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录音机也是设计苹果2电脑的一个重要的灵感之源。外形奇特、类似长方体、独具特色的麦金托什机就是在史蒂夫“不要大于一个笔记本”这句话的启发与鞭策下问世的,而且这种造型也是麦金托什机赢得赞誉的一个重要因素。后来,在史蒂夫的带领下,又设计出了光彩夺目、极具魅力的口袋式mp3播放器—一苹果ipod。
在next公司的创建过程中,史蒂夫·乔布斯对公司总部做了很多规划,他另立门户时搬进的大楼和现在的样子差得很远。 next公司当初刚成立时,它的办公地点设在两座两层的大楼里,大楼的外面涂的颜色是白色的,玻璃是绿色的,位置紧靠雷德伍德城的一个峡湾。到今天,这两座大楼都成了史蒂夫他们重新创业的象征。当人们在大楼的中心爬上设计精巧、无任何支撑的环状楼梯时,他们会很难想到这两座在硅谷里显得独具特色的“饼状”大楼的楼梯是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贝聿铭(lm,pei),国际建筑界的泰斗,美籍华人。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译者注)的杰作,设计费用也非常高,达到100万美元。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个地方就一直是史蒂夫新创建公司的总部。他之所以想把next公司设计得那么“豪华”,就是要向苹果公司和全世界表明,他自己有着天才般的创造力。在史蒂夫看来,做每一件事都要有极其完美的审美观点,这种完美的审美观要比事物本身更加重要。
next公司又请美国著名的平面图形设计师保罗·兰德为公司设计了商标,保罗为next公司设计的商标是一个五彩斑斓的立方体,就像小孩子们玩的积木,商标上的名字是“next”这四个字母。然而,next公司请保罗设计的这个商标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多大的效益,因为next公司的电脑出产日期被耽搁了。而且一些大学也不愿购买next公司的专业电脑,他们宁愿购买价格较便宜的电脑。
史蒂夫在next公司创业初期显得很乐观,他还向人们描述了一个极其“诱人”的电脑生产模式。其中在生产技术方面,他认为,next公司的生产部门尤其需要迅速发展,这个部门的电脑生产模式一律要采用达到最新技术发展水平的自动机械式生产模式。根据史蒂夫的设想,采用这种自动机械式生产模式几乎不用人工管理,就可以在l天之内生产几百台电脑。另外,史蒂夫还说,next公司应该采用“准时生产模式”(英文为just in time,简称jit,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实行的一种生产方式。——译者注)。这种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产品供应方在市场需要产品时生产和提供产品,这种做法可以节约生产成本。但可惜的是,史蒂夫所说的这些从来没实现过。正如史蒂夫在研发麦金托什机的时候所发现的那样,生产出真正的电脑产品要比仅仅口头上说说困难得多。
由于史蒂夫与金融投资商罗斯·佩罗特的关系密切,史蒂夫被邀请参加了一次在首都华盛顿举行的社交活动。在当时的华盛顿,政治活动家们往往在席间就可以把生意谈成,这也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史蒂夫用不着别人鼓励,他知道如何应付这种场合。在那天的社交活动中他取得了两项“战果”。他在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的面前大肆宣扬他的next公司以及公司生产的电脑,说完后,他宣称他已说服了胡安·卡洛斯国王要买一台next公司生产的电脑。真是让人想不到,史蒂夫竟然讹诈似的让一位国王去购买他的产品。这就像在一次聚会中碰到了迪士尼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艾斯纳,并要他购买电影剧本,或者说像在一家酒馆里偶尔遇见了美团著名歌星布兰旎,你却说服她录制你的歌声一样。
史蒂夫在这次活动中还碰到了他主要的商业竞争对手,当然不是比尔·盖茨,但也和见着比尔·盖茨差不多,他就是ibm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约翰·埃克斯。他和埃克斯的见面就好像是在商业谈判一样。史蒂夫在埃克斯面前表现出了一种大度、高尚的个性风格,并且还向埃克斯暗示,他们将会研发出新一代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这种系统有可能给电脑产业界带来一次巨大的“震动”。
史蒂夫的这一暗示给ibm公司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有一天,史蒂夫的行政助理打电话给他,说ibm公司的一位主管要求在电话中和他交谈。史蒂夫接通了电话,这位主管说,ibm公司对乔布斯先生向埃克斯先生谈到的新一代计算机操作系统很感兴趣。
史蒂夫并没有轻易就范,他还是不愿与一些比他的公司规模大很多而且财力也相当雄厚的公司合作。 ibm公司就属于这种财力雄厚的大型公司,但史蒂夫却同意与他们商谈合作事宜。因为在他的头脑中,很可能想到多年以前的美国富豪霍华德·休斯(howard hughes)遇到这种事情上采取的应对策路。有一次,一家企业联盟去拜访休斯,他们说希望能收购休斯“财富帝国”的基石——休斯工具公司。休斯同意了要考虑一下这件事。于是,这家企业联盟就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对休斯工具公司进行了研究,包括检查公司账户、核对公司资产、评估未来发展前景,并且还对休斯工具公司的主管进行了访谈。最后,他们带着详细的收购意向书再次去见休斯。休斯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表示感谢,但他还是让他们回去等待公司考虑的结果,实际上这等于婉言谢绝了他们。这时,企业联盟的人才知道他们受骗了。休斯只是对别人考察他公司的各个方面感兴趣,这其中包括公司资产、财务状况、产品生产流程甚至是公司主管们的素质,然后让这些考察人员告诉他,怎么样才能使他的企业发展得更快。
可能在史蒂夫的脑子里,也想搞一个这样的“恶作剧”。史蒂夫认为,不论ibm公司的动机如何,如果他们对自己所说的那种新一代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史蒂夫称之为“nextstep”)进行考察、评估,他们一定会相信这种计算机操作系统能够促进ibm公司的电脑销售。因此,有一天,ibm公司的一位主管来到了史蒂夫的办公室,要与他商谈有关事项。很明显,这家世界上最著名的计算机生产公司准备与next公司签署一项协议以获得nextstep操作系统的使用权。这位ibm公司的主管把协议书放在了史蒂夫的办公桌上,协议书非常详细,有100多页。
史蒂夫二话没说,拿起来就把它放进了垃圾筒,然后对这位主管说,假如ibm公司打算签署这份协议,就应该提供一份他史蒂夫喜欢的那种既简单又简短的协议书,内容最多也就五六页。
任何人都会想到,这位主管回到ibm公司后,公司主管们对这件事会认真考虑的。随后,'bm公司的代表又与史蒂夫进行了接洽,并建议他起草一份自己比较认可的协议。史蒂夫照此做了,两家公司的谈判又回到了正轨。
与ibm公司的这次谈判是在next公司刚刚成立不久,史蒂夫当时就想为next公司的发展铺一条“金光大道”。史蒂夫明智地认为,虽然next公司与ibm公司要达成的协议除了能让别人感觉他可信赖之外,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正是这种值得信任的光环,才可能让他在电脑界无往不胜。另外,有关两家公司要商讨合作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商业媒体记者们也争相报道,希望能得到一点两家公司下一步怎么做的消息。
两家公司的谈判一直在继续。到1989年,next电脑销售一直委靡不振,史蒂夫的主管们也开始讨论公司是不是应该放弃对电脑硬件的研发,而把重点放到软件的开发上。正当next公司处在发展的关键时刻,ibm公司与史蒂夫签署了协议,根据协议条款,ibm公司将出资数百万美元用于扭转next公司的萧条局面。
然而,next公司与ibm公司的合作并没有结出丰硕的成果。因为ibm公司推动两家公司“联姻”的是富有远见的行政主管比尔·洛,也是他让ibm公司的个人电脑焕发了生机,然而,他却离开了ibm公司去了施乐公司,当然,这也不一定是他做出的最好的个人职业规划。这件事对next公司来说,就等于给他们的合作敲响了丧钟。在这之后,两家公司的合作项目就交给了远没有比尔·洛有远见的人的手里。
虽然ibm公司按照与next公司签署的协议条款提交了相关款项,然而,他们随后就拒绝了与next公司的合作,也不打算使用nextstep操作系统了。史蒂夫不得不承认他们已失去一次绝好的合作机会。与此同时,ibm公司和微软公司在计算机操作系统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微软公司极力推动他们开发的人性化的公司的合作能顺利进行下去,而且在比尔·洛提出辞职之前很长时间就签署了协议。这样的话,比尔·洛就可以看到ibm公司推向市场的个人电脑装配的是nextstep操作系统,而不是windobsp;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话,就应该是史蒂夫轻松占领软件操作系统的市场,而不是比尔·盖茨。当然,史蒂夫也会毫不费力地获得每一台电脑的操作系统“特许权使用费”。
史蒂夫和他的新“海盗队员”们很快发现,如果能够研发出一种使用专门订制的芯片的电脑就有可能取得成功,因为订制的芯片资源有限,并且也很难获得。他们再次把目光对准了摩托罗拉,最后锁定在68030微处理器上,它和以前研发麦金托什机所用的芯片同属于一个系列,但这是这一系列中新一代的微处理器。
然而,摩托罗拉公司在同意了为next公司设计这种芯片后,却一再拖延时间,第一批芯片预计1987年能生产出来,后来拖到1988年,然后又拖到1989年,最后也就错失了与next公司合作的机会。而且摩托罗拉生产出来的芯片还不能达到next公司的要求,因为这种芯片无法带动可视软件。
摩托罗拉公司没有按时提交next公司订购的芯片,虽然给next公司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也有一件值得欣慰的事,那就是史蒂夫又成功地完成了计算机机箱的设计。这次史蒂夫设计的机箱的形状还是立方体样式,但机箱非常吸引人,也很漂亮。可除了机箱以外,机器就没有其他令人大为赞叹的特色了,这颇令next公司的员工失望。
看起来,史蒂夫又再要求next公司设计的新型电脑一定要做到非常完美了,但他的这种完美要求,无异于“宣判”了这种电脑的“死刑”。next公司设计的新型电脑问题就出在驱动器上面。新型电脑不使用软盘驱动器,而是采用了技术性能要求较高的光磁盘驱动器(opucal maic drive),这种驱动器能够把数据写入一种特制的光盘上。在计算机技术领域,使用光?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