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191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听到有外人进来,丫鬟忙替李光地盖好锦被,红着脸退到一旁。

  李光地没牙的嘴里嚯嚯笑着,看了看贾环,又看了看他手中的药箱,和身后的公孙羽,老眼中闪过一抹柔和,笑骂道:“你这小猢狲,就要出京了还不安生,跑到老夫这里胡说八道!”

  说罢,又看向公孙羽,道:“之前就想打发人去请丫头来瞧瞧,可听说你们就要出京了,索性就不再麻烦你,没想到,到底还是来了。

  快来给我瞧瞧,让人拔了两个火罐,还是不舒坦。

  唔,你下去吧……”

  最后一句话,是对房间里的丫鬟说的。

  那位相貌俊俏,身材丰润的丫鬟红着脸,低着头出去了。

  路过贾环时,被贾环火辣辣的眼神看的脑袋差点没垂头胸口,连耳根和脖颈都红透了……

  “爷啊……”

  从来最顺从贾环的公孙羽,都快无地自容了,低声嗔怨了声。

  贾环打了个哈哈,回过头看向李光地。

  却见老头子眼中闪过一抹光芒,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贾环心里了然,老头子果然非一般人,察觉出了问题。

  方才出去的那个丫鬟,身上明显有不弱的武功,又怎会是一般的丫鬟。

  而李光地,虽不知从何处察觉,却显然已经知道了这个丫鬟不同寻常的身份……

  “这屋子里不是挺暖和的吗,好端端的,怎地就受了风寒?”

  贾环随意往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笑问道。

  公孙羽已经去了床榻边,为李光地诊脉。

  李光地轻叹一声,道:“到底上了年纪,不如从前喽。”

  贾环嗤笑了声,自己斟了盏茶,饮了口后,道:“可是你家如意不孝顺?苛待你这老父,不舍得烧地龙?

  我一会儿打发人送二十车好炭来。”

  李光地笑骂道:“胡说八道,如意也是个孝顺的……不过你要送就送吧,左右你不缺银子。

  多送几车,再添点香料……”

  贾环抽了抽嘴角,道:“都说您老清廉,超过一百两银子的礼从来不收,我看那些人也都是睁着眼说瞎话!

  我的礼您不就收了?”

  李光地笑的开怀,咳嗽了几声后,道:“之前并未让烧地龙,烧了后屋里火燥气重,不舒坦。却没想到,竟成了废物,连点风寒都受不起了……”

  贾环沉吟了下,道:“老爷子,要不同我一起南下?

  江南水气足,冬日里屋子烧了地龙,和春天一样,适合疗养身子。

  陛下将甄园赐给了我,那么大的地儿,我在玄武湖畔给您老拨一座小楼,日子过的保管舒坦!”

  李光地哼哼一笑,有些向往,又有些遗憾,老迈的声音颤巍道:“说你傻吧,你又比谁都精明,知道急流勇退,另辟蹊径……

  说你精明吧,有时又糊涂的可笑。

  咱爷俩要是凑一块儿,一起出京,京里的人,还吃的香,睡的着么?

  老夫老喽,老不以筋骨为能,就在这里度余生吧,省得折腾的朝野不宁……”

  贾环闻言,心里一叹,忘了这茬儿。

  李光地故旧子弟满天下,以江南最重最多。

  两江总督在他面前,都要执弟子礼。

  光他一人,朝廷都不会放心让他南下。

  若再加上一个军方背景深厚的自己,呵呵……

  贾环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虽是人之常情,但到底不大舒服。

  房间里陷入安静,有些寂寥。

  好在,这时公孙羽诊脉完毕,起身道:“老相爷身子骨问题不大,风寒已经退的差不多了,不用针灸。

  我再开副药,煎熬后服下一剂就能痊愈。

  只是日后要好生养着,不能坏了元气……”

  “好好好!”

  李光地笑的开怀,伸手在床边的一根红绒线上扯了扯,不一会儿,就从外面进来一个嬷嬷。

  李光地对公孙羽道:“还得劳烦姑娘亲自去给老头子煎一副药,家里的郎中都笨的紧,远不如姑娘高明!回头,老头子定奉上好东西做诊金!”

  公孙羽红着脸,忙道:“给老相爷诊治,是丫头的福分,万不敢收什么诊金,我家老爷也是不许的。”

  “你这败家傻老婆!在家里我怎么教你的?

  人家要是小气不给,或者给的东西不好,你再这样说。

  人家要是给了好东西,你就立马收下!

  怎地这会儿就说不要了?”

  贾环气急败坏道。

  李家的嬷嬷惊骇的看着贾环,她在李家当了一辈子的差,还从没见过这么大胆而又不要脸的主儿。

  公孙羽也羞臊的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去,唯有李光地,笑的又喘又咳的,有些骇人。

  贾环上前将他扶在床头靠起,替他拍了拍背,顺好气后,李光地对那嬷嬷道:“领着这位奶奶,去药房煎药,都听她的。”

  那嬷嬷忙应声后,恭请公孙羽去了相府药房。

  等房门再次关上后,李光地浑浊的老眼忽地变得明亮之极,他死死盯着贾环,道:“环小子,你跟老夫说道说道,这般急着出京,到底为了哪般?”

  ……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玉扳指

  “你这般急着出京,到底为了哪般?”

  贾环闻言一怔,看向李光地。

  李光地一摆手,道:“这里只有咱们爷俩儿,你也不许再装傻充愣。

  旁人看不出你的门道,是因为他们都是局中人。

  老夫却站在局外,冷眼旁观你多时,若是再看不出你的名堂,这些年,就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但饶是如此,有些地方依旧不解,你到底想做什么……”

  李光地的眼神,隐隐有些狐疑和审视。

  贾环干笑了声,看着李光地道:“不管为了哪般,都不会是造反。

  这一点,老爷子你总相信吧?”

  李光地哼了声,道:“知道你现在不是为了造反,但谁知道你是不是在韬光养晦?”

  贾环无语道:“等小子在江南把声势造起来,你老就知道是不是在韬光养晦了。

  也不敢瞒你老,说到底,小子就是不想将银行总部建在京里,怕被人惦记。

  而之所以做这个银行,也只是为了自保。

  您也知道,小子太过年轻,手中的力量,又让许多人放心不下。

  当今天子在位时还好,可一旦……

  怕生变故。”

  “所以,你就想用一个劳什子银行,勾连四方利益,以图将来自保?”

  李光地将信将疑道。

  贾环点点头,拉着张椅子到床榻边,坐下后与李光地相对,目光毫不避及的看着老人,道:“老爷子,您是老于世故的,所以能看破小子的布局,也当明白小子的心思。

  很简单,这世上,没有什么是牢不可破的关系。

  祖荫,交情……

  都会随着时间而褪色。

  唯有利益永恒!

  小子以为,只要贾家能够给大家带来利益,成为不可取代的一份子,那么这些人就一定会永远保着贾家。

  小子不掌军,不知政,只给大家赚银子……

  我就不信,谁还非要将小子当成眼中钉肉中刺!”

  李光地目光深邃的看着贾环,道:“你就不怕……日后会被人摘了果子,再砸碎了骨头,喝你的骨髓?

  你虽不掌军,不知政,可你勾连四方,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能量和威胁。”

  一股寒意涌上心头,贾环深呼一口气,道:“小子已经将最大的一份利益,分给了天家。

  我手中的份额,远不及天家所有。

  而勾连在一起的势力,给予他们的利益,却不会超过造反带来的风险。

  难道,还会让人不安心?

  至于敲骨食髓……有这样贪心不知足的人?”

  “未必就没有……前朝神宗皇帝,不就是酷爱银子的人?从没个知足的时候。

  到那时,你又当怎么办?”

  李光地眯起眼,紧紧盯着贾环,问道。

  贾环沉默了稍许后,道:“他若真想要银子,舍给他就是。

  小子从来都不是守财奴。

  只要能许我带着一家远离中原,逍遥自在就可。

  若还贪心不足,不肯罢休,非要要了贾家阖家性命。

  那么……”

  说着,贾环顿了顿,面容忽然变得隐隐狰狞,寒声道:“小子虽不会试着鱼死网破,但伊霍之行,某亦能为之!!”

  “大胆!”

  李光地瘦弱的老身中,忽然爆发出一声厉喝。

  虎老雄风在,一时间的威势,如天地变色般,压向贾环。

  贾环却浑然不惧,寸步不让的与李光地对视着。

  他自忖问心无愧!

  良久后,李光地才缓缓的收起了气势,叹息一声后,垂下眼帘,用老迈孱弱的声音道:“你啊,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伊尹霍光二人,行废立之事,又岂是人臣能为的事?”

  贾环沉声道:“纵然再不该,可总也要保证家人的周全安危。

  否则,谈何男儿大丈夫?

  至于万千罪孽和骂名,我一人当之便是!”

  李光地抬起眼帘,看向贾环,道:“那废立之后呢?哪个后继之君,能容得下你这样的臣子?”

  贾环淡淡道:“所以,小子才花费大精力,开发西域。

  不求其他,只求能建起一块可居之地,为贾家谋一条后路。”

  李光地闻言,缓缓仰起头,过了好一会儿,才长叹息一声,道:“如此,就能说的通了。

  也真是难为你了……

  你在西域,应该还有一手吧?

  旁人都只道你手下除了那几百亲兵外,就只有五城兵马司那一千兵丁。

  可如今看来,你自然不会只留这么一手。”

  贾环干笑着点点头,道:“果然瞒不过你老人家,小子在西域的确还藏了只暗手,但人数不多,只求关键时刻,能接应家人。”

  李光地饶有趣的看着贾环,道:“你这猢狲,怎会将老底都告诉老夫?

  你就不怕老夫将这些话都告诉皇帝?

  只凭你那句‘伊霍之行,某能为之’,陛下就会把你喊进宫里,教你什么是人臣之道。

  学不会,怕是出不了宫……”

  贾环无奈道:“不说明白不行啊,您老爷子不问也就罢了,可若问了,我不老实回答,您不给我添乱,也就不是您李相爷了。

  在您心里,任何人都没有大秦的江山社稷重要。

  太上皇尚且如此,更何况小子?

  别看您老都活成老不死的了,可小子忌惮的人里,您老绝对属第一!”

  这句话,绝不是马屁之言。

  李光地这样的巨擘,论能量,甚至论威望之隆,都要在隆正帝之上。

  更何况,这老头子是真真活成人精的,经验丰富,智计百出。

  他要是想给贾环下绊子,那才是防不胜防……

  贾环话虽说的大胆无礼,李光地听了却极受用,嚯嚯笑了一阵后,看着贾环道:“你是极好的孩子,老夫也极喜欢你。

  心里知道忠孝,当初被贾家赶出府,回头来还是那样孝顺,日日给荣国夫人晨昏定省,对家里姊妹们友爱呵护。

  太上皇在时,你恭顺太上皇。

  陛下在位时,你又恭顺陛下。

  不迂腐,知道变通,知道社稷为重,这一点,最好,也最难得!

  更难得的是,你心里还装有天下百姓,不似其他勋贵那般奢靡糜烂……

  所以,老夫没有不喜欢你的道理。

  唯一担心的,就是你走的太顺了,顺出了不该有的心思。

  那样,好事也变成了坏事。

  老夫就算再喜欢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