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3章

作品:几道弯几波浪|作者:冷夏|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3 18:27:24|下载:几道弯几波浪TXT下载
  天刚蒙蒙亮,陈荷莲就起来烧水做饭,一边做饭一边想着,儿子失业了,一时半会肯定找不着工作,心情肯定着急,这时候是最需要亲人在身边的时候,怎能拖这么久呢,反正一切已经准备得差不多,先去在说吧。

  晨曦的村子是一片迷蒙的景象,微微泛白的天空,层叠有序的石墙瓦房,徐徐升起的炊烟,不知疲倦的小河流水,多么的祥和与宁静。陈荷莲纯熟而迅速地做着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小狗晃动着精致的小尾巴精力十足地跟着女主人转来转去。才半个钟头,饭菜已经静静地在桌上等待了。她知道去县城的第一班汽车还没那么快出发,还必须准备猪仔和母猪们的早餐,准备好了必须喂它们吃饱。离家以后只剩一个婆婆在家,所以她必须完全准备妥当,才能放心。

  朝霞映入眼帘,她准时地在朝霞到来之时完成了所有的工作。她在楼下大声地叫唤着沉睡中的丈夫起床吃饭,她不想错过到县城第一趟班车,更不想错过从县城到福州的第一趟班车。到县城后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当然是购买到达下一个城市的车票,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在县城买一套衣服带着也行,听说大城市的衣服都特别贵,县城应该比较合适。

  叫了几声,终于听到丈夫的回应,她知道婆婆早就醒了,她老人家只要听到动静声就会自然醒过来。听到媳妇说开饭了,自觉起床了。这母子俩同时下得楼来,一翻洗刷过后,开始吃饭了。饭还是很热,只是菜有点凉了,但完全不影响食欲。对于婆婆,健康的身体,新鲜的空气,香喷喷的米饭,还有能干的媳妇,自然大开胃口;对于陈荷莲,初次要到大城市的激动,还有即将要见到儿子的心情,胃口更是极好;对于定贵,过着大男人式的生活,有如此贤妻良母,又有出远门的一些新鲜感,更是心满意足,胃口大开。

  出门的时候还不忘千叮万嘱,就担心老人记忆差,要不是忘了喂鸡就是忘了喂鸭,再不然就忘了喂全家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一群调皮的小猪仔和几头整天呼呼大睡等待主人宰食的大懒猪。

  定贵对老婆说,好了,现在妈还不糊涂。

  老太太七十有几了,但真的不糊涂。

  定贵夫妻俩各提着两袋东西,看上去沉甸甸的,但一点也不影响他们走路的速度,他们没过多久就穿过了村中的羊肠小道,来到沿河一边铺设的宽敞大道。走在结实平坦的柏油路上脚步就更加轻盈快速了。

  一切都在陈荷莲的计划之内,赶上了第一班开往县城的汽车,途中毫无担搁地到达了县城车站,时间显示才八点多几分,开往福州的汽车还有一个多钟头,时间很宽裕。寄存了行礼,定贵带着老婆去买衣服,从车站出来街上,街还是几年前的街,路上多处凹凸不平,无任何修过的迹象。四个车道上人挤车,车挤人,看不到有谁在遵守交通规则,也看不到红绿灯什么的,简直是乱得一团糟。定贵告诉她,这种局面马上就要解决了,这里的繁华过两年就会转移到别处去了。县城的另一个地方已经在建新车站,新市场,新商业城,还有新的工业基地。等建成以后这里就会全部拆迁,然后把这里的总体部局重新规划,也建成新的商业中心。

  街是多年前的街,可街道两旁的商店却不是多年前的商店,一路走一路观察,大部份的商店都是全新的装修,有的追求华丽,有的追求奢侈,有的追求品味,有的追求淡雅。招牌一家比一家显眼,一家比一家有创意。做什么生意的商家都有,其中要数衣服店和小餐馆最多,所以要买衣服是最方便的。可为什么走了好长一段路还是没有看到一家卖中年妇女的衣服店。陈荷莲看了看自己身上老土的格子纱布上衣和没有任何纹路的纱布裤子,不紧土气而且还略显陈旧的样子。看到卖少女装的店面不敢踏进半步,也不敢停下脚步细看,从内心里感到一种无法启齿的难为情。

  定贵指着前面不远处的一个大招牌,眼前一亮,说道:“你看,贵妇人,那一定不错,进去看看。”

  “从来不曾去理会别人的眼睛,可今天不管被谁看上一眼就觉得浑身不自在。”陈荷莲顺着定贵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有一个由十分富态的贵妇人头像和精心设计的贵妇人三字组合的大招牌。

  “可能是因为你最近开始有点注重形象的变化所产生的心理作用。这是个金钱时代。只要有钱,乞丐他们也会欢迎。”

  “那好吧,就看一眼。先看价钱,如果太贵就什么也别看,直接出来,好吗?”

  定贵点头表示同意。他们推开透明得一尘不染的玻璃门。看到右边的女子石膏像上穿着的一套至小腿长的黑白配丝绸裙,感觉还不错,陈荷莲走过去摸了摸,从裙的后面摸出一张贴有价格标标签的掉牌,扫了一眼,放了回去。没有再看第二套衣服就用眼睛告诉定贵,太贵了,走吧。

  傲气的服务员瞟了他们一眼,似乎在告诉他们,你们是不是走错了?果然,猜对了,他已经对过无数次,不相信这次会走眼。

  半小时候后,定贵夫妇回逛此店,在怀疑的眼神中掏出一叠斩新的钱,买下另一套短袖的t恤和黑白配的裙子,一共六百块钱。

  因为定贵后来说,反正都打算对自己好了,干嘛要舍不得。

  听说城市的车站里每天都有几十万人来往,找个人比找根针还难,为这事陈荷莲叫老公给儿子打电话,说一定要在车到站之前在车站等待。

  按预定时刻表来看,下午四点三十分就可以到达福州的北汽车站,那时天不黑,城市也应该不黑。

  定海睡到窗帘阻挡不住强力的亮光的时候才起床刷牙洗脸。刚打开电脑放出音乐,父亲就来电话了,说上次你妈妈不是说要来看你吗?今天起程了,什么都没耽误,马上就要上车了,下午四点半左右到,你提前在车站接我们。定海说尽管放心,一下车就能看到我。

  今天又是星期天,去越洋图书城很有可能碰上那个女孩,可能的事等有闲时在说吧,定海去阳台思考父母的此次城市行。

  阳台在朝西方向,上午的时候太阳完全晒不到这里,阳台外是一排主干细小却长得又高又密的不知其名的树,使得阳台更加阴凉。不过夏天倒是非常好的休息场所,树叶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地左右摇摆,闹市的喧哗离这儿有一段挺远的距离,让人有种既身在城市又远离喧嚣的感觉,这是定海最享受的感觉。

  卧室里传出轻柔悦耳的萨克斯,在心烦意乱的时候能够很快平复心潮,恢复理智思考。吃穿住行对于定海是极伤脑筋的生活琐碎,在音乐的作用下,想来却是条理清晰。

  住是头等大事,去酒店肯定骂我败家子,就算住宾馆也会骂我不懂节俭,如果住旅社就太不方便,也不安全,此事最头痛。

  玩也相当重要,街上那些疯狂的两轮车和四轮车时刻威胁行人的安全,不得不随时随地将一根脑神经放在安全上,恐怕逛不了一个小时。公园和山就别提了,树已经看得太多。啊,让老妈去看看现代化销售模式的农产品市场可能会有兴趣,西禅寺的高塔、长乐的飞机和大海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重要的是父母吃什么呢?肯定吃不惯酸甜口味的福州菜,当然也不喜欢吃辣味十足的川菜,可周边都是这样的餐馆,看来得自己煮饭才行,那要买很多厨房用品,现在连口锅都没有。

  定海转念一想,估计待不上几天,干脆上网查找,想吃什么订什么,网络时代不用网络,看我多傻。

  上网络后又没有碰到‘如果有一天’,已经好多天没有同她聊过。

  他提前一个小时等在了车站的大门口,他四处张望,面前就是下客点,在这里等不会错。

  等人的时间感觉特别慢,人流如潮,看得眼花缭乱,不管站在什么位置都显得碍手碍脚,被人撞撞碰碰。

  每次碰撞他的人都是不同的面孔,有些人会满脸无辜缺乏诚意地轻声道歉,有些人眼中闪过一抹责怪。这些人全都头也不回匆匆忙忙朝目的地走去。

  车站,多少人的中转站?

  时间过得好慢,定海买了一份报纸,到候车室里打发时间,不知为何,好像吃了迷药似的,不知不觉靠在椅子上进入了梦乡,在梦中,定海跟一大群的小伙伴们在小河的某最深处,如鱼儿般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忘记了吃饭的时间,忘记了上学的时间,更忘记了上次在家长与老师面前郑重地许下不在私自下河游泳的承诺。

  此时定海睡得忘记了到车站接父母的使命。

  汽车下了高速终于开进福州城,宽阔的街道,高耸的建筑,长龙般的车流一一进入视野,陈荷莲心里别提多高兴啊,瞳孔睁得老大,隔着玻璃往外仔细地瞧。发现一座熟识的建筑,她指着告诉定贵:“看,那栋玻璃大楼,在《东南卫士》的新闻里至少出现过两次以上,真是一座漂亮的房子,要是儿子在里面上班一定很舒服。”

  “是很漂亮,明天让儿子带你去楼里做电梯感受感受。楼很高,到楼顶说不定可以看到福州的全景。”

  “太高了,不知道会不会头晕?”

  “想看会晕也要看,那点晕算什么。”

  “老定啊,你说人活着为了什么,像我大半辈子在田里山间度过,整天只会像驴子似的干那些没完没了的活。我的梦想不知道在什么时候遗失在了什么地方,现在想来大脑一片空白,唯独当年我们相亲的事还能想起一些。”

  “你最近想的事情变多了很多,好像有什么种子在你脑海里放了几十年,一直没有动静,直到今年突然发了芽,而且有快速成长的迹象。”

  “你看我们最小的孩子都已经大学毕业,开始工作了,你说我能不为自己想想吗?”

  “那你想清楚了吗?我知道孩子们欠你很多,我也欠你很多,我只是到了这个时候恐怕再也没有能力补偿你,如果下辈子我们还能做夫妻,那我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会好好对你。”

  “你难道不知道自己还很年轻吗,只是你的心累了,老了。岁月的风霜会磨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一种是成熟稳重的心态,一种是苍老沉沦的心态。你是属于后者,现在儿子不在我才会这样说,在儿子面前说你肯定不高兴。你一不高兴肯定会影响儿子,儿子现在的压力很大,这次来不是增加儿子的压力,而是看看儿子的现状,然后帮忙想想办法。”

  “都听你的,我的好老婆。”老婆难得进城不想让老婆生气,所以用男人特有的温柔迁就妻子。如果在家里他肯定会说,别老是唠叨个没完,我难道不懂。

  一翻只为孩子着想的对白,让旁人好生感动。七个小时的相聚虽没有相互说一句话,但也算得上熟悉的陌生人。

  车稳稳地停在了车站的下客点,大家排着队准备下车了,定贵夫妇俩还在用目光左右寻找自己的儿子,按道理车一停他就会出现在门边的啊,可就是把视线内所有的人都看了一遍也没有儿子的身影,难道还有别的下客点不成?夫妇俩寻思着有点不对劲,去问司机吧。

  司机告诉他们这里是车站的唯一下客点。

  只好先下车再说,在车里吹冷气,下车后一阵热风扑面而来,巨大的温差,使陈荷莲感觉脑袋沉重起来。

  他们就近找了一个立足点,陈荷莲看行礼,定贵则找公用电话联系儿子。

  有不少多人找陈荷莲搭讪,都是些食宿方面的拉客者。其中有一个长着一双诚实眼睛却有着狡黠眼神的小伙子对陈荷莲多说了几句,他问陈荷莲是不是第一次到城市来,是不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