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110章

作品:醉迷红楼|作者:中国必胜|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4 16:15:53|下载:醉迷红楼TXT下载
  第二,大秦银行,绝不只值一亿两。”

  “只值?宁侯,大秦一年的税负,也不过四千万两。抛除来年的预算外,能剩下五百万两,就算是一个肥年了。

  你张口一个银行,就值一亿两银子?

  谁认?”

  张廷玉脸色铁青,咬牙切齿道。

  隆正帝也沉声道:“天家以内务府的出息为抵押认购三十股,就是三千万两?凭什么?”

  贾环失笑道:“陛下,您这话说的……简直半点水平都没有。内务府现在一年能出息多少?臣指的是,不计算玻璃的利益。

  因为臣打算扩散开玻璃方子,让大秦百姓都能使上廉价玻璃。

  所以内务府明年的出息,就不要计算玻璃的利润了。”

  隆正帝闻言,脸色更难看了,道:“你打算扩散玻璃方子?”

  贾环点点头,道:“因为臣要筹措银子,购买银行股份。”

  隆正帝闻言,忽然反应过来,道:“你的意思是……银行比玻璃的利润还大?”

  贾环呵呵笑道:“论暴利,玻璃给银行提鞋都不配。”

  隆正帝直直的看着贾环,道:“有什么计策你直说,拐弯抹角做什么?想报朕教训你的仇?”

  “呵呵呵!”

  赢祥等人不厚道的笑起来了。

  贾环脸一黑,恨了隆正帝一眼后,道:“天家认购银行股份,是以内务府的出息为抵押。而内务府最大的出息,日后便是银行每年的分红。

  我保守推测,最多五年,内务府就能凭借银行的分红,还清认购股份的亏空。”

  “当……真?”

  隆正帝眼冒精光的看着贾环,缓缓吐出两个字。

  贾环没有再耍嘴,点点头,道:“千真万确,所以,臣才说,一千两一分股的价格,低贱之极。

  等到明年,认购银行股份的人手中的股份,价值至少翻一倍不止。

  而且,一定是有价无市。”

  “那么也就是说……除却天家抵押而得的三成股外,宁侯还能筹措到……七千万两银子?”

  张廷玉看着贾环的眼神,如同在看一个金人。

  贾环摇头道:“未必。”

  “怎么说?”

  张廷玉忙问道。

  贾环道:“未必有那么多慧眼识珠的人。另外,我们会以银行股份,兼并大秦各地的钱庄。

  三年内,我要让大秦银行,为大秦国土上,唯一的银行。”

  赢祥皱眉道:“贾环,有的钱庄,都是别人经营多年的产业,人家未必会让你兼并了去。能够经营钱庄的人,没有哪个是善茬,多是各地的豪强乡绅。”

  贾环嘿嘿一笑,道:“如今天下的钱庄,多以放贷为生。所以,几乎不存在不放印子钱的钱庄。

  只要放印子钱,也就不存在不逼人家破人亡的老底。

  但凡有半点心慈手软,他们也存活不下去。

  因为他们的高利息,还要给各方上供。

  因此,我开始筹备银行后,第一件事,就是扫清大秦各地的黑心钱庄。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杀戮,我会给他们两条路:被兼并,或者被抄家。”

  见隆正帝皱起眉头,贾环正色道:“陛下,不要以为臣是在吞食民财,与民争利。

  恰恰相反!

  等大秦银行建立后,将会以远远低于钱庄的利率,为每个需要贷款的大秦百姓放贷。

  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被印子钱逼迫的家破人亡的惨剧。

  而即使是在灾年,也会有一定的保障。

  试想,如果在灾年,百姓能从银行贷出一笔银子做急救,还会出现那么多流民,还会出现易子相食的惨剧吗?”

  隆正帝分明不信,疑惑道:“既然是极低的利率,那你又如何保障银行的利益,你不是说有大量的分红吗?”

  贾环笑道:“第一,是积少成多。大秦百姓亿万计,即使再低的利率,在这个基数前,累积起来都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其二,也是与寻常钱庄最不同之处,那便是银行会参与一些暴利行业的投资,比如说,白瓷!”

  “你愿意拿出白瓷的方子?”

  隆正帝眼睛一亮,往前坐了坐,问道。

  贾环笑道:“不是拿出白瓷的方子,是以白瓷作坊的股份,与银行换股。

  如此一来,银行也将因贾家白瓷作坊而分享利益。进而,所有持有银行股份的人或家族,也跟着受益。

  不止白瓷,还包括水泥,香皂甚至是酒楼等产业。

  这些产业,臣打算最少拿出四成的股份出来,与银行换股。

  不客气的说,只我贾家的产业,若能营销四海,所带来的恐怖利润,就够大家吃个盆满钵满。

  我一个人暴富,会让许多人不安。

  可当所有人都跟着一起发财,总不会再眼红我了吧?

  再者,天家作为银行的最大股东,日后别人嫉妒,也只会嫉妒天家!”

  隆正帝咂摸了下嘴,细眸明亮的看着贾环,心里满意的不得了,道:“若真如你所言,那就……那就让别人嫉妒去吧!”

  “哈哈哈!”

  赢祥张廷玉等人都笑了起来。

  “不过……”

  隆正帝面带疑色道:“你如何保证,天家始终为最大股东?毕竟,只有三成。”

  贾环抽了抽嘴角,道:“第一次发行的股份,为原始股,会登记造册。

  任何原始股份想要交易,必须报与总部,修改名册后才算作数,否则,一律不认。

  而且除却天家外,任何家族都不可以拥有超过一成的股份,最多,也只能是一成。

  银行是为了大多数人共享利益,而不是为了制造出富可敌国的寡头。”

  隆正帝闻言,捏了捏眉心,道:“既然如此,那么这个银行,你就去操办吧。”

  贾环想了想,还是道:“陛下,臣首先要申明的是,臣筹办的银行,虽然可以允许户部派人监察,但监察之人,只能带眼睛,不能指手画脚。

  另外,大秦银行,是独立的,户部,内阁,甚至是陛下,在其没有触犯国法时,都无权干涉。”

  隆正帝闻言,脸瞬时黑了,道:“连朕也不能干涉?”

  贾环半步不退,道:“陛下,经济之道,有经济之道的法则。银行为经济之物,它就只需遵守经济之道。朝廷有监察之权,但不能有干涉之权。

  不然等哪天,不懂行的户部大佬一拍脑袋,想安插个人手来掌管银行,那该怎么办?

  等到银行成为庞然大物,一旦有人破坏经济之道的规则,那将是倾天大祸!

  臣相信以陛下的英明,断不会做此不智之事。

  但,后世之君呢?

  臣不得不提前防范,否则,好事也将变成坏事。”

  隆正帝深深的看了贾环一眼,道:“你是说,朝廷有监察之权?”

  贾环点头道:“当然,任何时候,朝廷都有资格去银行查账。”

  隆正帝轻轻闭上细眸,思量了片刻后,睁眼看着贾环道:“准。”

  贾环点点头,道:“臣向陛下讨一份御命金牌,如朕亲临,可调动当地驻军。

  臣担保,三年内,大秦银行将开遍大秦二十四省。

  五年内,大秦银行将开遍大秦三百零八府。

  十年内,大秦银行将遍布大秦一千二百八十六县!

  到时,朝廷再无缺银钱之忧,天家也不会为银财困窘,亿万百姓也将受益。”

  隆正帝看着贾环,这一刻,他心里忽然觉得,让银行这一新生事物出现在大秦,不知道到底是好还是坏,但他颇有决断,至少,在与赢祥、张廷玉甚至李光地交谈后,他们都没有认为,银行会危害到江山社稷。

  既然如此……

  “朕准了!贾环……不要让朕失望。”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小吉祥敬茶

  上书房内,除了隆正帝和赢祥外,其他人都怔怔的看着贾环,目光艳羡。

  从这一刻起,大秦权势滔天的顶级大佬,就又多了一位。

  想想他们,走到这一步,站在这间上书房内,用了多少年。

  而这一位,又用了多少年?

  他只是和皇帝干了一架……

  不过……不管怎么说,既然银行策略定下,朝廷缺银的问题也将很快解决。

  那么,其他的,都将不会是问题。

  张廷玉深信,只要度过今年最艰难的一年,到了明年,国朝形势只会越来越好。

  对银行的依赖,也会越来越少。

  说到底,银行不过是一个类似于内务府,敛财的机构。

  只是以前是贾环一个人带着几家勋贵发大财,如今,却是带着天家,带着大部分既得利益集团一起赚银子。

  对于军权,贾环依旧只是影响,也只能是影响,而且,不会获得比现在更大的影响……

  对于政事,他就更不可能插手。

  因为,他张廷玉,一定会死死防备住贾环伸向朝堂的手。

  待李光地老相爷驾鹤归西后,朝堂上将再无贾家援手。

  安心做一个受用富贵的权贵纨绔吧,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张廷玉眼睛闪烁,眼神又看向御案后的隆正帝。

  却看到隆正帝也正在看他,细眸中,闪烁着与他一样的目光……

  ……

  “敢问宁侯,这银行股份,如何发卖?毕竟,这是一全新不同之事物。当然,下官不是在怀疑宁侯,宁侯陶朱之术,世人皆知。只是……”

  张廷玉还是不大信,贾环仅凭一张嘴,空口白牙,就能套现几千万两银子。

  他心里总觉得憋屈,也觉得梦幻……

  觉得憋屈和梦幻的何止张廷玉一人,一亿两白银的冲击,让每个人心里都不踏实。

  听张廷玉发问,其他人也都看向贾环。

  贾环笑道:“过半个月,等我度完蜜月,会先召开一次玻璃方子拍卖会。

  到时候,大秦五湖四海的巨贾,都将云集都中。

  毕竟,玻璃的暴利,让他们每个人都眼红。

  这些巨贾能成为大富之家,就必然有一定的独到之处。

  除了官商勾结起家的外,能看出银行妙处的,必不会在少数。

  其实先拍卖玻璃方子都只是为了将人尽快吸引到都中罢了,不然,那些人只看到银行股东里有天家内务府,有宗室,有我们这些武勋将门,傻子才会视而不见呢。”

  “蜜月?什么蜜月?”

  隆正帝忽然问道。

  贾环正色道:“陛下,新婚蜜月啊,臣昨儿才成亲呢!”

  众人齐齐抽了抽嘴角。

  户部尚书李谦忽然笑道:“宁侯,不知大秦官员,下官指的是,文臣,可不可以认购银行股份?”

  贾环闻言,觑着眼看他,阴阳怪气道:“哟!这不是计相吗?

  你一月俸禄多少啊?还有存款买银行股份?

  赵师道呢?赵师道哪儿去了?”

  “给朕闭嘴!”

  隆正帝一脑门子黑线地骂道。

  他虽然生性刚烈,最恨贪鄙。

  却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只要不是主动索贿,平日里收些冰敬碳敬什么的,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否则,堂堂一个户部尚书,官居一品,一月俸禄却只有二百两,迎来送往请幕僚的花费都不够。

  没有点外快,全家都得吃糠咽菜。

  那还如何为国效力?

  当然,隆正帝也没想到,李谦家居然富庶到,可以认购一千两银子一分的银行股的地步,还不知要买多少……

  骂完贾环后,他眼神狐疑的看向这位掌管国库的计相。

  该不会是监守自盗吧?

  李谦心里已经在问候贾家十八代祖宗了,被隆正帝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