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193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便只能由乌远暂陪……

  一行人走过通道,上了底层甲板后,秦家三人就怔住了。

  一股浓香扑鼻!

  香味不是来自旁处,正是来自甲板的地板。

  都是富贵人家出身,自然不会眼拙。

  张氏怔怔的看着甲板,道:“这是……香楠吧?”

  乌远在一旁垂着眼帘答道:“夫人所言极是,底层甲板的木料,皆是出自安南的香楠木。

  这一层甲板,多是水手和亲兵所处之地,所以木料用的一般……”

  这下,连秦梁都忍不住抽了抽嘴角,道:“这还是一般的?”

  他也只是隐隐听说,贾环这艘船极有名堂,好似很奢华的样子。

  但他没想到竟奢华到这个地步。

  一层甲板上到处摆放的箱笼,不好参观。

  秦梁道:“去上面看看吧。”

  因为原本五层高的船楼,改成了三层,使得层高变高了许多。

  站在一层甲板往上看,根本看不到二层的模样。

  乌远闻言,犹豫了下,还是领着秦家三口子从外侧楼梯,上了二楼。

  “这……”

  “这这……”

  秦家三口上了二楼甲板后,全都目瞪口呆。

  怪道乌远说一层的香楠木普通,只供水手和亲兵们用。

  和二楼相比,一层的香楠木的确成了极普通的木头。

  因为二楼甲板的木板,竟全用的是金丝楠木!!

  只从视觉效果上,就超过一层甲板十万八千里!

  “老天爷!”

  张氏也是见过阵仗的,可看着偌大的地面上,铺的全是如丝绸般光滑细腻,在日光照射下,绽放着丝丝金光的金丝楠地板,她只觉得一阵眩晕!

  秦梁眼中瞳孔也是缩了缩,好生看了看这金丝楠地板后,目光又落在不远处的“大坑”里。

  他奇道:“好端端的甲板上,掏出个大坑作甚?”

  不用乌远回答,秦风就面带似哭似笑的表情,道:“爹,那……那不是大坑,那是游泳池!

  里面放满了水,就可以在里面游泳。

  老早前就听环哥儿说想要做这个,可他家里老祖宗不许他在屋里搞,怕坏了风水,才没做成。

  没想到……没想到……

  让他给恁到船上来顽了!”

  张氏听秦风说的激动,上前看了看,又惊呼一声,道:“老爷来看,这……这莫不是都是黄花梨木?”

  秦梁闻言走过去,看了看这劳什子游泳池的木板,屈指轻轻叩了叩后,哼了声,道:“油润通透,光滑如玉,正是黄花梨的料子。”

  秦风无语抬头望天,却看到一个甬道似的结构从三楼甲板处拐到泳池上方二尺处,他奇道:“远叔,那是做什么的?”

  乌远也无语,似都有些羞愧,道:“公子说……可以从上面滑下来,耍……”

  秦风心里顿时又受到了八万点暴击,转头往船楼处走,不想再看这伤心地……

  却在门口处站下了,一张脸咬牙切齿!

  回过头,对乌远道:“远叔,这里面全铺着波斯羊绒地毯?!”

  乌远惭愧的点点头……

  秦风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方才他居然还想,他的马队和贾环这艘船差不多。

  站在楼船上,眺望码头上他散发着腾腾骚气的牛马和骆驼,秦风顿觉生无可恋……

  “咦?”

  张氏又惊奇了声,侧着头往甲板后面看去,她竟看到了些许炊烟,嗅到了淡淡的香味。

  乌远解释道:“这是我家公子提前使人在煲汤,煲的是燕窝雪莲梨膏珍珠汤。

  此汤需要提前一天准备,都是给内宅的夫人用的,说是……能养颜美白……”

  乌远堂堂一个武宗,解说这些,心里真的充满了羞耻……

  秦风忽然咬牙道:“远叔,让人送一瓮过来,给我娘打包带走!”

  乌远闻言一怔,张氏忙道:“风儿,娘知道你的孝心,可你不好抢你弟妹的东西送娘吧?”

  秦风气恼道:“我不管!就要送给娘吃,否则儿子怕到不了西域,就得气炸了!!

  要不是西域不通船,儿子这会儿子就把他这劳什子船给开走喽!!”

  难得见懂事知礼的儿子孩子气,张氏忍不住好笑,道:“好,娘今日就同风儿一起做回强盗,抢了环哥儿的汤回家吃!”

  乌远闻言,只好去使人将还没煲完整的汤灌了一瓮,抱了出来。

  还要再引着他们去三楼,不过秦风听说三楼都是卧房,就算了,笑道:“不能再看了,再看下去,怕是心智都要动摇了。

  远叔,等见了环哥儿,别忘了同他说一声。

  等三年后我回京,要一艘和这一模一样的船!

  差一点,都不行!”

  乌远笑着应下后,秦风转身,给秦梁和张氏跪下,道:“爹,娘,您二老就送到这吧。

  儿子先走了,您二老在这船上再逛逛。

  本是好事,不必拖的伤感。

  爹,娘,您二老多保重,儿子去也!”

  说罢,凌空一翻,就从二楼甲板处,翻了下去。

  在张氏惊呼声中,稳稳落在一层甲板上。

  冲张氏大笑着挥挥手后,再一跳,便重新落在码头上。

  牵过亲兵递来的马缰,翻身上马,“驾”的一声,便带着散发着腾腾骚气的车马队伍,远行了……

  张氏看了看自家儿子的队伍,再看看脚下这座奢靡到超乎想象的座驾,眼泪当场落了下来,哽咽道:“老爷……”

  ……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贾家城南庄子里,到底有什么

  当贾环带着公孙羽回到贾家时,荣庆堂上,笑语满堂。

  常年不在贾家待的白荷,今日却成了众人的中心。

  也是有趣,白荷虽为女学霸式的学究,可情商却不低。

  正如董明月酸她那般,白荷常会捣鼓些小玩意儿,送回府上,讨好亲长的欢心。

  也不知是不是她那些北城出身的师嫂们教她的……

  王熙凤处有婴孩床,甚至还有奶瓶奶嘴儿,还有精妙的婴孩学步车。

  只这几样,就彻底收买了王熙凤。

  贾母处则送了根可收缩的拐杖,其实只用了些机关巧计,但内宅里的妇人何时见过这种,只觉得再精巧有心不过。

  再加上一支可以将玩意儿放大的放大镜后,贾母就满意的不得了了!

  关键是这份心!

  因此,当白荷被接到荣庆堂后,受过她恩惠的众人们,都围着她说话。

  “老祖宗,环兄弟真真是好福气!听说当年他只是问老爷要些能做事的工匠,谁知就这般,也能要到白荷妹妹这样的大匠!

  只心灵手巧也就罢了,长的还这般好!

  不是我奉承,这满屋子的姑娘,就属白荷妹妹长的最标致!

  尤其是这双眼睛,老天爷,就是当皇后都够格了!”

  王熙凤牵着白荷一只手,眼睛上下打量了几回后,对贾母高声笑道。

  白荷俏脸微霞,修长的柳叶美眸中,有些羞意,但眼神依旧平和温润。

  配上绝色的容颜,当得起“国色天香”四个字!

  因董明月不在这里,荣庆堂上的姑娘都受过白荷的礼,也没谁嫉妒她,纷纷笑着点头附和。

  贾母看的也很满意,颔首道:“白荷是极好的,颜色好,人又温和也不张狂,还那般心灵手巧。

  只恨环哥儿顽劣,这样好的媳妇不留在家里受用清福,却打发到城南庄子上劳作。

  焚琴煮鹤,一点不知道怜香惜玉!

  我听说,你为了帮环哥儿,手上的皮都烫坏了几回了?

  快来给我瞧瞧,老婆子这里有上好的珍珠养颜膏,我留着有什么用?

  都给你!”

  白荷笑着上前,伸出纤细双手,道:“老太太,手只受过些轻伤,不打紧的。

  幼娘给了几幅药,涂抹了后一点疤痕都未留下呢。”

  贾母闻言不信,可仔细瞧了瞧,白荷手上是没什么伤疤,便笑道:“咱家里尽出奇人!那幼娘也是了不得的……”

  正说着,就听外面传来丫鬟的声音:

  “呀!三爷和幼娘姐姐来啦!”

  贾母大笑道:“说曹操曹操到!这下可来齐了,就差明月丫头,她又不知被环哥儿打发去做甚了……”

  众人闻言均大笑。

  贾环和公孙羽进堂后,与贾母行礼罢,笑道:“老祖宗见到白荷这般高兴,早知道,孙儿早早就接她回来了,也好让老祖宗早些高兴高兴。”

  说着,看向白荷。

  白荷自贾环进来,便一直看着他。

  此刻四目相对,轻轻弯起嘴角,盈盈一笑。

  贾环点点头,目光宠溺柔和。

  众人见之都会意一笑,贾母道:“环哥儿,去了江南,就让白丫头好生受用几年,没你这般狠心的,可听到了?”

  贾环笑着点头道:“这是自然。”

  白荷出身底层,到底要比董明月更熟悉人情世故,不会在贾母面前争辩,说什么这都是她自愿的,只是笑着谢过贾母的关爱,就皆大欢喜了……

  贾母满意的笑罢,问贾环道:“老相爷身子可还安康?”

  早上贾环请安时,就说过要去李光地府上看看,因为听说李光地受了风寒。

  此刻闻问,贾环笑道:“不碍事了,本就不严重,幼娘开了副药后,今日就可痊愈。”

  贾母闻言,点点头笑道:“这就好,这就好。

  他是和国公爷一辈的人,当年连老国公都赞过他有王佐之才。

  如今那一辈人,已经不多了……”

  说着,面色有些落寞。

  李光地是老的快要退出历史舞台的人,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她也是为数不多的老人之一。

  见贾母心情忽地低沉下来,王熙凤忙高声笑道:“白荷妹妹回来晚了一日,若是昨儿回来就好了!”

  贾环捧哏道:“不过差了一夜,有甚区别?”

  王熙凤丹凤眼一眯,掩住内中媚意,白了贾环一眼,道:“区别大了!若是白荷妹妹昨儿就回来,不就也能和皇帝皇后坐一起吃顿晚膳?

  那可是几辈子得来的福气!

  如今,看看家里那些嬷嬷,哪个还敢笑我短了见识!”

  薛姨妈在软榻边笑道:“的确是前所未闻的见识!连我都跟着沾了福气呢!”

  贾环笑道:“这不算什么,再说,昨儿除了我和小吉祥,也不见你们哪个动了筷子。”

  “呸!”

  贾母忍不住啐了口,笑骂道:“你还有脸子说!

  昨晚你和小吉祥两个吃的呼呼的,皇帝听到动静都怔住了。

  贾家的脸都让你俩给丢尽了!”

  众人闻言无不捧腹大笑!

  笑罢,贾母对贾环道:“昨儿同皇帝说了,今儿要开宗祠,上告祖宗昨夜之幸事。

  既然奏明了皇帝,就要做到,否则便是欺君。

  你一走又是二三年,本也该去同祖宗说说缘故。

  时间赶的急,就不大肆操办了。

  不然其他府第以为要做什么,又该送礼来,反而不美。

  索性这会儿子没甚事,你就不要在这耽搁了,去宗祠,给祖宗们言语言语。”

  贾环闻言,点点头笑道:“到底是老祖宗,想的周全。

  那孙儿就先过去了,晚上再来陪老祖宗说说话。”

  贾母笑的慈爱,道:“快去吧……”

  ……

  贾母叮嘱的事,显然不是心血来潮。

  因为到了东府西面的宗祠后,贾环便看到,贾政、贾琏、贾宝玉和贾兰都站在祠堂前的黑栅栏庭院中。

  庭院四周围绕种着松柏。

  守宗祠的焦大亦在。

  贾环先与贾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