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132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我只问你一句,我等舍生忘死,拼死杀敌,阻异族于边疆,所为何事?

  就是为了让那些乌龟王八蛋们,在后面造下重重血债疯狂敛财的吗?

  海闻,是我昨晚亲自抓的。

  他的罪证……大哥,去向索先生要一份四海钱庄的案宗过来。”

  门口处的韩大闻言出去,没一会儿就回来,交给了贾环一卷纸。

  贾环打开后,递给齐战,道:“海闻在士林中享有盛誉,颇有名望。近二十年来,进京赶考的寒门举子,不知有多少受过他的恩惠。

  可是,他施恩德所用的银子上,却沾满了普通百姓和普通商人的血泪。

  四海钱庄和黄家的君子钱庄,每年往平康坊的青楼里,输送过百名良家女子,都是因为还不上他们放的印子钱被强迫卖去的。

  有些女子刚烈,进了平康坊,不出三天就会自杀。

  一年到头来,只他们送去的,就有一二十个自杀的。

  齐叔叔若是不信,一会儿我可派人送你去平康坊逸云阁的后花园里看看,昨夜才挖出的尸骨,足足有十七八具。

  这样的人若是都不杀,齐叔叔,我们当初在西域的舍生忘死,还有什么意义呢?”

  齐战闻言,一张脸涨的黑红,眼睛都微微充血,拳头攥紧。

  尽管明知此人就算发难也绝不会奈何的了贾环,可韩大还是往后比划了个手势,不一会儿,道成真人就出现在门口,随时以防不测。

  乌远守在城南庄子后,道成真人就负责在贾府护卫周全。

  秦风看了眼韩大的动作后,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黄沙系的将军哪怕杀自己,也不可能对贾环不利。

  果不其然,齐战闷声低吼一声,道:“却不想,齐某这等清白之人,却娶了恶贼之女!!”

  秦风闻言无奈,道:“齐叔叔,谁能想到海闻竟是这样的人?他以前是都中出了名的大善人,名望之好,满大秦都找不出第二个。我娘也是上了别的诰命的当,才……”

  齐战一摆手,道:“风哥儿,我齐战又岂是是非不明之人?焉敢错怪夫人!齐某只恨造化弄人……

  罢了,正如宁侯所言,若这等恶贼都不杀,天下何人还可杀?

  春娘若是……那贱妇若还是寻死觅活,那就……那就去死吧!”

  “齐叔叔,先别急……”

  听齐战说的决绝,秦风忙劝了句,然后看向贾环,道:“环哥儿,当真没一点法子?”

  贾环笑道:“昨夜在上书房,吏部尚书张程、户部尚书李谦给黄理求情,因为黄理是儒教大家,坏了他的名声,对整个儒家都不利。

  张程和李谦是拉上满天下的读书人给黄理求情,结果,一个大秦天官,一个大秦计相,一个去职回家,一个干脆被打入了天牢。

  环哥儿,你难道还看不出朝廷和陛下的决心吗?”

  “风哥儿,不要再说了,否则,就真的里外不是人了……

  宁侯,末将多谢宁侯直言相告,告辞!”

  说罢,齐战对贾环行一军礼,然后大步离去。

  秦风见之,忙唤了声“齐叔叔”,然后在贾环肩头捶了拳后,追了出去。

  其他人也都听出这件事的棘手性,不再心存侥幸,纷纷告辞。

  最后,却留下角落里一个身着士子服的年轻人。

  一派风轻云淡的高人模样,坐在那里喝茶……

  贾环见之一怔,看向韩大。

  韩大细细瞅了瞅那人,眉头皱起,对贾环摇了摇头。

  贾环顿时乐了,韩大身为贾环第一家将,尽忠职守,平日里对都中数得上号的衙内都熟知。

  竟看出这个,还堂而皇之的坐在角落里。

  最荒唐的是,他穿的居然是士子服!

  满神京衙内圈里,谁不知贾环最不喜欢看到的就是这身衣裳。

  这身谁啊?

  “孙子,你哪位啊?”

  “噗!”

  正做遗世而独立之绝代高人的年轻人,一口茶喷出,还呛入鼻腔,一时间,鼻涕眼泪糊了一脸……

  “我……我乃李元,乃……乃礼部侍郎李峥之子,今为宁侯献银行大计而来!”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奇才!

  “李元?李峥那老小子的龟儿子?”

  贾环看着这狼狈之人,不无鄙视地笑道。

  “宁侯,起码的口德还是要有的吧?我若说你是贾政的龟儿子,你乐意?”

  别看方才李元狼狈不堪,一副装世外高人露馅后的窘状。

  可当贾环侮辱到他父亲时,李元还是正色起来,直起腰身,眼睛直视贾环大声道。

  如果不看他哆嗦的两手,单凭这幅敢在煞气之名传神京的煞星权贵面前大声反驳的作态,就是好样的。

  当然,即使哆嗦着双手,李元能有这等勇气,也是不俗。

  贾环眉尖轻挑,侧目看着他,笑着点点头,道:“你小子说的对,是得有点口德。

  不过……

  本侯和你爹李峥是同僚,同殿为臣,更一起共事过,自然是平辈论交,叫他的名字,没有不妥吧?

  倒是你……

  你什么身份?敢直称我爹的名讳。

  信不信本侯把你屎打出来,再让你吃下去?”

  “呕……”

  只想想那画面,李元就干呕不止,面色如土,连连作揖道:“宁侯,是在下无礼,我……我同您道歉。”

  贾环嘿了声,笑道:“倒是能屈能伸……

  说说看,老子在你们读书人心里,怕是不比狗屎强多少。

  你就这样不避嫌,跑来给我献策?

  别是想着给老子使坏吧!

  再者,你老子李峥看我不顺眼,老找我事。

  你敢跑来跟我做事,不怕回去挨家法?”

  李元已经缓过劲来,掏出帕子擦净了脸和衣裳,又恢复了翩翩公子的做派,听到贾环之言后,唰的一下打开折扇,摇了摇,笑道:“宁侯不知,小可在都中士林中的名声,也不怎地……”

  贾环抽了抽嘴角,道:“你可有功名?”

  李元闻言,面色一滞,嗤笑了声,道:“区区功名,于在下而言,触手可及。

  只是,李某何等人物,虽不及宁侯英雄,但又岂能受一功名所诱,去钻那酸臭无比的八股经义?”

  韩大这时从堂门口处接过一纸卷,略一看过后,嘴角抽了抽,回到贾环身后,交给了贾环。

  贾环看过纸卷后,忽地哈哈大笑起来,道:“李元,字汉卿,三岁启蒙,八岁进学,考了……考了十二年,连生员都没考上,至今无秀才功名。

  被夫子视为学堂之耻,被李峥视为李家之辱……

  噗!

  哈哈哈!”

  贾环笑的前仰后合,李元一张脸却成了虾爬子,怒吼道:“宁侯,咱俩半斤对八两,你有甚资格笑我?”

  贾环又笑了几声后,摆摆手,又指了指这间宁安堂。

  李元登时明白过来贾环的意思,贾环是告诉他,就凭这贾家的富贵……

  反应过来的李元,面色颓败,叹息一声,无力道:“不瞒宁侯,在下幼时亦被认为神童,三岁已可识千余字,可背三百诗。

  只是……说来不信,我竟不能看那四书五经,八股文章。

  每每入目时,便头疼欲裂,只欲作呕。

  故此,杂书读了千万本,正经书却……

  家父曾以为是我顽劣,不愿行正道。

  随以荆条家法相逼……

  可,纵然被打的皮开肉绽,只要嗅到经义文章的气息,我就呕吐不止,几欲送命。

  有一回,竟吐的三天三夜昏迷不醒。

  如此,家父也就彻底放弃在下了……”

  贾环知道李元说的都是真的,随口劝慰道:“天下奇人无数,你小子想来也算是个奇人。

  再说,不能科举就不科举罢了,你老子是礼部侍郎,位高权重,随便给你找个官做做不就得了?

  投奔我能有什么前途?”

  李元闻言,却勃然大怒,道:“宁侯焉敢侮辱我李家门风?宁可直中取,不求曲中来!

  李家世代清名,岂能毁于我手?”

  贾环点点头,道:“好好好,你李家世代清名,你回家好好守着吧。

  本侯公务繁忙,况且声名狼藉,你还是离远些比较好,免得坏了李家的清名。

  到时,你爹也饶你不得!”

  李元闻言,面色一滞,忙道:“宁侯,你怕是误会我爹爹了。今日我前来宁国府,我爹爹也是知道的。”

  贾环闻言一怔,随即好笑道:“怎么可能?”

  礼部,素来是六部中最清贵的部堂。

  为天下读书人养望之最佳地,也汇聚了极多儒教大家。

  想入内阁,礼部尚书几乎是最佳的跳板。

  张廷玉在太上皇在时,便一直在礼部侍郎的位置上养望。

  他为天下文宗桐城四老顾千秋的弟子,出身不俗。

  自身又是进士及第……

  如果没有后来的变故,他会再在礼部待上十年,或是二十年,直到名望厚重名动天下时,便晋升内阁阁臣,乃水到渠成之事。

  而所谓的士林清流,礼部便是他们的大本营。

  李元的父亲李峥,如今便是礼部侍郎。

  贾环先杀顾千秋,又抓了黄理、海闻,他在士林中的名头,真真是迎风臭三里。

  可谓儒教死敌!

  李峥居然会让他的独子,与贾环来往,甚至投效于贾环?

  他这是自绝于士林吧?

  就像如今的张廷玉……

  怎么可能!

  李元却解释道:“宁侯,家父与黄理、海闻等人绝非一类,甚至与张程、李谦等人也大道不同。

  钱庄害人之罪行,家父早在多年前就数次上书太上皇和陛下,只是背后牵扯太大,始终无法解决。

  若非看家父赤胆忠心,因此太上皇和陛下屡屡关照,李家怕早就因此事被打压败亡了。

  半年前,家父还上过一道折子,诉君子钱庄和四海钱庄之滔天罪行。

  然后,就被打发去了西域谈判……

  若非宁侯一路照顾,以家父的春秋年岁和身子骨,怕早有不忍言之事发生。

  虽然家父亦看不惯宁侯种种所行,但却以为,此类皆小节。

  虽不能苟同,但无关大义正道。

  家父还说,宁侯这半年来,为国征战,还捐赠举家之财,为国难分忧,昨夜更是横扫神京各大钱庄势力,功德无量。

  为此,多年不饮酒的家父,昨夜破例痛饮三海碗!

  并不再阻拦在下投奔宁侯,共立经济大道!

  对了,家父还让在下带一句话给宁侯:

  这普天下的儒生,或许蝇营狗苟,一心钻营者繁多,但也绝不乏敢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儒家风骨者!”

  贾环听着李元慷慨激昂的陈词,面色却没什么改变,也没想去争辩什么,只淡淡的道:“小李子,你说有银行大策要献给我,说说看,什么银行大策?你知道银行是做什么的?”

  李元闻言,嘴角抽了抽,心里叹息一声: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被自己带着节奏走?

  这种人,不论什么时候,都喜欢掌控主动。

  不过,若非是这样的人,也做不出这样大的事业。

  只说昨夜那番惊天动静,若非心性坚韧如钢,又兼怀大心胸、大气魄、大担当者,便绝无可能敢为!

  当然,这样极好……

  李元收起折扇,插在腰间,正色道:“就我所闻,宁侯所筹备之银行,虽比钱庄更进一步,但大抵仍旧是钱庄一类。”

  贾环点点头道:“没错,性质是差不多。”

  李元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