前他们都不会受用……

  其实,在此之前,站在码头上相迎的众人,未尝没有以这种心思,看待即将到来的贾环。

  但现在,却再无人有这种可笑的心思。

  看着那二十余骑,当着满金陵重臣和世家名士的面,一步步踏上前。

  高居马上那位少年,面无表情的俯视着他们近前,而无数高官和德高望重的名士不敢质疑一句时……

  他们终于明白,什么是贵族之贵,什么是名爵之重。

  看看为首的两江总督、江苏巡抚、江苏布政使、江苏学政,及两江总兵、两江兵备和金陵知府、府丞等一系列高官吧。

  大秦没有裂土封王之说,不似前明,有亲王封列诸城,所以,两江总督等高官就是江南真正顶了天的大人物。

  可在这少年面前,也只能通通跪下行礼,恭请圣安!

  当然,他们不是跪请贾环安,他们跪请圣安,是因为贾环头上还顶着钦差的头衔。

  贾环出京的名头,自然不会是惹祸被逐出京,而是奉圣命,持御命金牌,巡视江南。

  之所以是巡视,而不是巡查。

  就在于贾环只能看,不能管,其实没什么卵用,不能干预地方政务……

  但毕竟是钦差,代天巡视,如朕亲临,当地官员,都要来请圣安。

  若没有这个名头,两江总督这样的大员,却是不会前来迎接一个侯爷的,也不会有这样大的阵势。

  但即使如此,在金陵所有数得上号的大佬面前,贾环的露面,也足够让他们记忆深刻……

  “圣躬安,诸位平身。”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弹指夺军权

  面上的礼数周全后,贾环也不会刻意拿大,四处树敌。

  他翻身下马,与江南诸官会见。

  两江总督这般重要的督抚重臣,自然是隆正帝的心腹重臣。

  论地位的重要性,甚至还要在寻常内阁大学士之上。

  而苏浙之地的巡抚和布政使,放眼大秦都是一等一的大员。

  再往上,调中枢任六部掌部尚书,甚至直接调入内阁升任大学士阁臣,都是常有的事。

  贾环虽然不忌惮这些人,却也没必要去无故得罪。

  “下官见过宁侯。”

  两江总督黄国培为正二品大员,起居八座。

  但在贾环超品国侯面前,还是要行下官之礼。

  贾环看着面前这位五六十岁的老年人,点点头笑了笑,道:“黄大人不必多礼。”

  黄国培欠了欠身后,道:“宁侯代天巡视,一路辛苦,本督腆为东道,略备薄酒,还请宁侯赏光。”

  贾环闻言,略有迟疑……

  黄国培见之,白眉微微一蹙,然后看向了一旁处,身着正二品武补的武臣。

  那武臣是一中年大汉,见之忙站出一步,拱手行礼,大声笑道:“宁侯,可还记得末将?”

  贾环闻言看去,想了想后,眉尖一挑,笑道:“可是武功县伯,刘昌邦将军?”

  那大汉闻言满面喜色,连连点头应道:“正是末将,不想宁侯还记得卑职。

  当初宁侯率军奇袭罗刹鬼扎萨克大营时,是末将奉公爷之命,带兵在后策应的。

  这才有幸,目睹宁侯和小公爷等都中衙内的胆魄和武功,钦佩不已!”

  贾环笑道:“刘将军过奖了,只是……你怎么在这?”语气稀奇。

  领过边军的大将,没人会喜欢到内陆腹地领一些草包样子货。

  也大都鄙夷这样的人,在他们眼中,内陆腹地的军队,那也叫军队?

  甭管十万八万,给他们一千边军,就能横扫天下……

  贾环故有此问。

  刘昌邦闻言,黑面一红,有些颓废的叹息一声,道:“让宁侯见笑了,末将当日跟在宁侯身后追杀残敌溃兵,本以为是手到擒来的战功,没想到临了让人下了黑手,一箭射穿了心肺……

  落下毛病来,怕不能再去九边带兵了。

  国公爷仁慈,听说末将这毛病,知道在江南养伤最好,就打发了末将来此地……”

  “咳咳咳……”

  听刘昌邦和贾环竟叙起旧来,还将富丽灵秀的江南当成了废物养老之处,一旁的一干江南大佬们面色就不大好看起来。

  总督黄国培身后一人,咳嗽了几声,以做提醒。

  刘昌邦闻声,忙一拍脑门子,笑道:“末将真是糊涂了,竟让宁侯在这里说话,咱们还是……”

  话没说完就被打断,贾环有些奇怪的看向刘昌邦,眼神变得有些锐利,道:“刘将军,你也算沙场悍将了,还怕他们?

  莫不是做了几日太平官,就被人抓住了把柄?”

  这样直白犀利的话,基本上不会出现在花花轿子人抬人的官场上。

  而贾环和刘昌邦年龄的相差也极为悬殊,这般不客气的言语,对双方而言,似都不大体面。

  但贾环就是这样说了,让黄国培等人无不面色好看之余,又无可奈何……

  刘昌邦更是羞愧红了一张老脸,他可是知道面前这位小爷和秦家的关系到底有多深厚的。

  而且他虽为县伯,听起来似也是伯爵之贵。

  但县伯根本不能世袭,只为一代名爵,他死了也就完了。

  含金量连寻常一世袭的男爵都比不上,又如何能与贾环这国公府出来的传国候相比?

  论军功,自然也是远远不及。

  所以他不敢拿捏分毫,忙解释道:“不是不是,宁侯,末将死都不怕的人,又怎么会被人胁迫……

  宁侯误会了,是俺老刘来后,诸位大人都给予了许多照顾。

  末将本来还担心他们有所求,拉俺老刘下水……却没发现,他们什么要求也没提,就是同僚间相互照顾……

  受人恩惠,所以俺才……”

  这个刘昌邦也是个粗坯,急切间,就这般把底子抖露个干净,话里连“俺”都说出来了。

  一点官场艺术和逼格台风都没有,让无数人心中鄙夷之极……

  贾环却见怪不怪,纯粹的带兵军人,大都如此。

  岳武穆当初都这般,何况其他?

  他淡淡一笑,道:“这就是高祖皇帝当初为何要留下遗旨,一定要迁都长安的缘故。”

  刘昌邦闻言,简直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他听出贾环这是在讥讽他被花花世界腐化了……

  两人这番对答,也让一旁旁观的江南众人,第一次清晰的了解到,这位传说中的武勋将门,在军中到底有何等的权势。

  两江总兵,执掌两江所有战兵,为江南武官第一人。

  堂堂正二品大员,更有武功县伯的爵位。

  放在江南地界,也绝对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大员。

  可这样一员大员,在贾环面前,竟连句抗辩的话都不敢说……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刘昌邦敬畏的不只是贾环的权势,更是贾环当日冲击厄罗斯大营时的无敌之姿。

  军中,最佩服的绝不只是权势,还有能打敢战!

  而在这位西域黄沙虎将看来,贾环怕是这世上最能打的一批绝世狠人之一!

  贾环有军功,在战场上敢厮杀拼命,又身娇肉贵,天生富贵,和帝王都能论交情的主儿。

  刘昌邦并不觉得,他有任何抗衡的底气,向这样的人低头,也不算丢脸。

  只是他这幅做派落在旁观者眼中,却让他们看出,贾环绝非“单枪匹马”下江南,会孤立无援。

  他在江南,是有动手的根基的。

  念及此,许多人脸色不大好看起来,再念及这位主的行事风格,不少人的面色有些发白……

  然而贾环却忽然笑了起来,对面色惭愧的刘昌邦道:“刘将军却也不必多心,本侯没有责备你的意思。

  到哪处庙,烧哪炷香。

  金陵不是九边,没那么多敌人,都是老百姓。

  两江大营的任务也不是为国征战杀敌,做好寻常训练,偶尔剿剿毛贼就是。

  如此,刘将军也不必再以九边战将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义父派你到江南,本就是为了让你疗养身体的,受别人一些好,也不算什么大事。

  再者,本侯此次下江南,不是为了耍威风,挑衅寻事的,而是为了与江南百姓合作发财的。”

  见刘昌邦感激不尽的拱手,贾环打了个哈哈,摆摆手道:“咱们自己人,不用说虚的。

  既然刘将军也算是地主,不如为本侯介绍介绍江南的诸位贤达。”

  刘昌邦闻言,忙道:“合该如此。”

  看着那位岿然不动的文臣之首,对贾环笑道:“黄大人宁侯自然认识,乃两江总督。

  黄大人身后这位大人,是为江苏巡抚谭磊谭大人。”

  这位谭大人,正是方才咳嗽提醒刘昌邦的那位官员。

  身着从二品巡抚官服,一双三角眼,笑起来有些阴沉。

  贾环似笑非笑的点点头。

  刘昌邦再介绍道:“这位是江苏布政使林仪林大人,这位是江苏学政白寿白大人,这位是金陵知府张楚张大人……”

  介绍完一长溜的文臣后,又将武官介绍来:“这位是金陵参将兼兵备韩楚韩将军,韩将军也是来自都……”

  话未说完,就见那位中年将军韩将军面色动容的一步踏出,走到贾环面前,单膝跪下,行军礼沉声道:“末将见过宁侯!!”

  贾环看着他,淡淡道:“韩楚,你在金陵过的可还好?是不是也有人让你过上了好日子?

  刘将军是为国征战时受了重伤,才被太尉送到金陵来养伤。

  本侯记得,你在西域时并未受什么内伤吧,你可千万不要告诉我,你也在金陵好生生活起来。

  那样,我会很失望。”

  韩楚抬头看着贾环,面容坚毅,沉声道:“末将从不敢忘宁侯的教诲,锐士营出来的兵,只要还穿着军服,就不敢或忘一日。

  不抛弃,不放弃!

  自入金陵起,末将就始终在金陵城雨花门外,清理雨花台大营。

  末将要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兵!”

  贾环呵呵一笑,道:“这就好,起来吧。有什么难处,可以寻本侯,或者,直接找刘将军也好……

  咦,不对……看样子,你和刘将军还不认识?这不应该啊……”

  贾环转头对刘昌邦道:“刘将军,这位韩楚,是当初随本侯冲杀哥萨克那一千锐士营中的一个校尉。本侯只当你们早就认识了……”

  “这……”

  刘昌邦面色隐隐尴尬。

  他是当真抱着疗养身体甚至是养老的心思来当两江总兵的。

  虽然名义上两江武官之首,但他实际掌控的军队,只有手下那一标五百人的总兵标营。

  到了金陵后,每日里各方大佬都给他这个正二品的武臣大佬接风洗尘,送好处,拉关系打交道。

  哪有时间去和手下的军队将领见面?

  能知道韩楚是从都中下来的,还是今日站队时,韩楚与他行礼时才问到的……

  更让他尴尬的是,他已经知道,在与厄罗斯一战时,他所立的功勋,怕远不及韩楚这个冲杀最狠的锐士营校尉立的大。

  之所以他能成为县伯,官居两江总兵,是因为朝廷压住了眼前这位宁侯的盖世功勋。

  而韩楚等人,不过是受到了牵累罢了……

  这一次,贾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