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03章

作品:戒之灵|作者:小秋|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3 08:58:26|下载:戒之灵TXT下载
  在这座四层小楼的东南方向不远处,就是一块大大的空地,在这片空地上露天排列着一个又一个大池子,池子中还不时地传来一股股难闻的腥臭味道。

  而在那些池子边上,则站着不少穿着没有丝毫统一感的各类服装的人,正在池子边用网兜,从池子里向上网出一些贝类和蚌类的海洋生物。

  段玉衡看到眼前的这个珍珠出产基地的景象,再跟自己心中一开始幻想的样子一对比,不仅感到有些失望起来。

  第一百七十七章 黄总

  “小段,咱们到了,走,我带你去认识一下这个厂的负责人!”

  坐在前排副驾驶位上的老王,并没有发现段玉衡神情上的变化,扭过头来,对着段玉衡说道。

  “好,那就麻烦老王你给引荐了!”

  段玉衡虽然对于这个所谓珍珠出产基地的规模和外表有些失望,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都已经来了,不下车去看看的话,未免有些驳了老王的一番好意,于是便笑着答应道。

  在项军停好了车之后,三人纷纷下车,然后在老王的带领下,三人走进了这个珍珠出产基地唯一的一栋办公楼之内。

  因为这个办公楼非常老,在段玉衡估计,应当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所建成的,因此,在这栋办公楼之内,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电梯可言了。

  老王显然是很轻车熟路的,带领着段玉衡和项军,一路爬楼梯来到了四楼,然后在四楼走廊的最尽头,便是经理室所在。

  老王扭头望了一眼段玉衡和项军二人,然后便轻轻地敲了敲经理室的门。

  “请进!”

  经理室里传来了一个中年男人低沉沙哑地嗓音。

  老王在听到里面的人的话之后,便自觉抓住门把手,将门拧开,然后走了进去。

  段玉衡看到老王已经进去了,便和项军对望了一眼,然后也跟在老王的身后,走进了经理室。

  “黄总,好久不见啊!”

  老王刚一走进经理室,就张开双臂对着坐在经理室里的大办公桌后的黄总经理说道。

  “哦!原来是老王来了啊!你来怎么也不提前给我打个电话啊?”

  坐在办公桌后面被老王称之为黄总的中年男人,听到老王的话,赶紧站起身来,从办公桌后面绕了出来,走到老王的面前,与老王热情地拥抱了一下,然后说道。

  “呵呵,我就是要来个突然袭击,好看看黄总在办公室究竟是办公呢,还是“办事”呢!”

  男人,尤其是成熟男人之间,总是离不了这些比较荤的内容,仿佛只有这么说,才能很好的拉近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关系。

  果然,黄总在听了老王的话之后,笑得更加热情,伸手指着老王晃了晃手指道:“老王啊,我说你怎么嘴上就是每个把门的呢?这还有别人呢,你,哦,对了,这二位是?”

  黄总说着,才留意到跟在老王身后还进来了两个他不认识的人,于是面带疑惑地朝老王问道。

  “哦,黄总,忘了给你介绍,这二位是我在宾馆认识的朋友,这位是小段,这位是小项,他们是第一次来合浦收珍珠的,因为之前没有来过合浦,因此对于这里的珍珠出产厂都不认识,所以我就把他们给你介绍来了!”

  老王听到黄总的话,赶紧侧身将段玉衡和项军让了出来,然后给黄总介绍道。

  “小段,小项,这位是咱们这个珍珠出产厂的总经理,你们就跟我一样,叫一声黄总吧!”

  老王笑着又向段玉衡和项军介绍起了这位黄总。

  “黄总你好!”

  段玉衡听到老王的介绍,赶紧上前主动向黄总伸出了右手。

  虽然段玉衡刚才在外面,对这个厂子的规模略微有些失望,但是此刻的段玉衡,还是表现得很热情的。

  “你好,小段,欢迎你来我们这里收购珍珠!”

  黄总也很是热情地伸手与段玉衡的手握在了一起,然后说道。

  随后项军也在段玉衡和黄总握完手之后,也礼貌性的与黄总握了握手,但是态度上就没有段玉衡如此热情了。

  “小段是第一次来收珍珠,不知道对珍珠了解的多不多?”

  黄总在与段玉衡和项军分别握完手,客气完了之后,便出言询问道。

  “呵呵,实话说,我对珍珠的认识很有限,这次代表公司来这里收珍珠,也是被赶鸭子上架了。”

  段玉衡听到黄总地询问,笑着撒了个谎。

  “哦,没关系,其实珍珠这种东西不像别的珠宝那么难鉴定,看一看很快就能懂的,这样吧,我带你们先去我们厂子里转转看看,如何?”

  黄总听到段玉衡的话,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然后对着段玉衡说道。

  “呵呵,如果不耽误黄总您和老王谈生意的话!”

  段玉衡听到黄总的盛情邀请,心中不由觉得有一丝丝不对劲儿,但具体是哪里不对劲儿又说不上来,心中便有了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对于黄总的热情,也就没有拒绝。

  “呵呵,不耽误,我和黄总什么时候谈都行。”

  这次开口的并不是黄总,而是老王主动说道。

  “那就麻烦黄总了!”

  段玉衡听到老王这么说,便点了点头,客气道。

  黄总听到段玉衡答应下来,便带着段玉衡等人,离开了经理室。

  在黄总的带领下,段玉衡等人一路参观了位于这座办公楼之内的很多跟珍珠有关的珍珠优化处理室,以及段玉衡等人一进入这个厂区之后,就一眼看到的那个在办公楼不远处的露天池子。

  这一路参观下来,段玉衡对于这个珍珠出产也有了新的认识,之前心中对于这个出产基地的一丝失望,也便随着段玉衡对珍珠出产方式的了解,而被打消的一干二净了。

  从一路的参观,配合着黄总的介绍,段玉衡才算是彻底理解了,为什么这个珍珠出产基地里没有盖起厂房,也没有进行机械化生产。

  说起来,这还跟出产珍珠,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蔡珠历史有一些关系。

  合浦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仅在合浦本地,就有珍珠首饰加工企业近百家,每年珍珠出产加工数量就高大十吨以上。

  但是因为合浦悠久的采珠历史,决定了在合浦当地,很多出产珍珠的企业或厂子,还是习惯用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手法去养殖和采集珍珠。

  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用这样的方法去采集珍珠,才有机会采集出真正的好珍珠来。

  说起这个,黄总还为段玉衡等人讲了一个关于他们合浦当地生产珍珠的厂子的一个真实故事。

  作者有话说 》

  0116增加踩顶按钮 》

  &nnsp;

  0116增加踩顶按钮 end》g

  第一百七十八章 合浦珍珠

  黄总给段玉衡他们所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 /

  当时合浦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以及广西省政府对于合浦珍珠开采加工的重视,很多祖上就是做采珠人的合浦人,便开始出现了经营采集和加工珍珠的生意。

  也有不少人,在政府的帮助之下建起了珍珠采集加工厂。

  而在这些办厂的人当中,就有这样一个人,他当时在办起了自己的珍珠采集加工厂之后,便有一个引进现代化设备,取代过去合浦那种原始的采珠方式的想法。

  这个人当时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便将自己这个想法告诉了当时的合浦县政府。

  当时的合浦县政府在了解了这个人的想法之后,仔细研究了一下,觉得这个人的想法非常好,而且非常有远见、非常可行,利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进行采珠,不仅可以省下人力,而且更加安全,产量也更加的高。

  在发现了现代化机械采集的好处之后,县政府便决定,让这个人的采集加工厂作为试点,先贷一笔钱给这个人,让他去引进国外的现代化珍珠采集设备,进行现代化机械采珠的改革和尝试。

  这个人在得到了合浦县政府的贷款之后,便按照当时的预想,从国外引进了这套设备,并且利用这套设备,在自己的采集加工厂中,建立了一套配合现代化机械采珠的生产模式。

  当一切就绪之后,这个人的这条现代化采珠生产线便按期开始了运作。

  一开始的时候,这个人的现代化机械采珠,不仅采珠的速度快,效率高,而且还省下了人力成本,大大降低了采珠的成本费用,可以说,当时这个人在创建了这样一条现代化机械采珠生产线之后,很快便成为了合浦地区那么多家珍珠采集加工厂中,最赚钱的一家。

  在当时,这个人依靠着自己独到的眼光和灵活的脑子,也确实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声望。

  而当时的合浦县政府,在看到这一切之后,觉得这个人的成功是可以进行推广的,于是便以合浦县政府牵头,开始在合浦地区进行起了机械化采珠的推广。

  不过,好景不长,当人们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之下,都沉浸在现代化机械采珠上面的时候,忽然有一天,有一个家族世代做采珠人的家伙,忽然站出来对这个现代化机械采珠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这个人提出,机械化采珠,首先有可能会对珍珠产生一定的耗损,因为机器不像人,会那么仔细,对于蚌类等可多次产生珍珠的生物,也可能会造成伤害,使得同一个贝在机械采集过一遍珍珠之后,无法孕育出第二次的珍珠来。

  这个家族世代采珠的家伙还提出另一个观点,就是机械采珠,很可能会采不到极品珍珠出来。

  当时,因为大家都看到了一开始引进机械采珠设备那个人的成功,因此,大家都认为这个人就是嫉妒人家脑子好发了财,所以才会故意这么说,所以当时在这个人提出了机械采珠的一些问题之后,包括当时的合浦县政府,都没有搭理他。

  接着,又过去了数年的时间,随着合浦地区采珠的人越来越多,珍珠采集厂的越来越火热,以及市场化进程的越来越深入,全国对于珍珠,尤其品质好的高档珍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时候,人们才发现,那个人说得是对的。

  机械化采珠,不仅会破坏贝壳和蚌类再次孕育珍珠的能力,造成在珍珠源头的贝壳和蚌类的大量消耗之外,很奇怪的就是,机械采珠真的不能采集到品质极好的极品珍珠来。

  前面一点大家可能比较好理解,但是至于后面一点,大家就有些弄不明白了。

  因为不管是机械化采珠,还是传统的人力采珠,所采集的都是同一个珠池里的,同样的贝壳和蚌类体内孕育出来的珍珠啊,可是为什么自从开始机械化采珠开始,就开采不出来好的珍珠了呢?

  别说当时的人们解释不了,就是放在今天也解释不了这样的问题。

  不过,好在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是结果却是明白无误地摆在那里的。

  于是,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就开始从机械采珠,逐渐逐渐再次回归到了最初的人力采珠上面。

  当然了,一些有实力的采集加工厂,会针对市场的需求,建立两个采集线,分别对应两个珠池。

  一个采集线使用产量高,成本低,但是采出的珍珠品质不高的机械化采集线,来满足市场上对于中低端珍珠的需求。

  而另一条采集线则使用产量低,成本高,但是能采集出品质优良的人力采集线,以此来满足市场中对高端精品珍珠的需求。

  而也正是因为经历了这样的变革和进步,以及如今的这种机械、人力双采珠的模式,才造就了今天全国精品珍珠珍珠和中低端珍珠,价格差距巨大的市场局面和市场环境。

  听完了黄总这个故事的段玉衡,心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