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13章

作品:我的母亲是妖怪贤者|作者:天马行空|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2 00:56:58|下载:我的母亲是妖怪贤者TXT下载
  但也不是从此就不靠近朝歌城,而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在距离姜子牙所率领的大军不到1000米处的一座山顶,八云寺在那停下了脚步。

  “嗯……颇有股日本同人展里,‘最终葬爱’分区cos大合集的感觉呢。”

  矗立在山顶,看着山底下的那群神仙们,八云寺不禁摇头晃脑,无语对苍天。

  早在很久以前,在八云寺还居住在华夏的魔都的时候。八云寺就曾经读着那些光怪陆离的神话话本,设想过画本上那些个神仙的真正形态与外貌。

  毕竟要知道,神话设定里,那些个神仙的外表可不是各个都是‘国民欧巴’,也不是那些个出道骗个钱就光速隐退的棒子国少女组合。

  有些神仙的外表可是与午夜凶铃差不多的!足以把人吓死!例如‘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魔礼海、西方广目天王魔礼寿、幻想之乡魔炮天王魔理沙、南方增长天王魔礼青、北方多闻天王魔礼红。

  他们一个个设定都是青面獠牙的!呃……是不是混进了什么不好的东西?

  如今站在山顶一看,八云寺只想说一句。

  ‘古人诚我不欺啊!差点吓死宝宝啊!’

  山下的那群神仙们几乎有90%都是‘背影急煞千军万马,回头吓退百万雄师!一笑犹如东施上吊,一哭宛若孟女拆迁!’的人啊!

  剩下那10%的还看得过去的神仙们,为什么又是葬爱家族的成员啊!

  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东方的仙羽霓裳加上后现代葬爱家族发型,为什么会拼凑出一种‘最终葬爱’的感觉啊!

  是他们忙着打仗没时间整理自己的妆容,还是他们觉得这样很有性格啊!

  “服了!真的服了!”

  叹息着,八云寺走进了隙间之中。

  ………………………………………………

  拉开一道裂缝,操纵着裂缝的行进。慢慢的,在隙间之中八云寺便看见了姜子牙的军帐。

  “差不多了吧……就偷本书,没必要直接进去吧。”

  隙间之中八云寺暗自念叨着。

  随即像是做出了什么艰难的决定一样,对着裂缝就这么伸出了手!轻轻一掐。

  “得手了?!”

  八云寺惊喜道,急忙缩回了手。待关上裂缝后仔细一看,果然是本修道的经书!

  其名为《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元始天尊的经书吗?也对,姜子牙好像就是元始天尊的徒弟来着?有着元始天尊的东西也算是正常。”

  翻开经书,只见上面如此写到。

  道言: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无量上品,元始天尊,当说是经。周回十过,以召十方,始当诣座。

  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无鞅数众,乘空而来。飞云丹霄,绿舆琼轮,羽盖垂荫。玉光,五色郁勃,洞焕太空。

  七日七夜。诸天日月,星宿璇玑,玉衡停轮,神风静默,山海藏云,天无浮翳,四气朗清。一国地土,山川林木,缅平一等,无复高下,土皆做碧玉,无有异色。众真侍座,元始天尊,悬座空浮于五色狮子之上。

  “嗯?……怎么觉得这是在装o……没有丝毫的卵用。”

  疑惑着,八云寺再次翻开了书的下一页。

  道言:

  是时,元始天尊,

  说经一遍,东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二遍,南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三遍,西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四遍,北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五遍,东北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六遍,东南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七遍,西南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八遍,西北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九遍,上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说经十遍,下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十遍周竟,十方无极天真大神一时同至。

  “嗯?元始天尊有那么dio吗?”

  八云寺再次翻开了下一页。

  说经一遍,诸天大圣同时称善,是时一国男女聋病,耳皆开聪。

  说经二遍,盲者目明。

  说经三遍,喑者能言。

  说经四遍,跛疴积逮,皆能起行。

  说经五遍,久病痼疾,一时复形。

  说经六遍,白发反黑,齿落更生。

  说经七遍,老者反壮,少者皆强。

  说经八遍,妇人怀妊,鸟兽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

  说经九遍,地藏发泄,金玉露形。

  说经十遍,枯骨更生,皆起成人。

  是时,一国是男是女,莫不倾心,皆受护渡,咸得长生。

  “……”

  至此,八云寺彻底懂了。

  度人经,度人经。说白了就是为了救助人类而写的经书啊!

  元始天尊那家伙只不过是把救助人类的法术,书写成经文编进经书里而已啊!而且还都是臭美的经文!

  不懂?看下一章去!(未完待续。)

  ………………………………

  18。渐渐领悟阴与阳的境界。

  也就是说,元始天尊把救助人类的法术写进了经书里。而只要以法力唸动经书上的经文就能释放出救人的法术!

  经文,就好比是释放法术时的咒语。

  而这本《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上面写的经文,实际上都是臭美元始天尊的句子而已啊!!

  要不然随随便便说经书几遍,怎么可能会有什么神灵到来?更不用说下一页还写着这么一段话:

  【一国男女,倾心归仰,来者有如细雨密雾。无鞅之众,迮国一半,土皆偏陷,非可禁止。

  于是元始,悬一宝珠,大如黍米,在空玄之中,去地五丈。元始登引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十方无极至真大神,无鞅数众,俱入宝珠之中。

  天人仰看,惟见勃勃,从珠口中入,既入珠口,不知所在。国人廓散,地还平正,无复欹陷。元始即于宝珠之内,说经都竟,众真监度,以授于我。当此之时,喜庆难言,法事粗悉,诸天复位,倏欻之间,寂无遗响。是时天人,遇值经法,普得济度。

  全其本年,无有中伤,倾土归仰,咸行善心,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缀,言无华绮,口无恶声,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

  看得动文言文的,估计也看得懂这段话在臭美啥。看不懂文言文的,光看其形式大概也能知道一二。

  ‘尼玛老子偷错书了……’

  八云寺欲哭无泪。

  看了这么久,以八云寺那妖怪的记忆与学习能力,八云寺自然是学会了这书里的法术。但若要八云寺释放的话,八云寺真的说不出口啊!

  这就好比魔法世界的一个大法师在释放陨石术的时候,要大声喊出‘我师父最帅!帅得掉渣!’才能释放出陨石术一样羞耻啊!

  道言:

  元始天尊,说经中所言,并是诸天上帝内名、隐韵之音,亦是魔王内讳、百灵之隐名也,非世上之常辞。上圣已成真人,通玄究微,能悉其章。

  诵之十过,诸天遥唱,万帝设礼,河海静默,山岳藏云,日月停景,璇玑不行,群魔束形,鬼精灭爽,回尸起死,白骨成人。

  至学之士,诵之十过,则五帝侍卫,三界稽首,魔精丧眼,鬼妖灭爽,济度垂死,绝而得生。

  所以尔者学士,秽气未消,体未洞真,召制十方,威未制天,政德可伏御地祇,束缚魔灵,但却死而不能更生,轻诵此章,身则被殃,供养尊礼,门户兴隆,世世昌炽,与善因缘,万灾不干,神明护门。斯经尊妙,独步玉京,度人无量,为万道之宗,巍巍大梵,德难可胜。

  道言:

  凡诵是经十过,诸天齐到,亿曾万祖,幽魂苦爽,皆即受度,上升朱宫。格皆九年,受化更生,得为贵人。而好学至经,功满德就,皆得神仙,飞升金阙,游宴玉京也。上学之士,修诵是经,皆即受度,飞升南宫。世人受诵,则延寿长年,后皆得作尸解之道,魂神暂灭,不经地狱,即得返形,游行太空。

  此经微妙,普渡无穷,一切天人,莫不受庆,无量之福,生死蒙惠,上天所宝,不传下世,至士斋金宝,效心盟天而传。轻泄漏慢,殃及九祖,长役鬼官。

  侍经五帝,玉童玉女,各二十四人,营卫神文,保护受经者身。

  ……………………

  “臭美完又是洗脑!尼玛我受够了!!”

  又看了几眼,八云寺终于压制不住心中的冲动,将经书放在了隙间地上,一脚踢向了隙间的深处!

  但就在此时,在经书飞向隙间深处之时,一张经过好几遍折叠后的纸突然从书本中掉落。掉在了一颗红色巨眼上。

  “那是什么?先前就架在书页之中的吗?”

  疑惑着,八云寺向前走去,随后拿起了那片纸。

  在将经过折叠后的纸完全摊开后,八云寺却惊讶的发现,这竟然只是一张白纸,上面压根就没有半个字!!

  “嗯……好像翻错边了,字在另一边。”

  许久,八云寺断定道,随后将纸翻了一面。

  “道祖讲道手抄……遇到宝了!”

  八云寺惊讶道,望着纸上所写的‘道祖讲道手抄’六个字,久久不能回神。

  道祖是谁?道祖就是鸿钧!第一个得道成圣之人!盘古元神所化!

  (鸿钧的设定很杂,有的说是盘古的腿毛,有的说是盘古头发上的踅子。有的则是元神。)

  还有一点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鸿钧传道!

  ‘道’这个东西便是从道祖的嘴中流传出来的。可以说,道祖完全就是道教的开教祖师爷!

  从道祖嘴中流传出来的道,可以说是无价之宝。八云寺完全可以随意学习,领悟。

  这次八云寺真的是捡到宝了!元始天尊属于三清之一,但三清也是鸿钧的徒弟!这一回,八云寺能从姜子牙这个徒孙的手中获得元始天尊在聆听道祖讲道时的手抄。完全可以说是赚翻了!

  可能是连元始天尊也忘了自己的这本经书上夹着手抄吧,要不然怎么会连手抄带书出现在姜子牙的军帐中?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两仪”计有七说:一说为阴阳,一说为天地,一说为奇偶,一说为刚柔,一说为玄黄,一说为乾坤,一说为春秋。

  但,‘两仪’通指‘阴阳’,阴阳生四象。

  四象生万物:太阳、太阴、少阴、少阳。青龙、玄武、白虎、朱雀。东、南、西、北。春、夏、秋、冬。上、下、左、右。鸟、兽、虫、鱼。

  无极生太极——无名天地之始,

  太极生两仪——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于前午后,